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玉文/文高俊明/图
今黄骅市城关西北8华里的地方,有一处今名“郛堤城”神秘的古代遗迹,残存城墙呈方形,该古城周长2.5公里,占地面积约20万平方米。对这座城的来历和名称,资料显示黄骅学界统一的说法是:“据《盐山新志》记载。西汉武帝元朔四年(公元前年)于此置合骑侯国,称合骑城。《长芦盐法志》则称系为防狄卢而设屯兵之所,称伏狄城,当地讹称武帝城,今称郛堤城,年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命名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总之,遗址有郛堤城、合骑城、伏狄城、伏猗城、武帝城等名称,莫衷一是。窃以为郛堤城、伏狄城、伏猗城、武帝城等名称,是“无棣城”的谐音,与春秋齐国无棣邑城有一定程度的耦合度,故不揣冒昧试以探析之。
一、郛堤城、合骑城、伏狄城、伏猗城、武帝城等称谓均与史实不相吻合
1、“合骑城”之说,但与合骑侯的封地不符。
先说“合骑”封号,唐司马贞:“案:非邑地,而以战功为号。谓以军合骠骑,故云合骑’。”(《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再说封邑,《汉书·景武昭宣元成功臣表》记载,汉武帝元朔五年(前年)四月封公孙敖为合骑侯,六年,益封九千五百戶。食邑在高成县。《资治通鉴·卷十九》“合骑侯:晋灼曰:余据功臣表合骑侯食邑于勃海髙成”;司马贞:“表在高城”(《三家注史记·建元以来侯者年表第八》)。今郛堤城的位置在当时还是属章武侯国,不属高成县。《汉书·功臣表》又载,汉文帝后元七年(前)六月,封窦广国为章武侯,侯邑章武县,食一万一千八百六十九户,传三世,于汉武帝元狩元年(前122)侯窦常有罪国除。显然,公孙敖封侯时,章武侯国仍存在,食邑为章武全县,所以当时章武县不会再划分出合骑侯的九千五百万户的邑,汉初章武县的户口不可能超过二万户。且合骑侯国仅存在三年,其间公孙敖作为汉武帝手下名将,每年参加攻打匈奴的战争,他没有机会到封邑里去享受安闲。况汉时列侯有封户不治民,列侯多居京师,由朝廷赐予第宅,其所食租税,则由其封地转输京师以供费用,因此公孙敖并未就国,且在封地高成县,所以公孙敖不会在章武县修建合骑城邑城,史书中也未记载。因此,郛堤城即合骑城的观点不能成立。民初方志专家贾恩绂主编的《盐山新志》认为,汉武帝赐给公孙敖的合骑侯封地在“南郡高城”,而郛堤城一带在汉武帝时期属章武县管辖,是县治而不是侯国。否定了旧《盐山县志》的说法,其论确当。
郛堤城卫星图2、郛堤城系合骑城的讹称
钦定四库全书《大清一统志·卷十七》和《读史方舆纪要·北直四》(清·顾祖禹)均认为,合骑城,“今讹为郛堤城。”既然在此地不会存在与公孙敖有关的合骑城,其“讹称”郛堤城显然也属于以讹传讹,故该城与合骑侯无关。如前述,合骑城也不应在此,其讹称,自然属子虚乌有。
3、“伏猗城”、“伏狄城”,以防御“猗卢”或“狄卢”而得名,如此,该城则为晋代遗迹。
伏猗城,见于清代学者黄掌伦等编写的《长芦盐法志》:“伏猗城,在盐山县韩村北。相传筑以防猗卢者。”猗卢、狄卢,大概都是指西晋时的拓跋鲜卑领袖拓跋猗卢,那这座城就是一座西晋城。《盐山新志》就“疑其附会”。且《魏书》《北史》《宋书·索虏传》等史书记载,拓跋猗卢并不反抗中原晋王朝,而是打着拥护晋室的旗号多次援助晋王朝征讨割据山西一带的匈奴汉赵政权。因助晋功,晋怀帝于永嘉四年(年)封猗卢为代郡公,食邑代郡;晋愍帝又于建兴二年(年)进封猗卢为代王,以代郡、常山郡作为食邑。卫操评价猗卢“奉承晋皇,悍御边疆”。因此西晋决不会在自己管辖的区域筑城“防御猗卢”,汉赵也没有可能窜到西晋腹地来筑城“防御猗卢”。民初方志专家贾恩黼主编的《盐山新志》就“疑其附会”。年山西大学考古权威专家曾对郛堤城进行挖掘、勘测、考证,确定今郛堤城的初建年代应该是在春秋战国时代,所以郛堤城为西晋城池的观点被否定。既然此城初见年代上溯到春秋时代,所谓汉武帝东巡行宫“武帝城”的传说也缺乏历史依据。
二、郛堤城、伏狄城、伏猗城、武帝城,均是“无棣城”的谐音,“无棣城”是春秋齐国北鄙“无棣邑城”的简称
为什么齐国无棣邑城会建筑在这里?理由:
其一,因为今郛堤城一带属春秋齐国的无棣邑
“无棣”一名始见于《春秋·左传》鲁僖公四年(前年)管仲曰:“赐我先君履......北至于无棣。”姜齐初封时间在公元前11世纪,说明“无棣”之名的成名年代应在西周之前的夏商时代。此处所载明的无棣,是山、是水,还是邑,尚待确考。毋庸置疑无棣是指齐国北界的一个地域名称,后世方志中多称之为“无棣邑”。今黄骅市郛堤城一带于北齐文宣帝天保七年(年)并入高城县,开皇十八年(年)改高城曰盐山,当时,以今旧城为县治的盐山管辖范围相当广阔,其县域南至阳信、饶安,北至鲁城(治今黄骅市齐家务乡乾符村)、平舒县界,西至清池(浮阳)、东至海(年划出的旧城、韩村、羊二庄三区,方里。属今黄骅市)。盐山县境属于齐国无棣邑,文献多有记载:①唐·杜佑《通典·州郡十》:“盐山,春秋时齐无棣邑。”②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盐山县,本春秋齐无棣邑也,管仲曰北至於无棣’;③宋·乐史《太平寰宇记·卷六十五》:“盐山县。本春秋无棣邑也。《左氏》管仲曰:北至于无棣’。”④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北直四》“沧州,春秋战国时为燕、齐二国之境。...太公赐履,北至无棣...盐山县,春秋时齐之无隶邑。”⑤《大清一统志·卷十七》:“盐山县,春秋齐无棣邑,汉置髙城县属勃海郡......隋开皇十八年改曰盐山。”今黄骅市驻地及郛堤城一带在民国初年仍属于盐山县的韩村区,所以今黄骅市中南部属于春秋齐国无棣邑,即春秋齐之北鄙。“邑”者,“都邑也”(《正韻》),“鄙”者,“界上邑”(《礼记·月令》注)、“边邑也”(《左传·庄公二十六年》注)。即今黄骅一带属于春秋齐国的“界上邑”、“边邑”,即边防重镇。管子曰:《管子·乘马》“方六里,命之曰暴。五暴命之曰部。五部命之曰聚。聚者有市,无市则民乏。五聚命之曰某乡,四乡命之曰方,官制也。官成而立邑。五家而伍,十家而连,五连而暴。五暴而长,命之曰某乡。四乡命之曰都,邑制也,邑成而制事。”(《管子·乘马》)。春秋时齐国地方建制有都、邑,“凡邑,有宗庙先君之主曰都,无曰邑。”(《左传·庄公二十八年》)既然为齐之北鄙,设邑,就必然有城防作为军政驻地,因此无棣邑城必然存在。
其二,春秋齐桓公分沟分沟割地予燕,当时无棣沟流经黄骅一带
《史记·燕召公世家》记载:“庄公二十七年(前),“山戎来侵我,齐桓公救燕,遂北伐山戎而还。燕君送齐桓公出境,桓公因割所至地予燕”。《史记·齐太公世家》记载:“齐桓公救燕,遂伐山戎,至于孤竹而还。燕庄公遂送桓公入齐境。......於是分沟割燕君所至与燕。”两处记载中提到“出境”“分沟”“割地”,证明当时齐燕境界明确,边界有显著标识物可循,或沟河或城垣,同时也说明此时的无棣邑北部并非“瓯脱”之地,而是在姜太公“通鱼盐之利”政策的鼓励下,边城得到开发,存在居民聚落及边邑,否则齐桓公无以明辨齐燕之境。史学界认为,齐桓公“分沟”,就是古“无棣沟”(又称无棣水、无棣河),《大清一统志》载“无棣河或以为即古黄河也”。《史方舆纪要·北直四》云:“相传春秋时即有此沟,分大河支流,东注于海。”虽经历史变迁,屡经淤塞、浚治,但这条无棣沟至今仍流淌在盐山、海兴大地上,汇入古鬲津河(今漳卫新河)至大口河入海。除现存无棣沟外,从沧州其他古河流仍可寻到“无棣河”的痕迹,宋乐史《太平寰宇记·卷六十五》:清池县条下,引《舆地志》云:“毛河,漳水各分,又呼为棣河。”毛河,为什么又又呼为棣河呢?《康熙字典》:“河朔谓无曰毛”,故此可知,毛河即是“无河”谐音,毛河又呼为“棣河”,或许因毛(棣)河的简称。《韩非子·有度》:“燕襄公以河为竟(境)”燕庄公卒燕襄公即位,此时齐燕边界的界河(黄河南支)即无棣河。今黄骅市境内的石碑河、南排河大概循无棣沟故道下游。我国著名历史地理学家谭其骧先生在《中国历史时期海岸线的变迁》文中论述道:“渤海湾海岸线的伸展与黄河入海地点的变迁至为相关。自新石器时代以来,黄河长期从渤海湾入海。……下游又分成多股,在天津、河北黄骅和山东无棣之间游荡。”
齐桓公分沟割地予燕之后,燕人在割让的土地上筑城纪念,名“燕留城”,燕留城应在无棣沟之北,唐代《括地志》云:“燕留故城在沧州长芦县东北十七里,即齐桓公分沟割燕君所至地与燕,因筑此城,故名燕留。”据黄骅市的地名资料,认为“燕留城”位于今黄骅市官庄乡大阎台村。赵闻亮先生在《黄骅古地名考》中指出“古界阕:黄骅春秋战国时为齐国北界属地......当年齐桓公分沟割燕君所至的边界即在今黄骅市官庄乡大阎台村一线,故取村名为燕齐台,以示齐燕界阕。......因此可以下结论认定,今黄骅市官庄乡大阎台村即是当年的齐燕界阕。”齐桓公割地不会割让无棣邑城,故此,形成无棣邑城与燕留城隔沟相望的格局,恰与今郛堤城与大阎台一带隔无棣沟相望的情形相符。
二、为什么齐国在北鄙无棣邑修筑邑城
其一,防御戎狄对齐国及诸夏诸侯的入侵
北方戎狄游牧民族,对周王朝和华夏诸侯构成巨大威胁,齐国的威胁主要来自北方。农耕的华夏抵御戎狄的入侵的重要举措就是筑城。筑城,成为华夏御外侵求生存的传统。管子曰:“地之守在城,城之守在兵”(《管子·修权》),周宣王曾派卿士(相当后世的宰相)仲山甫来齐地监修城邑,《竹书纪年》记载,周宣王七年(齐厉公四年,前年)“王命樊侯仲山甫城齐。”“中华诗祖”尹吉甫作《烝民》诗送之,并载入《诗经》,诗中有“王命仲山甫,城彼东方”“仲山甫徂齐,式遄其归”等句。尹吉甫,姓兮,名甲,字伯吉父(一作甫)封地在今河北沧州南皮县境。“仲山甫城齐”足以说明在西周时代周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