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管理实操》
文丨任康磊
有朋友问:我是一家公司的招聘HR,平时大家工作生活相处都挺和睦,但是最近新招来一位员工,结果同事纷纷向我吐槽。原来这名新员工业务能力不错,但是不太好相处,对工作要求严格,形式还有点偏激,比如一些平时大家认为的小事都必须邮件沟通,工作上出了问题也不会给任何人面子,简直魏璎珞附体。其实这位新同事做法没错,只不过公司老员工都不适应。对于这种情况,我们HR该如何对待呢?
01
人都会有一个普遍的特点,期望最小化消耗能量,倾向于追求安逸。因为现状很好,所以就懒得改变,改变是要付出代价的。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原本相安无事的群体中突如其来了一个“异类”,那么必然会让平静的水面泛起一些波澜,会让原本安于现状的团队成员感到不适。这种效应,叫做鲶鱼效应。这类人才,叫鲶鱼型人才。
虽然有人说鲶鱼效应的故事是假的。原版的故事是用鲶鱼激活沙丁鱼,然而鲶鱼属于淡水鱼类,而沙丁鱼则属于海洋咸水鱼类,运输沙丁鱼需要使用海水,将鲶鱼放入海水将直接导致鲶鱼死亡,所以根本不可能出现两种物种共生并相互影响的情况。
然而我们不需要去考虑原版故事到底是什么,我们只需要知道鲶鱼是有一种激活效应存在的即可。把沙丁鱼脑补成其他淡水的小鱼就好了,只要是鲶鱼可以把他们当食物的鱼类都是有可能有这样的激活效应存在。
在企业管理中,管理者有时候为了实现管理的目标,是需要引入和利用鲶鱼型人才的,以此来改变企业原本一潭死水的状况。
比如当企业的变革时期,员工要管理升级,要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来适应新环境。因为大多数员工安于现状,很容易造成员工的抵制。这时候,管理者要想员工认可变革,一方面要让员工深刻意识到变革对自己的价值。另一方面,就是鲶鱼型人才发挥作用的时候了。有效的运用鲶鱼型人才,能够帮助企业打破原本的平衡,创造新的平衡。
鲶鱼型人才好处是能够为企业正向提升提供一种动力。为企业增添新的活力,打破了按部就班、墨守成规的局面,激发员工的动力,提高团队的竞争力。
当然,鲶鱼型人才也不是万能的。鲶鱼型人才也可能会张扬激进,不考虑他人感受,容易造成团队内部人际关系的混乱,阻碍团队合作;而且,有时候鲶鱼型人才的想法太多,容易导致团队的意见和思想难以统一,加大沟通成本;从短期看,可能会造成员工工作效率的下降。
所以,我们需要正确的看待鲶鱼型人才的利弊,实施有效的控制,才能让他真正发挥价值,不然的话,可能会引发混乱。如何对鲶鱼型人才或组织进行有效的利用和管理是管理者必须探讨的问题。由于鲶鱼型人才的特殊性,管理者不可能用企业原本管理其他员工的方式来管理鲶鱼型人才。
02
管理者想要用好鲶鱼效应,首先你要是那个能够管得住鲶鱼的人。
鲶鱼型人才对管理者提出了新的要求,不仅要求管理者掌握管理的常识,而且还对管理者的素质和修养有一定要求,这样才能够让鲶鱼型人才对你心服口服,才能够保证企业目标的实现。
另外,关于鲶鱼型人才在企业中如何有效的活下去也是个重要的话题。历史告诉我们,枪打出头鸟。好动的人才最后很可能不会有好下场,原因是他们的好动,可能有意无意的得罪了很多人。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如果树敌太多,最后可能连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也正是鲶鱼不好当,鲶鱼型人才的情况是最后死得多,活得少。也正因为如此,才让那些企业里面原本具备鲶鱼潜质的人才望而却步,变成了一只低调的小鱼,想动又不敢动。想要打破现状有一番作为,却又怕死。
其实,鲶鱼型人才的生存问题是有办法解决的。对于管理者来说,要引导鲶鱼型人才。让鲶鱼型人才追求卓越的同时,要学会低调和韬光养晦;让鲶鱼型人才忠诚企业的同时,要学会知进退;让鲶鱼型人才努力工作的同时,要讲究做人做事的方法或手段。总之对于鲶鱼型人才来说,实现自我价值固然重要,在企业里面能安全活到那一天更重要。
鲶鱼型人才能否和原有成员形成优势互补,能否具备团队意识,能否和团队成员有效的合作,这些情况都将影响企业战斗力的发挥。如果鲶鱼型人才的个人观念非常重,无视团队成员的存在,单打独斗的行为非常明显,那么这种鲶鱼不但不会产生鲶鱼效应,而且还会损耗团队的战斗力。
总之,你要学会识别和运用鲶鱼型人才。如果你的团队中出现了鲶鱼,且行且珍惜。因为他是抱着必死的心,在帮你搞活团队氛围。你可以利用这个机会把以前难推行的、难执行的、难运行的,全都搞出来。但是,你肯定也不能任他ZUO,他把自己ZUO死到不要紧,问题是别他死了团队也跟着死了。
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