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号洋镜头
本文审稿专家:biokiwi丨生命科学科普作者(本文部分内容亦来自biokiwi的贡献,特此致谢)温水煮青蛙、鲶鱼效应这些名词很多人不仅熟悉,还能说出背后所蕴含的道理。不少企业也将这些理论作为企业文化,时刻教导员工上进求变。不过,很少有人去想,这些理论是否科学,这些故事到底是真是假。本文就来一一较真下。
鲶鱼效应:跟挪威没关系,很可能是日本人发明的
鲶鱼效应的大致内容是:挪威的渔夫会将一条鲶鱼放在捕获的沙丁鱼中,让沙丁鱼保持游动,进而提高成活率。这个说法引申到企业、社会活动中,被形容为引入新鲜事物或者竞争机制,打破一潭死水的环境,增强群体活力。
事实上,鲶鱼效应这个说法错漏百出。第一,从分布上讲,鲶鱼大部分是淡水鱼,海水鲶鱼也不分布在挪威附近的北大西洋——用来搅动沙丁鱼无从谈起。
第二、剧烈的运动会增加耗氧量,这点众人皆知。在沙丁鱼鲶鱼这个案例中,在供氧量有限的人工水池中,如果鲶鱼持续搅动沙丁鱼群,沙丁鱼群耗氧量增加,带来的后果更可能是加速沙丁鱼的死亡,而非保持沙丁鱼的活力。
第三、沙丁鱼是集体行动的鱼类,“抱团取暖”是其天性,目的是威慑那些捕食者。从很多纪录片中可以看到,沙丁鱼群被打散后会迅速重新集结在一起。
如果把鲶鱼放入鱼池内,沙丁鱼做的唯一行为不是四处乱窜,而是抱团集体行动。加之沙丁鱼本就是极为活跃的鱼类,动作敏捷,根本不存在为了让其存活而加速游动的说法。
如果搜索鲶鱼效应的英文“Catfisheffect”,就会发现这个词在维基百科上有一个很有意思的注解——这个名词在英文文献中极其少见,但在中文文献中,却被广泛引用和讨论。①
追溯源头,这个说法最早可能来源于日本,国内文献早在年出现了“鲶鱼效应”一词,而引用的出处来自一位日本企业家三泽千代治。
图注:年8月创刊的《海外星云》第3期中提及三泽千代治提出的“鲶鱼效应”以“鲶鱼效应”的日文“ナマズ効果”搜索,可以看到一些日文资料的出处也指向三泽千代治。但几乎没有人能说清三泽千代治是从何得出的“鲶鱼效应”。②
年,一家日本公司的文件中,曾提到“鲶鱼效应”只是三泽千代治的一个比喻或寓言,论证引入外部人才对公司稳定环境的改善冲击。③
总之,20世纪80年代是日本经济黄金时期,大量日本企业家有关成功学、企业理论陆续传入中国,这其中“鲶鱼效应”也随之进入中国,几十年后成为中国最著名的成功学说之一。
温水煮青蛙:青蛙没有那么傻
温水煮青蛙的大致内容是:把一只青蛙直接放进热水锅里,它会因为水太烫直接跳出锅外。如果把一个青蛙放进冷水锅里,慢慢地加温,青蛙并不会立即跳出锅外,等它感觉到高温时,已经为时已晚。
这个理论往往来形容人们自我感觉良好时,对周围情况恶化没有清醒认识,最终导致失败。但其实关于这个理论的研究和讨论,要比它在20世纪末时被用作隐喻要早得多:因为早在17-19世纪,青蛙就是一种和现在的小白鼠一样常见的实验动物。
早在年,德国生理学家FriedrichGoltz就做了个“温水煮青蛙”的实验。他的目的是为了证明大脑的作用:如果将去掉大脑的青蛙放在逐渐升温到40℃的水里它不会动,而正常的青蛙在同样的环境下,温度达到30℃左右就往外跳了④。这应该是第一个和“温水煮青蛙”相关的实验了。
但是几年后另一位科学家的实验得出了相反的结论,不过他探究的是另一个问题。年,Heinzmann为了探究热敏感神经会不会在缓慢加热过程中还没感觉到温度就死亡了,就用每分钟0.2℃的加热速度慢慢加热,青蛙最终没有跳出去,但出于安全的考虑温度升到37℃就停止实验了⑤。
这两个实验相继都有人进行了重复验证⑥,各自也都有各自的道理,但至少没人试过把青蛙煮熟。
但是现在我们可以用更先进的技术手段来探究这个问题。比如可以通过设定不同的温度条件,来观察不同生物的热耐受程度,可以发现,青蛙温度感受器的耐受温度大约在15-40℃左右⑦。这也间接说明即使是温度缓慢达到了40℃,青蛙也还是会受不了。
年,佐治亚大学生态学名誉教授惠特·吉本斯在一封信中指出,他向俄克拉荷马大学博士维克多·亨特森请教过温水煮青蛙的问题。亨特森曾明确指出,“这个传说是完全错误的!”他称如今大多数蛙类敏感热度的最大临界值已经被实验所确认:当冷水被以每分钟1°C的速度加热时,青蛙变得越来越活跃并试图逃跑,最终有可能跳出容器之外⑧。
所以这么看来,控制一个极缓慢的升温来煮青蛙是可以实现的,但是一旦温度超过了40℃,青蛙还是会受不了,温水煮青蛙的话,青蛙应该也煮不熟。
鳄鱼法则:低估了人体的结实程度
鳄鱼法则的大致内容是:假定一只鳄鱼咬住你的脚,如果你用手去试图挣脱,鳄鱼便会同时咬住你的脚与手。你愈挣扎就被咬住得越多。所以,万一鳄鱼咬住你的脚,你唯一的办法就是牺牲一只脚。
这个原理告诉我们,当危害到来时,必须学会立即止损,不得有任何延误,不要存有任何侥幸的心理。“壮士断腕”就是这个意思。
且不论从中提炼出来的止损思想是否可行,但凡看过一点动物科普的人,都知道鳄鱼的捕食绝技是“死亡翻滚”——鳄鱼一口咬住猎物后,会将其拖入水中,然后开始剧烈翻滚,试图将猎物溺死或绞杀。这样做法很可能直接将人的手脚撕裂。用手挣脱可能没什么用——很少能看见鳄鱼会松口继续去撕咬猎物肢体的其他部分。
另一方面,想要牺牲自己的一只手或者一条腿,来换取从鳄口脱身,也不现实。谁能有那个力气将自己的手脚生生折断?或许发明这个法则的人,低估了身体的坚实程度。
刺猬法则:刺猬的硬刺其实能自如收放
刺猬法则的大致内容是:两只困倦的刺猬,由于寒冷而拥在一起。可因为各自身上都长着刺,于是它们会彼此保持一段合适的距离,既能互相获得对方的温暖而又不至于被扎。
这个原理告诉我们,人际交往中,要保持应有的“心理距离”。在工作中也应当保持这种合理的距离,要会“管”,更要会“放”,简*放权,就是该原理的具体体现。
这个说法也被称之为“豪猪法则”,最早出自德国哲学家叔本华的著作《附录与补遗》(ParergaundParalipomena),年被心理学家佛洛依德在著作《团体心理学与自我分析》也有引用,目的都是为了阐述个人在社会中的脆弱关系和谨慎行为。⑨
不过哲学家们认为刺猬无法相拥,有些想当然了。因为如果刺猬法则的说法成立,那最直接的悖论就是——刺猬之间如何交配繁衍后代?
事实上,刺猬身上的硬刺可以收放自如,在遇到天敌危险时,刺就是变硬竖起,此时任何生物去触摸都可能被扎的血肉模糊。
但在交配过程中,雌性刺猬会将刺平复收拢,紧贴体表,避免将雄性刺伤。不过,雄性刺猬还是要小心翼翼,因为不小心的话,还是可能被刺误伤同伴,刺猬在非警惕的状态下,硬刺并不会对幼崽或者配偶产生想象中的伤害。
而除了每年5-8月这个时间之外,你也很难看到刺猬相互之间在一起的场景,它们绝大多数都是独来独往的“独行侠”,自然也就谈不上拥在一起互相被扎的情况了。
刺猬既然能够繁衍下来,硬刺显然不是障碍,否则任何带刺的生物早都因为无法彼此接近,最终灭亡了。
参考资料:[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