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行业论坛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李左车,差点俘虏了韩信
TUhjnbcbe - 2024/3/7 8:15:00

他差点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中,如果不是司马迁记入《史记》,又或者是韩信拜为师尊。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这句话便是李左车所说!出自《史记·列传第三十二淮阴侯》。

聪明的人在上千次考虑中,总会有一次失误;愚蠢的人在上千次考虑中,总会有一次成功。当然也可以这么理解:聪明之人未必永远聪明,愚笨的人也未必永远愚笨。这又暗合了韩信的命运。

韩信乘胜攻打赵

公元前年,刘邦率领诸侯五十六万大军攻打彭城,项羽从齐国带三万精兵回援彭城。四月,在彭城大败汉军,楚汉相争进入相持对峙中。

楚军无力向西进军,刘邦又赢不了项羽。于是,便趁机派韩信东出平定降楚的诸侯。八月,韩信带兵平定魏国,俘虏了魏王豹;九月,韩信攻打代地,擒获了赵相国夏说。

“信与张耳以兵数万,欲东下井陉击赵”。这句话很有意思,汉王刘邦派给韩信、张耳部分人马向东进攻赵国。

韩信、张耳去主动攻打别人带了多少人呢?数万!司马迁不好意思明确的数字。估计实在是少得可怜,据李左车分析的“今韩信兵号数万,其实不过数千”,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赵国集中了二十万精兵,即使去掉吹牛的成分,也将近十万之众。

况且,韩信所带的兵又是乌合之众。因为前面还有一句话,“信之下魏破代,汉辄使人收其精兵,诣荥阳以拒楚。”精兵都被刘邦收走了,留守荥阳与项羽对阵。可以预料,韩信这支队伍的战斗力如何了。“此所谓‘驱市人(集市上的人)而战之’”,韩信自己也明确是一帮乌合之众(市人),又是铤而走险,“置之死地而后生”,凭此打出了“背水之战”的经典案例。

对阵双方实力悬殊

“赵王、成安君陈余闻汉且袭之也,聚兵井陉口,号称二十万。”赵王歇听说韩信来攻打,与代王成安君陈余把军队聚集在井陉山口,准备迎敌。

井陉是太行山八大隘口之一,地形险要,易守难攻,它既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又是东西必经之道。这么一个咽喉要地,又是韩信去往赵国必经之路被赵国占据。

可以说,赵国占据了天时、地利,形势分析的十分清晰,场景布置到位,司马迁安排的重要人物应该出场了。“广武君李左车说成安君曰”,看到这里不免有点遗憾了。第一李左车的“广武君”是汉朝赐给的封号,第二李左车献计策给成安君陈余,一个饱读诗书的儒将;赵王歇能力太菜不值一提,或者赵王歇不搭理李左车。

“闻汉将韩信涉西河,虏魏王,禽夏说,新喋血阏与,今乃辅以张耳,议欲下赵,此乘胜而去国远斗,其锋不可当。”——听说汉将韩信向西渡过黄河,俘虏了魏豹,生擒了夏说,新近血洗阏与,如今又有张耳帮助,商量着要夺取赵国。这是乘胜利的锐气离开本国远征,其锋芒不可阻挡。

李左车分析了韩信、张耳的优势,乘胜而来,士气正旺,锋芒正盛,坚决不能正面迎敌交战。

李左车建议未被采纳

“臣闻千里馈粮,士有饥色;樵苏后爨,师不宿饱。”我听说千里运送粮饷,士兵们就会面带饥色,临时砍柴割草烧火做饭,军队就不能经常吃饱。

李左车真是谦虚,总是用听说别人的话来劝谏成安君陈余。李左车接着分析了韩信、张耳明显的劣势,劳师袭远,千里奔袭已经疲惫不堪,况且粮草不济。

“今井陉之道,车不得方轨,骑不得成列,行数百里,其势粮食必在其后。”井陉这条小路,两车不能容并行,骑兵无法列队,长约百十里地,汉军的粮草补给一定跟随在后面。

李左车对韩信军的分析已经相当清晰了,而且接着他又给成安君出谋划策。李左车不仅分析了问题,而且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下面才是重点:

“愿足下假臣奇兵三万人,从间道绝其辎重;足下深沟高垒,坚营勿与战。”李左车恳请成安君陈余临时拨兵三万,他带领着从隐蔽小路拦截汉军的粮草;并且让陈余深挖战壕,高筑营垒,坚守军营不与韩信交战。

李左车并且大胆预测到韩信的最终结局:汉军向前不得战斗,向后无法退却,我截断他们的退路,让他们在荒山野岭找不到食物,用不了十天,韩信、张耳两颗人头就可送到将军帐下。

李左车因此最后再次恳请,希望陈余能够仔细考虑自己的计策。为了让陈余采用自己的计策,强调如果不这样子做,我们就会成为汉军的俘虏了。

这本是很好的计策,这是一个有才华军事家。可惜,“天时”、“地利”均占,却唯独缺少“人和”,赵王歇和成安君陈余竟然没有采纳李左车的计划。

韩信战胜赵国

“韩信使人间视,知其不用,还报,大喜。”韩信派出探子得知这个谋划没有被采用,心中大喜。“乃敢引兵遂下,未至井陉口三十里,止舍”。韩信确信儒雅的陈余“不用诈谋奇计”,大胆带兵走进狭窄井陉山道,距离井陉口三十里地,停止行军,安营扎寨,下马歇息。

如果赵王歇或者陈余能够采用李左车的计划,韩信可能就此命丧太行,历史上也不会有“兵仙”的故事了;又或者大汉王朝就此停止了步伐,楚汉争霸历史有可能因此改写。然而,这一切都是假设。

韩信趁机排兵布阵:派轻骑二千人,每人带一面汉旗,于深夜绕至赵营附近山间埋伏待机,第二天,赵军倾巢出动时,乘机冲进赵营,拔赵旗树汉旗。

再派一万兵卒背水列阵,天明时分韩信自己率部分兵力大张旗鼓,向井陉口发起攻击。赵军看到韩信旗帜,知道韩信没有撤退,立即开营出兵迎战。

打了一阵后,韩信佯装抵挡不住,命将士丢旗弃鼓,纷纷向河边退去。赵军哪肯轻易放过,一见汉军后撤,便倾巢出动追杀。汉军背靠河水,后退无路,只有拼死向前,因而个个以一当十,拼力死战。

与此同时,埋伏在赵营附近的二千汉军骑兵,迅速冲进赵军营中,拔掉赵军旗帜,换上赤色汉军旗帜。

赵军久战不胜,准备收兵回营,回头一看军营插满汉军旗帜,以为汉军已攻占军营,顿时军心大乱。韩信乘势反击,全歼赵军,陈余被杀,赵王被擒。

尊奉为师虚心求教

虽然韩信取得了背水一战的胜利,展现超凡的出军事才能。但是,韩信对李左车的军事才华是由衷的佩服。所以,“信乃令军中毋杀广武君,有能生得者购(悬赏)千金”。

“于是有缚广武君而致戏下者,信乃解其缚,东向坐,西向对,师事之。”司马迁对李左车被汉军生擒描述得如此清晰。

李左车被捆绑着押至韩信帐内,韩信连忙为他松绑。“东向坐”的是李左车,坐西面东,这是尊位;鸿门宴项羽自己曾这么坐法。“西向对”,坐东边面对李左车的当然是韩信了。“师事之”,韩信像侍奉老师一样对待李左车。

安排好座次,接下来肯定是韩信虚心求教的场景了吧。但是,司马迁没有这么干,而是插入了一个特写镜头,韩信与诸将共贺大捷。韩信给诸将讲解此战打法以及取胜的原因,文字背后透露出韩信的骄傲和得意,当然还有这次胜利的智慧。

即使如此,在面对李左车时,韩信仍然表现得十分谦卑、客气。“我打算北攻燕国,东战齐国,用什么办法才能成功呢?”

作为俘虏,李左车不愿意多谈,“今臣败亡之虏,何足以权(策划)大事乎!”韩信以百里奚类比说:“陈余如果听从你的计划,现在做俘虏的就是我了。”因此坚持让李左车谈谈他的看法。

“仆委心归计,愿足下勿辞。”瞧瞧韩信这口气、这态度,“仆”谦辞,称自己;“委心”,倾心;“愿”,希望;“足下”,敬辞,古代下称上或者同辈相称。

“臣闻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故曰:‘狂夫之言,圣人择焉。’”李左车“丑话”在前,谦虚地表示建议未必可取,供您参考吧。韩信按李左车的建议行事,果然获得成功。

韩信服过谁?项羽,韩信却批评项羽薄情寡恩;刘邦,带兵不过十万,远不如自己;萧何,更多的是知遇之恩;张良,或许有可能吧,然而《史记》却没有记载。司马迁明确韩信佩服李左车,所以“师事之”。至于说道韩信师从何人,这好像又是《史记》一个谜。

不过,从韩信对李左车的态度来看,韩信无所不学,只要发现优点、特长都会虔诚地求教。韩信在军事方面表现出一个天才聪明,虚心好学,无所不胜;但在政治上却是个低能儿,所以被吕后欺骗而害死。

“兵仙”是后世尊奉韩信的美称,然而又韩信何尝不是一个“兵痴”呢!

(图据网络,侵删)

1
查看完整版本: 李左车,差点俘虏了韩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