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俗大大的小说,以文笔优美、情节紧凑、结构恢宏、设计的战争场景激烈细腻可观,商业发展布局相符合性而让人读来欲罢不能。他所写的小说我基本都看过,不管是商路官途、钢铁大享类的现代小说,还是枭臣、中州乱世录类的古代战争小说,以及大荒蛮神、踏天无痕类的修真小说,每本看来都是既紧张又引人入胜,恨不能不睡觉一口气看完。但,他最新的一本小说将军好凶猛,我好几次都看不下去,不是小说写的不好,是写的太让人共鸣了,被小说里大越皇朝那些高高在上的官老爷们的软弱投降、面对赤扈侵略者卑躬屈膝、大越军队的糜烂等气的想把他们从小说里恨不能揪出来揉吧碎了再烧成灰,实在是太气人了,不得不暂时停看缓和下情绪。也为那些不屈的民众、官员和徐怀等人顽强抵御外族侵略不屈不挠的气节而感动。小说前半部悲壮与家国情怀交织在一起,让人心情不能平静。
徐怀生父王孝成因不同意向契丹归还靖胜军夺取的朔州、大同等堡砦,被蔡铤矫诏枉杀而夺靖胜军兵权。为讨好契丹(北燕),大越朝堂上下都默不作声,何其可悲也。徐怀本名王樊,王母携子归乡被蔡铤所派刺客刺杀,被徐怀生父徐武宣用亲子替换而救,其情可感天也。
蔡铤为制造与其政见不合的王禀被乱匪杀死的假象,不惜搅起桐柏山匪乱,致淮原山野民众死伤惨重、桐柏山青壮十不存四,如此自私枉为之行,真乃可恨也。
作为契丹的蕃属,赤扈人三十年横空出世,横扫阴山以北、大鲜卑山以西万里草原,已经令契丹有亡国之危,然庙堂诸公以及葛伯奕这种长期镇守北地的将帅,还如此漠视赤扈人的威胁,联赤扈而伐燕,都不能用短视来形容。第一次伐燕,天雄军四万禁厢军因统帅的傲慢、贪婪、无能在大同被萧林石率仅领三千契丹骑兵,联合大同城内暴动的番民,杀的全军大溃,要不是有徐怀竭力挽救收拢一万溃卒,就是全军覆没的结果。东路军在应县集结的以蔡铤之子蔡元攸为统帅的十万禁厢军,竟然不敢出兵救助,让人就象一口恶气被堵的发泄不出去,可悲可恨也!!!
第二次伐燕,刘世中、蔡元攸之流竟然做出找赤扈人借兵的骚操作,就连不懂兵事的文艺小青年朱芝都目瞪口呆的站起来质问:“朝中有人议论刘令公畏敌怯战,官家还不以为然,勒令谏台谨言,但大越此时在应州集结十万精兵强将,页契丹在大同城都剩不到三万残兵,还一个个如丧家之犬,刘令公何至胆怯到要找赤扈人借兵?”。此举让赤扈看透南朝软弱可欺、腐烂透顶的本质,悍然南侵,把宣武军、挠胜军打的丢盔弃甲,除了徐怀组织桐柏山众人救助出少数溃兵逃至西山外,其余全部被歼灭。可悲可恨也!!!
赤扈人第一次南侵,天宣帝及满朝文武卑膝求和。赤扈人假意答应朝廷求和(第一次南侵比较仓促,计划中的北撤巩固新占领之地),除了要求朝廷割让太原、雄州、定州三镇外,还向朝廷要求五百万两黄金、五千万两白银(此数是大越十数二十年的岁入),金银钱数不足,可拿宗室女相抵。胡虏还额外索取‘公主二人、郡主四人以及宗女四人,女乐两千人、各色匠工三千人’,这跟抵数的宗室女不相关,是额外的。桐柏山众人原来当土匪头的郭君判听了豁然立起,将身前几案带倒,上面的纸笔砚墨“哗啦”倾泄一地,想想也气不过,又一脚将几案朝衙堂门口踹过去,大骂道,“这他妈算什么事?”。唐盘、徐心庵听了双目赤红。“这就是求和!这就是求和!堂堂大越,巍巍大越啊!”;苏老常狠狠抽了自己一耳刮子,哀声道;徐怀强抑住仰天长啸的冲动,抓起案头的直脊长刀走到庭中雨下,刀势先是绵绵不断的劈出,很快就转为凌厉,刀势一式比一式凌厉,一式比一式快速,最后化作一团刀光贴着地面迟缓的滚动着。某一刻,刀光戛然而止。徐怀拄刀坐在庭院角落的石凳上,凭雨水滴落在头脸上、铠甲上,还是觉得胸口憋得难受,张口吐出一滩血来。真真是悲痛、愤恨难当!气杀人也亦!(作者在章节后续里说过,真实的历史比这更可悲)。
在赤扈第一次南侵北撤后,徐怀助景王赵湍度黄河北上援沁水、泽州等,捉得一赤扈俘虏,审讯后从其嘴里得知,大越朝廷又密遣使臣到孟州,与其还没有从孟州撤走的赤扈后军主将联络,意图割地求和,甚至承诺派出割地议和使奔赴太原,督促太原军民献城。萧燕菡忍不住讽刺徐怀说:“这就是大越朝堂!”却见徐怀痛苦的眼眶噙泪水。这是徐怀书中第二次流泪,第一次是王亶灵前流泪。
赤扈天宣八年十二月第二次南侵合围汴梁,汴梁城最后的守御,甚至都没有充分动员京畿尚存的十万守军,而是听从江湖术士的鬼话,煞有介事的从汴梁民众里找寻出七千七百名阳年阳日出生的丁壮,作为六丁六甲神兵负责守城。在这种荒谬得简直可笑的防御部署下,巍峨的汴梁城一击即破,满朝文武、皇子皇孙,十万守军以及近百万民众几乎是毫无抵抗的沦为赤扈人的阶下之囚。大越朝覆灭。可悲!可叹!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软弱可欺就要挨打,不反抗就要挨打、被人当作猪狗一般的对待。想要生存、不甘受虏就要奋起反抗、争斗。中华民族从来不缺乏,为了避免亿万民众惨遭屠戮奋起争斗者,为了收复大好河山,不惜抛头颅洒热血者。就象徐怀所说,宁死也要跟赤扈人拼一拼,宁死也要为身后亿万黎民争一线生机,宁死也不想看山河破碎,宁死也想着驱逐胡虏、收复河山的蠢人比比皆是。犯我华夏者,虽远必诛!
太原民众宁死抵抗,宁死不降虏。徐怀平桐柏山匪乱,参与两次北征,在朔州初步形成楚山一派势力;再回桐柏山立足,正式组建楚山军,到协助景王赵湍守御巩县,渡河进攻泌水、泽州,千里奔袭太原(救太原宁死不降的赤扈的十数万民众);联手郑怀忠、高纯年等人拥立赵湍为帝,到守楚山,统辖淮上,乃至汝颍一战杀得赤扈狗心惊胆颤,多少次噩梦惊醒。赤扈奇袭建邺,徐怀决然只身进援,经淠水河口完胜一役,绍隆帝赵观整出逃京事件,让徐怀彻底掌握朝堂。大越始反守为攻,后经颍州大捷、河洛大捷,山东全歼平燕宗王府辖下的全部虏兵主力......直至收复云燕十六州......直至收复疆域超汉唐盛世,全书终。痛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