网络行业论坛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从扫屋子到扫天下幕后
TUhjnbcbe - 2023/5/21 19:48:00

本期名句: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名句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清·刘蓉《习惯说》

扫屋子扫明白了,真能做到扫天下。有志于扫天下的人,从扫一屋开始确实是个法门。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这句话的最终成型是有一番波折的。范晔的《后汉书》中记载,东汉名臣陈蕃十五岁的时候,陈蕃父亲的朋友薛勤来他家做客,见陈蕃住处庭院荒芜秽物遍地,就问他:“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陈蕃说:“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薛勤“知其有清世志,甚奇之”。

清朝的刘蓉在其散文《习惯说》中记叙,他年轻时在一间书房中整日苦读,室内有一个一尺长的坑,常常崴他的脚,时间长了他也就习惯了,有一天他父亲看到了这个坑,就笑着说:“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然后便命人将这个坑取土填平了。

后人就根据这两个故事,杜撰出了这一句: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至于谁杜撰的,什么时候杜撰的,最早出于何处,不可考,也不重要。

这两个故事中,出现了四个人物:陈蕃、薛勤、刘蓉、刘蓉父。这四个人,都是儒学中人,陈蕃和薛勤所在的东汉时期,《礼记》已经有了,也就是说这四个人应该都读过《大学》这篇文章,都看到过这样一段话: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如果没有读过这段话,薛勤不会让陈蕃“何不洒扫以待宾客”。在儒家看来,洒扫就是一种格物,就是治“大学”的肇端、起步。例证是《论语·子张》里说过:子夏之门人小子,当洒扫应对进退,则可矣。明代的朱柏庐《治家格言》中开篇也说:

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

如果没有读过这段话,陈蕃也说不出“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的话,扫除天下,就是平天下。问题是陈蕃的志向是足够高了,却忘记了平天下的根本须从格物开始,而基本功不扎实,常常会“为山九仞,功亏一篑”,他的一生就是最好的证明。

读过王勃《滕王阁序》的人都知道这句话: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如此千古名篇,都要拿陈蕃来说事,足见陈蕃确实是个人杰。他小小年龄就有大志,最后做到了太尉、太傅、录尚书事这样的高官,一生仕途之中,他不应梁冀私情,被降职;他上疏得罪宠臣,被外放;他上疏救李云,被罢免;他公平选举,遭诬告罢官;他做太尉时,多次谏诤时事,再遭罢免。

靠他的力谏,窦妙才登上皇后宝座。窦妙拥立汉灵帝即位后,变成了窦太后,然后便提拔陈蕃做了太傅、录尚书事。有太后的支持,位高权重的陈蕃想起了自己“扫除天下”的志向,便联合窦太后之父大将军窦武共同谋划翦除宦官,却因连续犯了两个大错,最终事败被杀。

陈蕃犯的第一个大错是:他想要诛除宦官,却只是徒然地向窦太后“絮聒”,催促身边全是宦官的太后除奸,又在各种奏疏中将这个意图表露了出来“宣示左右”,让宦官们早早做好了准备。陈蕃犯的第二个大错是:他听说宦官们杀了窦武,只是带着“官属诸生”八十余人,持刃进入承明门,被宦官王甫派兵包围了几十层,最终陈蕃被抓紧监狱害死。

蔡东藩对这件事的评价是这样的:

窦武之死,其失在玩;陈蕃之死,其失在愚。彼曹节王甫等,蟠踞宫廷,根深蒂固。太后嗣主,俱在若辈掌握之中;即使谋出万全,尚恐投鼠忌器,奈何事已发作,尚出轻心耶?武之误事不一端,而莫甚于出宫归府,不先加防;蕃与武密谋已久,仍不能为万全之计,至闻变以后,徒率官属诸生,持刃入承明门,岂寥寥八十余人,遂足诛锄阉党乎?诛阉不足,送死有余,何其愚也?”

很明显,在这种你死我活的斗争中,但凡有点脑子的人,都不会犯陈蕃犯的这两个大错,可一代名臣陈蕃就是犯了。他为什么会犯这等愚蠢的错?这其中,恐怕就和他不愿去扫一屋有关。

《大学》篇里说得明明白白:格物是根本,只有将格物这个基本功真正做扎实了,才有后面的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格物这个事就像是地基,纵是万丈高楼,只要地基不稳,说塌也就塌了。陈蕃没有真正去下格物的功夫,所以他的“致知”是有漏的,他是死于自己的认知局限,也就是“你想要别人的命这件事不能让这个人先知道”、“八十多人肯定打不过上千人”这种普通人都明白的道理,他都没弄明白。

至于《易经·系辞传上·第八章》中说的这段话,想来陈蕃就更不明白了:

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几事不密则害成。是以君子慎密而不出也。”

自南宋朝廷将朱熹编定注释的《四书》审定为官书,《大学》就成了后世每个读书人的必读书。所以,清朝的刘蓉年少时苦读的,一定有《大学》这本书。刘蓉的屋内有一个直径尺有余的坑,他也像陈蕃一样“不治”,其实也就是一屋不扫,他的结局本该如陈蕃一样,但事实上他的结局却比陈蕃好一些,这是因为他的生命中有两个贵人。

第一个贵人就是他的父亲。没有资料显示刘蓉的父亲有什么成就,但他父亲能够说出“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这句话,就足可看出他是个将《大学》里的内圣外王之道读明白的人。正是有父亲的这种匡正扶持,刘蓉才能让曾国藩将其视为好友、加入湘军,刘蓉一生最引以为傲的成就,恐怕就是生擒了石达开,他在镇压太平天国起义的过程中有胜有败,最后一场大败于捻军让他的仕途彻底终结,但也因此得以善终。

第二个贵人就是程朱理学中的程颢。刘蓉一生推崇程朱理学,驳斥陆王心学,而在程颐撰写的《明道先生行状》中,就有这样一段话:

先生教人,自致知至于知止,诚意至于平天下,洒扫应对至于穷理尽性,循循有序。病世之学者舍近而趋远,处下而窥高,所以轻自大而卒无得也。”

明道先生就是程颢,程朱理学的奠基者,刘蓉推崇程朱理学,那他就必然会认可程颢“洒扫应对至于穷理尽性,循循有序”这样的治学步骤。想来,刘蓉的后来,应该是能够去“扫一屋”的。而程颢所说的“舍近而趋远,处下而窥高,轻自大而卒无得”,好像字字都在说“不扫一屋而扫天下”的陈蕃。

程颢还说:道之外无物,物之外无道,是天地之间,无适而非道也。意思是大道之外没有事物存在,事物之外没有大道,因此天地之间,无处不体现着大道。由此可知,“扫一屋”这事,必然蕴含着大道。程颢又说:克勤小物最难。也就是说能够在琐碎的事情上一丝不苟上很困难的。事实上,真正能够静下心来“扫一屋”的人,确实是极少数。

金庸显然懂得这其中的道理所在,所以他在《天龙八部》中刻画了一个扫地僧式的人物。这位扫地僧,负责打扫藏经阁,连个名字也没有,但武功深不可测,并具有大智慧,他以一人之力对战萧远山、萧峰、慕容博、鸠摩智等武林高手,轻松收服萧远山、慕容博两人,一番点化让二人大彻大悟,并拜其为师,回归正道。

萧远山、慕容博强行修炼少林七十二绝技,造成隐疾,有筋脉尽断的危险。扫地僧安心扫地,在心性修为方面下足功夫,却成了天下无敌的绝世高手。

老子说: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扫一屋是易事、细事,扫天下是难事、大事,从扫一屋到扫天下看似天堑之别,其实是有一个通道在的。子夏说: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扫天下可以是“笃志”,扫一屋则可以是“切问”和“近思”,现实生活里你可能暂时没有机会去扫天下,但扫一屋却是切切实实可以做到的、有机会去做的。

如果你从来没有扫过一次屋子,不妨去扫一次。扫一屋,就是一种格物,物格清楚了,你就能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直到平天下,这条路,只要你踏上,一直走下去,最后的终点一定是平天下。格物要格到什么程度呢?不玩物,不被物玩;做物的主人,不要做物的奴隶。

那些从政走仕途的人,最应该特别注意,如果你格物都还没格好,心不正、身不修、家不齐,就去急着治国平天下,只能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大厦崩塌只在一瞬间,金钱、美色、豪宅、高尔夫……不一定是个什么“物”,都能轻易毁掉你,这一点早已被无数事实、案例所证明。

如果你每次扫一屋,都有满腔怒火、满腹牢骚,心不甘情不愿,那就更应该多扫扫。这样的扫一屋,就变成了修身、养性,什么时候扫地扫到心如止水,不急不躁,从容欢喜,基本就算修炼出来了。不管儒家还是佛家,都讲静能生慧,儒家《大学》开篇就说: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扫地的时候心如止水,就是知止;扫一屋是本、是始,扫天下是末、是终;扫一屋是先,扫天下是后。须记得:扫地扫地扫心地,心地不扫空扫地。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

某种意义上说,扫一屋比扫天下还来得重要,因为“扫一屋”就是“以修身为本”。不想扫一屋,就想扫天下,就是一种“本乱而末治”,这种事是从来不可能发生的。不管你是天子,还是庶人。

《昭德新编》中说:“水静极则形象明,心静极则智慧生。”讲戒定慧的佛家也说:静能生慧,慧能生智。

在一些电视剧里,模糊记得毛泽东在延安的时候,有他自己扫地、自己种菜的情节,想来应该是真实发生过的往事。一个国家领袖,尚且有“扫一屋”的意识,离“扫天下”尚远者,就更应该踏踏实实从“扫一屋”开始修身了。

当然,如果想要格物、修身,“扫一屋”这事只是一例,不必陷入具象之中,非要一天扫个七八遍不可。

程颢就说过他的老师周敦颐“窗前草不除去”,有人问他怎么看,他就说“与自家意思一般”。张载观驴鸣的时候,说得也是这样。

《朱子语类》中说:

周茂叔窗前草不除去,云’与自家意思一般’,便是有知觉。只是鸟兽底知觉不如人底,草木底知觉又不如鸟兽底。“

有人问朱熹,“窗前草不除去”、“与自家意思一般”这事,是“取其生生自得之意邪?抑于生物中欲观天理流行处邪?”朱熹回答他:“此不要解。得那田地,自理会得。”

这个故事和佛家的“世尊拈花,迦叶微笑“颇有些异曲同工之妙。能解此中真意的,也就是“得那田地”者,想来就确实不用再去”扫一屋“了。

图: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1
查看完整版本: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从扫屋子到扫天下幕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