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行业论坛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一口气看懂隋朝历史隋朝为何二世而亡到底
TUhjnbcbe - 2024/2/28 16:11:00

真正的隋朝,只有三十七年,可以说是短暂的。不过,隋朝在整个历史上,都有着极其深刻的影响。

隋朝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南北朝的中叶。南北朝中叶,北魏,南梁。那时候,北魏建国多年,国内的民族矛盾,土地兼并等问题十分突出,于是就有了叛乱。

而在这场叛乱之中,一名平民杨忠,也渐渐爬到了一位大将的位置。之后,东魏、西魏四分五裂,杨忠到了西魏,渐渐成为了西魏十二大将,为魏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在这段时间里,杨忠得到了宇文泰的赏识,全力培养。而宇文泰,则是极力的笼络西魏的几位大将,还有关中、陇西地区的世家。关中、陇西一带的世家大族,组成了关陇集团。

杨忠的家族,杨忠的出现,也是关陇集团的一员。只是那个时候,杨家的人口并不多,所以并不是很出名。

二十多年后,宇文一族夺取了西魏,建立了北周。杨家自从北周建国以来,就一直支持宇文家,这一次的改朝换代,并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反而还得到了更高的爵位,封了随国公,这才有了隋朝的名字。

但是,杨忠在北周建国后不久就死了。杨忠死后,杨坚继承了他的封号。

杨坚继位没几年,就有一位英明神武的皇帝,宇文邕。宇文邕是一代枭雄,登基不久,便稳定了内政,增强了北周的实力。等到北周实力大增,宇文邕便率军东征,直逼北齐。

北魏一分为二,东魏、西魏,宇文家在西魏的统治下,建立了北周。而东魏一方,却是被高家夺走了权力,成为了北齐的统治者。宇文邕率领大军东征的时候,正好是一位昏君。于是,北周很快就将北齐覆灭,一统北疆。

在北周覆灭北齐的时候,杨坚就是他的父亲,他的父亲,也是他的统帅。在此期间,杨坚不仅在战场上立下了汗马功劳,还获得了一定的地位。于是,宇文邕就和杨坚联姻,将杨坚之女,嫁给了宇文赟。

后来,北周一统天下,宇文邕也死了。宇文邕去世,他的儿子宇文赟登基,杨坚成为了太子爷,他的女儿也成为了皇帝。更何况,这宇文赟也不是一个合格的帝王,他当上了皇帝,每天都在外面花天酒地,胡作非为。更可笑的是,宇文赟觉得自己的皇后还不够,所以才会有五个。觉得当个皇帝没有什么意思,就把皇位传给了自己的儿子,自己当了皇帝。

宇文赟退位,才二十一岁。有这样一个荒谬至极的皇帝,北周的日子肯定不好过,宇文赟自己也活不了多久。于是,宇文赟在退位一年后,病逝。

宇文赟的死,对杨坚而言,是一次挑战,也是一次机会。宇文赟在世之时,十分惧怕杨坚,逼得杨坚亲自出马,率领大军南下,为攻打南陈而战。但是,杨坚刚刚掌握军权,宇文赟就死了,反而成为了他的一大助力。

后来杨坚和一些高官一起,将宇文赟的圣旨篡改,让杨坚辅朝。杨坚辅政后,他的外孙就成了他的亲孙子。朝太后是他的女儿,他的军队也是他的。放眼整个北周,也没有人能比得上他。

于是,在这一年中,杨坚找了一个借口,将宇文家族的几位皇子,带到了京城,将他们软禁了起来。而那些对宇文家族忠心耿耿的地方武将,也纷纷造反。杨坚派了自己的老将军韦孝宽去平定叛乱。没有任何意外,这场战斗很快就结束了。

在当地的叛军被剿灭之后,杨坚再也没有了畏惧。于是,杨坚在公元年,逼着自己的孙子退位让贤,自己登上了皇位。

于是,隋朝建立了自己的国家。

由于杨坚曾经是他父亲的随国公爵,因此才有了隋朝这个姓氏。不过,既然是“随”字,那就是“随”字,就变成了“隋代”。

杨坚继位之后,中原北部,已经完全落入了杨坚的掌控之中。不过这个时候,杨坚又多了两个对手。一方是南陈,一方是北疆的大草原。

在中原北部,从北魏分裂到隋朝建立的那段时间里,可谓是一片混乱。不过,不知道各位是否想过,当年的北朝如此混乱,为何没有外族的入侵?

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问题。在北朝动乱的时候,南方的局势并不是很稳定。草原上,曾经是北魏的天下。后来,北魏没落,柔然也没落,很快就被突厥所取代。杨坚登基之时,突厥国势如日中天,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南下,将隋朝灭掉。

而在北魏的统治下,北魏也曾经发动过一次战争。但不久后,南梁也发生了内讧,最终被南陈政权所取代。而在南梁覆灭的时候,北方还处于西魏时期,西魏趁机收留了一些南梁后裔,在荆州建立了西梁的统治。

隋朝的时候,西梁已经被隋朝占领了。

杨坚登基后,必然要面临突厥和南陈两方面的压力。杨坚在面临这样的危机时,采取了由北向南的战略。先把北边的突厥人打得落花流水,再到南方去灭掉陈国。

因此,自杨坚继位以来,在以后的数年中,隋朝的首要工作就是尽可能地积蓄力量,同时也在寻找打败突厥的方法。

第一,就是在隋朝建立的时候,突厥就开始了对南方的侵略。不过,隋朝早有准备,最后也只是抢劫了陇西,隋朝的损失并不大。一年多之后,杨坚听从了长孙晟的建议,开始了对突厥人的统治,从另一方开始,最后彻底的瓦解了突厥。

从那以后,突厥人一分为二,不断的内乱。而在隋朝看来,这次突厥的危机,也算是彻底的结束了。

随着突厥的危机被解决,隋朝接下来要做的事情,便是将南陈一统。在隋朝对突厥发动进攻的时候,隋朝也没有闲着。一方面,他已经将西梁完全掌控,西梁也将成为隋朝的一部分。二来,也是连年骚扰南陈,扰乱了陈朝的农事,削弱了陈朝的实力。

而陈叔宝,则是南陈政权的皇帝,也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昏君。这对隋朝来说,简直是天大的好事。

于是,在打退了突厥人的几年后,西元年末,隋朝派遣了超过五十万的军队,开始了对南陈的灭国之战。面对隋朝的进攻,南陈政府也没有办法抵抗。没过几个月,建康就被隋朝攻陷,皇帝被擒,南陈国从此一蹶不振。

南陈覆灭后,隋朝也借着这个机会,派人到岭南,向岭南求援。岭南地区,在强大的隋朝面前,根本不敢有丝毫的抵抗,只能老老实实的束手就擒。岭南的投降,让中原成为了隋朝的一部分。

这一年,是公元年,也就是西晋覆灭后的年。

光是中原的统一,就是一笔不小的功劳。不过,杨坚一统天下,他的所作所为,却是让中原的功劳,更上一层楼。

中原一统之后,隋朝的首要任务,就是扫平外患,发展内政,重建国家。中原两百多年来,一直都是南北战争,中原的国力,已经被削弱了不少。不过杨坚上台后,通过种种手段,迅速的让隋朝的实力得到了恢复。

隋文帝在朝中的功绩,就更多了。简而言之,隋文帝一生节俭,不奢靡。在农业方面,仍然保持着均田制,事实上,这是一种与现代土地所有权非常相似的制度。简单的说,就是国有一块地,然后把这块地分给那些没有土地的人。到时候,他们就会收回自己的地盘。

隋文帝又兴修水利,设立公营粮仓,降低劳力。隋文帝建立后,隋朝很快就恢复了元气,建立了一个新的王朝。

而在对外征战上,隋朝更是功勋卓著。在中原还没有统一的时候,隋朝就已经将突厥人打得四分五裂。而在南方剿灭了陈国之后,得到了足够的时间,隋朝连续两次对突厥发动了两次反击,最终将突厥人击溃。

而在突厥人完全归降之后,高句丽、吐谷浑等周边国家,也都纷纷向隋朝投降。于是,在打败了突厥之后,隋朝一跃而上,一统东亚。

不仅如此,隋朝的疆域也在不断的扩大。虽然,由于西突厥的存在,他们的扩张并没有达到大唐的规模。不过,隋朝在西域的扩张,却有着巨大的影响。中原的统治,在西晋覆灭后,已经很难再掌控西域了。所以,隋朝进军西域,其重要性可想而知。

从客观的角度来看,真正的隋文帝,可以说是古代最完美的帝王。隋文帝的功绩,比起其他的开国皇帝,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可是,既然这样,为什么隋朝可以两次都死了?

而真正的问题,则是隋文帝的继承人,隋炀帝杨广。

统一南陈后,隋文帝继位15年,统治着整个隋朝。隋文帝在公元年病倒了。隋文帝病重,这是整个隋朝最大的转折。

然后,就出现了一个悬而未决的悬案。

隋文帝重病之时,杨广作为太子,在皇宫中尽心尽力地伺候着。杨广并不是真正的皇子,而是隋文帝的第二个儿子,在隋朝建立之初,隋文帝就将杨勇册封为太子。而杨勇,则是一个典型的文青,对于国家的事情,他并没有太多的兴趣。

相比之下,杨广就显得更加优秀了。当年隋朝南伐陈国,杨广就是二十多岁的人。虽说杨广不是真正的主将,但杨广这个名义上的大将军,实力却是非同小可。于是,在一番苦战之后,隋文帝终于对杨广另眼相看,让隋文帝废除杨勇,改封杨广为太子。

隋文帝去世的时候,杨广就在一旁伺候着。根据历史记载,杨广在宫中的规定下,不能在夜晚服侍隋文帝。于是隋文帝病危之际,便让人给隋文帝的亲信写了一封信。但奇怪的是,这封信最后还是被隋文帝得到了。

隋文帝接到这封信的时候,气得七窍生烟,以为杨广要谋朝篡位,于是决定连夜废除杨广,让杨勇继位。然而就在那天晚上,张衡这个杨广最得力的臣子,走进了隋文帝的寝宫。到了黎明的时候,才知道隋文帝已经死了。

因此,隋文帝之死,就成了史书中的一个谜团。谁也不知道杨广是不是真的杀了隋文帝。

隋文帝的死因,杨广在隋文帝去世之后,成功登上了皇位。

杨广继位之后,原本还算不错的隋朝,却因为杨广的出现,陷入了一片混乱之中。

关于杨广,一直以来都是众说纷纭。特别是在如今这个互联网时代,一些偏激的历史学家甚至宣称,杨广是一位真正的帝王。关于杨广的争论,我们可以先放一放。但杨广自己,却有一种说法,在后人看来,却是少之又少。

杨广乃是一位霸主。

他不一定是一个昏君,但绝对是一个暴君。

所谓的暴君,就是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而不顾平民的生死。杨广继位后,立刻着手处理几个大项目。比如修建大运河、建立科举制、修建洛阳城、修建各处宫殿、数次巡游、三征高句丽。

这些项目,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都是非常重要的。修建了一条大运河,把北方和南方都连接起来。这样既可以让各个地方的交通更加便捷,又可以保证南北之间的人员往来,防止南北朝再次发生冲突。开创了科举制,彻底打破了汉代以来的“举贤”体制,打破了各大门阀大族在“拔苗助长”的道路上的垄断。

洛阳城的修建,既能将隋朝的政治重心转移,又能消减关陇势力的势力。出去走走,可以更好的了解当地的局势,也能防止他们的偏见。三次攻打高句丽,可以彻底铲除东北地区的威胁,对国家的发展也是有好处的。

隋炀帝之所以会被后人诟病,就是因为他的个人原因。隋炀帝修建皇宫,不仅仅是供自己享乐,更是在各个地方修建了大量的战争要塞。每个大殿之中,都有不少的兵器和装备。只要一开战,立刻就能动用。

隋炀帝也曾数次不辞劳苦,到各地巡视。隋炀帝更是亲自长途跋涉,到了玉门关以西。一路上凶险万分,听说杨广的妹妹也是如此。中国的历代帝王,在杨广以前,都没有人到玉门关西边去视察。

隋炀帝的所作所为,无论哪一项,都是对帝国有利的。

可问题是,这种好事,要是在一个王朝里,那就太让人受不了了。

这些超级项目,无一不是举国之力。而这些超级项目,一旦同时进行,必然会让隋朝的国力出现巨大的消耗,让民众根本无法承受。

于是,在隋炀帝即位六年后,随着洛阳城和大运河的修建,隋朝也步入了一个转折点。隋朝虽然依然强盛,但百姓们已经开始抱怨了。如果隋炀帝能够及时停战,恢复元气,那么隋朝就不会有什么问题了。再休养个十年八年,就能恢复如初了。

但问题是,隋炀帝并没有就此罢休,而是从各地抽调了全国的精英,前往高句丽。

对高句丽的征服,让隋朝元气大伤。

之前的几个大项目,早就引起了民众的不满。而建立洛阳城,也是对隋朝上层贵族的一块肥肉。于是,在隋朝的民众中,没有一个人是隋炀帝的支持者,也没有一个人是隋炀帝的支持者。隋炀帝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发动了一场针对高句丽的战争。

平心而论,隋朝对高句丽的进攻是正确的。高句丽是隋朝最大的威胁,大唐花费了三代人的心血,才将高句丽彻底的覆灭。但问题在于,隋朝在那个时候,已经是强弩之末,根本不可能让隋炀帝再次发动这样大规模的战争。

于是,当隋炀帝宣布,要从全国各地征兵,统一辽东之时。山东的王氏第一个造反,掀起了隋末的农民起义。

若是隋炀帝在此时停手,或许还有一线生机。但偏执的隋炀帝,却是一个典型的精英,他一直认为,自己就是一个国家的主导者,无论民众如何行动,都无法左右国家。于是,隋炀帝虽然知道朝廷会有意见,但还是派出了大量的军队,在辽东开战。

根据后世的历史记载,杨广在辽东的时候,至少有一百万大军。在历史上,有不少有名的战役,都是以百万为单位的。不过,这些都不是真的。三五十万人,这是一个很大的数字。

可是这一次杨广不同,当年杨广可是动用了百万大军。这一百多万人,除了那些后勤兵之外,都是能够参加战斗的精英。

而在这一百万人的同时,杨广也抽调了大量的人手,专门运送物资。要维持几十万人的物资供应,这需要的人手,简直是匪夷所思。隋炀帝这一次出兵,几乎是倾尽了整个隋朝的力量,这是一场足以毁灭整个国家的战争。

这样的战争,只要能赢,那就好办了。但最终,隋炀帝还是败了。

隋炀帝本身就不是一个善于带兵作战的将领。杨广虽然有过带兵剿灭陈的经历,但真正的统帅,却是杨素率领的隋军将领。但是这一次,杨广可是高句丽的统帅。

而且,杨广还玩了一种名为“微操”的游戏,让手下的将军们在开战之前,都要先征得他的同意。

这样的战争,怎么可能没有失败?

所以,在这三年的时间里,隋朝率领的百万大军,在辽东的战争中,高句丽人损失惨重。隋朝的上百万精锐,几乎有九成都死在了辽东。

这一战,让整个隋朝的军队,都是一落千丈。而随着隋朝军队的崩溃,平民们也纷纷造反,整个隋朝都陷入了动荡之中。

因此,在杨广登基十年后,高句丽三次战争结束的时候,整个隋朝都陷入了战火之中。不过,杨广并没有放弃对高句丽的征服。杨广在三次进攻之后,本来还打算重新整编大军,对高句丽发动进攻。可惜的是,现在的局势太过混乱,根本无法组建军队。

随着隋朝战火四起,被隋代打压的突厥、吐谷浑等国家,也都纷纷行动起来。更重要的是,随着国家内部的动乱,原本就不太拥护隋炀帝的文武百官,也渐渐有了自己的势力,准备造反隋炀帝。

其中最先站出来反对的,便是杨素之子杨玄感,也就是杨广继位的大将军。当初杨广对高句丽发动第二次进攻,杨玄感就是在杨广背后出兵。可惜的是,杨广的大军太过强大,再加上杨玄感的统帅失误,这才被镇压。但在这次造反之后,杨广的所作所为更是让他在隋朝的统治阶层中失去了更多的信任。

此时的隋朝,不灭亡才奇怪。

于是,自大业十年至三年,隋朝一直在平定各地叛乱。然而,这些叛军,就像是一群野草,无穷无尽。特别是在大业十三年,李密、翟让率领的瓦岗军,更是发展的飞快,几乎占据了河南的一半。

到了这个时候,隋炀帝自己也意识到了隋朝的问题,他决定带着隋朝的最后一批精英,去江都,或者说扬州,寻求江南的庇护。

但也正因为如此,杨广才会被毁。

大业十二年,杨广率领自己的精兵,由关中一带,向江都方向进发。杨广到了扬州,没过多久,瓦岗军就完全壮大起来,一举占领河南,将杨广返回关中的道路给堵死了。

所以,关中一带,这个隋朝的大本营,一下子就显得有些空旷了。杨广到了江都,整个隋朝的势力,也随之土崩瓦解。

于是,在大业十三年,隋朝就开始土崩瓦解。

这一年,叛乱的对象,已经不是底层的平民,而是曾经的大贵族。山西刘武周、太原李渊、陇西薛举、南边的萧铣,都在这一年里,发动了自己的军队。特别是李渊,李渊自太原出兵,见关中空虚,便向长安发起进攻。四个多月的时间,他就从山西杀到长安,再到关中。

所以,到了十三年末,杨广唯一能够掌控的,就是洛阳,也就是扬州。而在南方,更是风起云涌,所有的官员都已经脱离了隋朝的掌控。

在这样的情况下,隋朝的覆灭,也不过是迟早的事情。然而,谁也没有料到,杨广最终的死因,不是那些反抗势力,也不是那些农民,而是他最信任的禁卫军。

李渊攻占了长安,便立了杨广的长孙杨侑为皇帝,称杨广为皇帝。李渊借杨侑之名,在关中建立了以他为首的隋朝政权。在洛阳,杨广的另外一位外孙杨侗,在名义上是洛阳的统治者。不过,杨侗年纪还小,所以真正的大权,都在他的部下手中。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历史才真正步入了隋末十四年。

随着时间的推移,隋朝的势力也越来越弱。而在江都,一个传闻,却是越来越多。甚至还有传闻说,杨广这一次是要在江都长住,再也不想回关中了。

这件事情,让江都的禁军,士气大降。因为,这些禁卫军,大部分都是关中的人,他们的亲人,都在关中。让他们再也回不去关中,这是他们无论如何也不愿意看到的。于是,在禁军之中,就有了叛徒。

这时,一些重要的角色也陆续登场。

那时候,禁卫军的一位将领,名叫司马德戡。司马德戡也不愿在江都逗留,便打算率领大军,将江都一带的一切掠夺一空,然后再回到关中,不再理会杨广。然而,就在这时,宇文化及、宇文智及这两位杨广十分信任的人,却突然来找司马德戡,提议立刻发动叛乱,将杨广斩杀,建立自己的势力。

没有人知道,他们在谈判的时候,到底发生了什么。不过,在司马德戡的带领下,所有的禁军将军,都同意了。

于是,六百一十八年,大业十四年,三月十日,司马德戡率领的禁卫军,突然造反,将杨广活活掐死。

杨广身亡,隋朝也随之土崩瓦解。

杨广去世之后,李渊在长安一带,不久便将杨侑贬为皇帝,建立了大唐。在洛阳,几位重臣开始了内战,杨侗成为了新的皇帝。但没过多久,王世充大获全胜,掌握了洛阳。

于是,在杨广遇刺一年后的年4月,王世充将杨侗禅为太子。杨侗退位,最后一批以隋代名义建立起来的政权,也随之烟消云散。

不过,在隋朝的历史上,杨广身死、李渊登基之年被认为是隋朝的覆灭之年。事实上,自杨广死后,隋朝便不复存在。

这是隋代的历史。

从隋朝的历史可以看出,隋朝确实是一个非常特殊的王朝。如果不是杨广太过自大,不去做几个大项目,他就能成为一代枭雄。

李世民在唐朝的时候,做过的事情和杨广差不多。不过,两者之间的不同之处在于,李世民是一件件事情来的,杨广则是一块儿去做。再说了,李世民会打仗,杨广就不会了。

所以,李世民成为了千古明君,杨广成为了历史上的霸主。

若杨广只是一味地守城,或许隋朝也不至于两代都灭亡。

1
查看完整版本: 一口气看懂隋朝历史隋朝为何二世而亡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