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王小骞
来源丨王小骞亲子成长学社(ID:WXQCOLLEGE)
新学期已来,孩子开始投入校园生活。
很多父母目送孩子走进校门时,脸上还有一些“放不下”的表情。
“孩子能适应校园生活吗?”
“在家懒散习惯了,上课能集中注意力吗?”
“会不会交到坏朋友?受欺负怎么办?”
这些都是萦绕父母心头的疑虑,恨不得时刻陪着孩子。
其实,我们应该选择相信孩子不是吗?
与其天天把嘱咐的话挂在嘴边来增加孩子的负担,不如让孩子学会下面这5个心理学效应。
澳瑞森?梅伦说:“人类心灵深处,有许多沉睡的力量;唤醒这些人们从未梦想过的力量,巧妙运用,便能彻底改变一生。”
这几个心理学效应便有此般神奇力量。
不仅可以有助于孩子自处、与他人相处,更能运用它们分析现象及个人性背后的原因。
从而帮助孩子在面对瞬息万变的世界时,能拥有智慧的判断。
熟练运用这几个心理学效应的孩子,孩子校园生活“不踩坑”。
青蛙效应
忧患意识,机会留给有准备的人
关于学习,让孩子明白,只有不断努力,寻求进步,才会取得最后的成功。
反之,就会落后于人。
从“青蛙效应”中,能看到这个道理。
青蛙效应:
有人把一只青蛙放入开水里,受到高温刺激,青蛙“腾”地从水中跳了出来,救了自己一命。
但另一只青蛙却被放进锅中温水里,它庆幸自己还能如此舒适,不知不觉放松了警惕。
觉察不到水下有火正在加热,最终被沸水烫死。
有不少孩子,在获得了一些成绩后容易沾沾自喜。
如果不及时端正心态,恐怕孩子越来越看不清自身问题,也开始为懒惰找理由,不愿接受改变,不想付出努力,丢了上进的志气。
当然,安于现状的孩子,也看不见被赶超的危机,最后被不断努力的同伴超越,甚至落后出局。
父母这样告诉孩子:
任何时候,需怀有“忧患”意识,不在舒适圈里,享受安逸,尤其取得好成绩之时,更要警惕。
只有走出舒适,不间断付出努力,才能取得长足的进步,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刺猬效应
与人相处,亲密有间
孩子与同伴相处,常常有一颗赤诚之心,对朋友能掏心窝也很快乐。
但很快,又因为摩擦受伤难过,甚至倍受打击。
在人际关系中,教孩子运用“刺猬效应”。
刺猬效应:
西方生物学家曾做了这样一个实验。
在寒冷的冬天,把一些刺猬聚集在一起。
为了取暖,刺猬紧挨着彼此相互取暖,但很快,它们就被扎得浑身是伤,不得不远离对方。
就这样,它们不断调整与同伴的距离,最后找到了让自己不至于受伤,又能相互取暖的距离。
这就是“刺猬效应”,又名“距离效应”。
父母这样告诉孩子:
友谊应当珍惜,但相处需要技巧。
学会以“刺猬效应”和朋友相处,找到和伙伴之间,让彼此都舒适的距离,这既不会因关系太近产生厌烦,或摩擦受伤,但又不至于离得太远变得生疏。
如此,关系才能更加融洽,持久。
鲇鱼效应
竞争激烈的环境,更能实现自我突破
孩子在充满竞争的学习环境中,会感觉有压力,容易产生逃避情绪。
但改变它最好的办法,是接受挑战,直面压力才会让它变为动力,让自身潜能得到激发。
看看“鲇鱼效应”就能明白。
鲇鱼效应:
在挪威,许多人都以捕鱼为生,他们在深海发现了大量的沙丁鱼。
沙丁鱼味道鲜美,很受人欢迎,遗憾的是,沙丁鱼打上来后,还没被运到岸边就会死去。
有一次,渔民无意在沙丁鱼中放了几条鲇鱼,发现被运往岸边的沙丁鱼竟都活了下来。
原来,鲇鱼是沙丁鱼的天敌,它不停地追逐沙丁鱼。
为了逃命,沙丁鱼拼命游动,其活力被激发因此存活。
这个现象就被称为“鲇鱼效应”,它给人的启示是,安逸的环境容易让人丧失生命活力,而在充满挑战和竞争的环境中,能激发潜能,有助人突破自己。
傅园慧出生时是溶血儿,小时候又患上哮喘,一发作就痛苦不堪。
为了锻炼傅园慧,爸爸把她送去学游泳。
刚开始,傅园慧的哮喘并没有见好,曾高烧7天不退,他们也想到了放弃,但还是陪傅园慧坚持了下来。通过4年游泳,傅园慧身体素质越来越好,最后还成为了世界游泳冠军。
可见,充满挑战的环境,反而能激发出人内心意想不到的潜力。
父母这样告诉孩子:
学习环境中的竞争和压力,并不见得是件坏事。
在困难面前,不害怕、不逃避,愿意接受挑战,并付出努力,反而能突破自身局限,获得更好的成绩。
羊群效应
凡事思考结果,不盲目随大流
喜欢模仿别人,是孩子的特性,这也让他们会更轻易地随从大流,容易带来负面结果。
长此以往,孩子的个性也会被消磨。
羊群效应:
心理学家曾做了这样一个实验。
在一群羊前面放一根木棍,如果第一只羊跳了过去,后面第二只、第三只也会跟着跳过去。
有趣的是,当木棍抽走后,后面羊走到此地,依然还会像前面的一样,跳一下过去。
这种现象就被称为“羊群效应”,是种“从众心理”,它是指个人跟随大众的现象。
从众心理可分为两种:
一种是理性的,经过思考后做出选择;
一种是非理性的盲从,甚至搞不清楚这样做的原因。
孩子们从众,多数时候未经深思熟虑。比如,周围的同学都打耳钉、化妆,自己不知不觉也受影响。同学玩网游、以说痞子童谣为乐,孩子随大流也乐在其中,甚至还会受到不良风气的影响,比如,抄作业、考试作弊等等。
当然,孩子身边也不乏有好的行为现象,如,大家喜欢阅读、追捧书法、跳街舞等。
圣经中有句话说:“众人以为美的事,要留心去做。”
父母这样告诉孩子:
当大家都在做某件事,在参与前需要考虑这几点:
1、这件事是否违反学校的规则?
2、它对自己和他人有何坏处?益处是什么?
3、我是真心喜欢,还是因为大家都在做?
违反规则,有损自己和他人益处的事,避免让孩子参与,不然将会承担后果,如果处理不了,可以让他尽快请求父母的帮助。
而那些表面上看来不错的“好事”,也需要经过思考,或与父母商量后再做决定。
总之,需要把握一个原则:众人以为美的事,需要三思而后行,不盲目跟风。
木桶定律
取长补短,才能更好成长
提高孩子能力的一种办法,是找到短板,然后补足它。
木桶定律:
在木桶的制作中,木板难免长短不一,决定这个木桶最大容量的,不是最长的木板。
反而恰恰受制于最短木板的高度,这就是“木桶定律”。
它告诉我们,决定一个人能力的大小,恰恰是他的短板,找到自身短处所在,并补足它,能力就会被提升。
宁海中学一位叫赵启琛的男生,由于英语太差,高一常考好几次全班倒数第一。然而,三年后却以全校第二的好成绩考入了清华。
在这样的跨度之间,赵启琛做对了一件事,就是下功夫补足了在英语上的短板。
孩子不容易看到自身的短处,也不知道如何面对。
父母这样告诉孩子:
短板存在每个人身上,它不可怕,也不意味着失败。只要找到并补足它,就提升自我能力,更丰满地成长。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孩子当下要走的路,将来可能会面对的问题,大事小事哪样都会考虑,天下父母之心,就是如此。
把处事的智慧告诉孩子,放手并陪伴他经历,孩子的步子就能走得更稳,前面的路也会更宽。
愿经历化作孩子的财富,也有智慧成就丰满的人生。
本文转自"王小骞亲子成长学社(ID:WXQCOLLEGE)",我们只研习如何给孩子输出优质的爱,育儿先育己,和我一起成为有幸福力的妈妈,转载请添加。
一份事业,助力书香社会
约读书房面向全国开放合作
↓↓↓点击阅读原文了解更多合作信息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