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鲶鱼》
图·文/丁孔丞(8岁)
(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鲶鱼妈妈生下了很多卵。
八爪鱼来吃鲶鱼的卵。
有一条小鲶鱼逃跑了。
它顺着瀑布流到了河里。
它在河里不停地玩水。
小鲶鱼越长越大,
有一只小花猫来吃它。
结果被它吃了。
小鲶鱼越长越大,
有人来钓它。
结果被它甩到水里了。
小鲶鱼越长越大,
它开始喝河里的水。
它喝啊喝,快把河里的水喝完了。
它把河里的水喝没了,
它长成了一只大鲶鱼。
它上岸了,
人们跑来和它一起玩。
可是人们发现它快干死了,
就一起给河里加水。
最后大鲶鱼游到了大海里。
原创绘本
《大鲶鱼》
图·文:丁孔丞/8岁
指导教师:一然
创作于沈阳爲象學堂
年·夏秋
创
作
故
事
丁孔丞小朋友总是提着一大瓶水来上课,他喜欢谈论游戏和奥特曼,喜欢给老师讲冷笑话,他洗毛笔的时候常常把水“扑腾”得到处都是——他简直像极了自己画的那只爱喝水,爱玩耍,总是莫名其妙地化险为夷的大鲶鱼。而这半年来他的创作过程,也像极了这个大鲶鱼的故事,充满了让人意想不到的转折。
第一个转折,就要从故事封面的这张画说起了——
这是丁孔丞在第5节创作课上画的草稿,在此之前,老师对他的故事一筹莫展。他有很多点子,比如说想画奥特曼,画游戏里的场景,画鼹鼠和狐狸等等等等,但每个点子都是一些碎片,他自己也发现了这些都不是完整的故事。所以最后当他说想画一个大鲶鱼的故事的时候,老师真的没有留意到他对此的认真程度如何,甚至上面这张画,也是他草草几笔就完成了的,可是课后再端详起来发现——OMG,这条有些“出框”的大鱼和整个画面,活泼里还透着一点点莽撞,这不就是丁孔丞本人嘛!
大概是他也同样在其中发现了自己的影子,从这张画开始,他的创作就渐入佳境了。故事的第二个转折出现在第8节课,这个在以前连多调一会儿颜色都会失去耐心的男孩子,居然跟同一张画“死磕”了5遍,就为了画出一个让自己满意的八爪鱼。那天,他自己拎来的一那大瓶水,连一口都没想起来喝,课后老师们不免赞叹,这个男孩子仿佛在一天之内长大了好多。他自己知道吗?一定知道,因为这样的「精进」事件在之后又重复上演了很多次。
丁孔丞的创作草稿——
一个8岁男孩儿的「刻意练习」
第三个转折发生在创作进行到尾声的时候,之前老师告诉丁孔丞说他有望成为班里第一个完成绘本的同学,结果就在原计划完成最后两张画的那节课,他生病了,过敏,全身红肿发痒,但仍然坚持让家人带他来到画室。那天我们意识到,这个8岁孩子的创作内驱力并不是来自于所谓的“兴趣爱好”,而是他跟自己做了一个或许旁人都无从知晓和理解的,很重要的约定。那天他只坚持画了20分钟就撑不住了,没能如愿完成全部创作,而且回去后就住院了。可是就在那20分钟里,他大概是把自己浑身的力气,都给了画里的这条大鲶鱼——
丁孔丞带病创作的大鲶鱼
两个月过去了,8岁的丁孔丞现在已经恢复了大鲶鱼一样的活力,完成了自己的绘本创作,而且在画画这件事上还在不断地进步。可是他带给我们这些教育者的,其实并不是对于内驱力和精进的理解,而是对于儿童工作中「游戏性」的反思。丁孔丞的作品里有很多属于男孩子的调皮,比如八爪鱼来吃鱼卵的细节,听起来会很像游戏里的一些关卡,比如小猫来吃鲶鱼的时候,头顶上还飞着一架无人机,比如画人物的时候,他会设计各种爆炸头、光头、奇装异服……这些虽然没有出现在最终的绘本作品里,但我们却第一次意识到它对于一个孩子的重要和珍贵,因此把所有草稿都留存了下来。
听说最近流行一个段子说:“哪句话能够轻松毁掉一个男生?”“这个世界上根本没有奥特曼。”在和丁孔丞相处的过程中,我们深以为然。在创作的最初,他说了很多跟画画,尤其是跟水墨画不沾边的事,我们本以为这将是留给老师去解决的一个难题,可是在一个喜欢游戏,也喜欢画画的孩子身上,这一切却自然而然地融合成了一个自洽的状态。而想象与画面的结合,又恰好成了一个出口,让他将很多家长和老师谈之色变的「游戏性」呈现了出来。大概对于现在的丁孔丞来说,每次来画画也是一局游戏,如果在这个不断「解读规则,挑战并过关」的过程中,他能实现某种成长上的跨越,那便是我们能期待的最神气的「通关」了——大鲶鱼也就真的游向更广阔的大海了。
编辑/Hanna
绘本图文版权属8岁的丁孔丞所有
请尊重孩子的创作未经授权切勿转载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