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亲是一种政治手段,是古代中国特有的一种做法,是统治阶级最高层之间的利益交换。
文成公主和松赞干布的婚姻,实际上也是这种政治交换。既然是交换,作为交换对象的文成公主,在松赞干布逝世后,是否想回唐朝,就要看她在吐蕃过的地位和作用了。
文成公主是谁,为什么会远嫁吐蕃呢?她在吐蕃过得好吗?
文成公主,大唐任城(今山东济宁市任城)人,首先肯定她是大唐李氏皇室宗族的女子,具体是皇室谁家的女儿,史书上并无记载,只是说出于和亲的需要,被唐太宗李世民册封了公主的头衔。
可以肯定的是,她不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女儿,那个时候皇帝的亲生女儿和亲的,非常少,而且都是有确切记载的。
普遍的猜测,文成公主是唐高祖李渊的堂侄、江夏郡王李道宗的女儿。文成公主名字李雪雁,其实只是电视剧《文成公主》臆造的名字,史书上查无实据,仅仅是出于为了剧情好看而杜撰的。
所以说,文成公主的真正出身,实际上还是个谜,这也是古代女子地位低下造成的,那个时候,女子能够有名字而且能够在史书上留下痕迹的,少之又少,就算贵为公主,许多人还是连名字都没有的。
无论如何,文成公主虽然没有留下原名字,但她却因为远嫁吐蕃,让她以文成公主的封号,而流传百世。
《新唐书》:十五年,妻以宗女文成公主。这就是史书里面简简单单的记载。
那么,松赞干布为什么要娶大唐的公主呢?
实际上里面除了松赞干布仰慕大唐以外,也和吐谷浑有关。
唐太宗贞观八年十二月初三,为了彻底解决屡次扰边的吐谷浑部,唐太宗命李靖为西海道行军大总管,携侯君集、李道宗等人,率大军进攻吐谷浑。唐军的实力自然对吐谷浑形成碾压之势,到了次年四月,唐军彻底打败了吐谷浑部。
为了笼络投降的吐谷浑部,贞观十四年,唐太宗李世民把淮阳王李道明的女儿册封为弘化公主,嫁给了吐谷浑最后一位可汗慕容诺曷钵。弘化公主也就成为了唐朝第一个和亲的公主。
在此之前,即贞观八年,已经是吐蕃赞普的松赞干布,就因为非常仰慕唐朝的文化,曾经派使者入唐,并恳请娶唐朝一位公主。但遭到了唐太宗的拒绝,因为唐太宗那个时候根本就没有把吐蕃放在眼里,自然不可能把公主远嫁陌生之地的。
而松赞干布的使者碰了一鼻子灰,回去以后就把唐太宗拒绝的原因添油加醋了一番,说是因为吐谷浑王从中作梗,才导致唐太宗不同意嫁公主的。
这下子松赞干布大怒,小子,居然敢坏我好事!二话不说,松赞干布联合羊同,也就是古象雄王国,一起发兵,攻打吐谷浑。
吐谷浑哪里是吐蕃的对手,直接被打跑了。
然后,吐蕃军队就和侯君集率领的五万唐军,在松州,也就是今天的松潘对上了。松赞干布那边的要求很简单,把公主嫁给我,咱们就休兵,否则,刀枪上见分晓。
侯君集那可是大唐名将,打仗有一手,自然不吃这一套,干就干,谁怕谁。谁知道,还没有轮到侯君集出手,吐蕃军就被左武卫将军牛进达率领的唐军先锋给打趴了。
松赞干布一看,唐军太厉害了,和吐谷浑军队根本不是一个数量级的,这仗打不起啊。
于是,好汉不吃眼前亏,松赞干布利利索索地退出了此前占领的党项、白兰羌、吐谷浑等地,同时派遣使者入唐请罪,我这只不过是为了娶唐朝的公主,并不是真的要和大唐打架啊。
这边把真相和唐太宗做了解释,求得原谅以后,那边就马不停蹄地派遣了宰相禄东赞,带上金银珠宝来大唐求婚了。
这下子,唐太宗感觉满意了,为了安抚松赞干布,就痛快地允了吐蕃的请求,册封了宗室的一位女子为公主嫁给松赞干布,这就是后来的文成公主。
唐太宗贞观十五年正月十五,一个中国人的传统节日,在这天,我们的文成公主却要离开大唐故土,远嫁吐蕃了。
按照唐太宗的谕旨,由江夏王李道宗,也就是传说中文成公主的父亲作为大唐公主和亲的送亲使,吐蕃的宰相禄东赞作为迎亲专使,从长安出发,向吐蕃而去。
按下一路跋涉不表,单说文成公主一行来到祁连山脉号称唐蕃古道的日月山时,思念故乡的文成公主,情不自禁地拿出了皇后所赐“日月宝镜”。这个“日月宝镜”可不简单,皇后说了,如果你想家乡了,对着镜子看,就可以看到长安城。
果然,“日月宝镜”里,日夜思念的长安景色,朦朦胧胧地出现在文成公主的眼前。
故乡近在眼前,而自己却只能远去,悲喜交加之中,文成公主不慎把“日月宝镜”失手落地,摔为两半,恰好落在附近的两个小山包上,一块映月,一块迎日,这两个地方从此被称为日月山。
本人曾经去过日月山,其状如日月相映,山上绿草茵茵,山下的倒淌河自东向西,蜿蜒而去,影影绰绰之间,就如文成公主不舍故土的眼泪。
这边文成公主翻越日月山,向拉萨方向再出发。那边,对文成公主心仪已久的松赞干布,早早地率领声势浩大的迎亲队伍,在河源附近的柏海(今青海玛多县境内)恭迎公主一行。
在这里,见到了大唐送亲队伍以后,松赞干布先是对送亲使李道宗执子婿礼,然后即携文成公主入藏而去。
李道宗一行自然是返回大唐复明。
有人从松赞干布对李道宗执子婿礼,便认为文成公主是李道宗的女儿,虽然不排除,但按照礼节,李道宗是唐太宗的代表,松赞干布对其执子婿礼是没有问题的,相当于表示自己是大唐的女婿。所以说,单从这个动作,不能完全肯定文成公主就是李道宗的女儿。
经过近一年的长途跋涉,文成公主终于达到了拉萨,不过那个时候,拉萨叫逻些。
话说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一见面,一个是年方25岁的潇洒帅气的吐蕃王,一个是气质高雅而又美丽动人年仅16岁的大唐公主,两个人虽然是和亲才走到一起,但一路的陪伴,二人之间的感情,已经脱离了单纯的和亲政治,升华为真正的爱情。
松赞干布对文成公主有多喜爱呢?回到拉萨以后,松赞干布曾经说,我的祖上都没有和大唐上国通婚的,今天我娶了大唐公主,实在是太幸运了。所以,应当为公主建一座城,以向后代夸耀。
于是,规模浩大的公主城就拔地而起了,这就是依山而建的布达拉宫。
布达拉宫的规模相当大,凡是去过的,无不为其壮观富丽而惊叹,本人就去过两次,每次的感受都不一样。
可以这么说,布达拉宫有多大,松赞干布对文成公主的爱就有多深。
还有一些流行于吐蕃的习俗,也因为文成公主不喜欢,而被松赞干布下令取消,如以赤色涂脸的赭面风俗,就是因此被禁。
不仅如此,松赞干布还带头穿汉服,学国学等等。
文成公主,也被松赞干布加冕为王后,备受吐蕃人的喜爱与尊敬。
在松赞干布执政时期,是吐蕃与大唐关系最好的时期。唐太宗东征高句丽,松赞干布则黄金为鹅以献,表达支持。
大名鼎鼎的王玄策一人灭天竺,就是在松赞干布派遣的吐蕃精兵相助之下完成的。
之所以关系这么铁,文成公主居中功不可没。
文成公主和松赞干布一起度过了9年的幸福岁月,松赞干布不幸于唐高宗永隆元年病逝,时年才34岁。
松赞干布逝世后,他的孙子、年仅13岁的芒松芒赞继位吐蕃赞普。
这个芒松芒赞,属于初生牛犊不怕虎,极具扩张意识。在稳定了吐蕃局势后,就开始了对白兰国和吐谷浑的征伐。
期间,也曾学其祖父松赞干布向大唐和亲,但因为他对白兰国等地的入侵,遭到了唐高宗的拒绝。
吐蕃攻破吐谷浑之后,吐谷浑国王带着弘化公主逃到唐朝避难。而芒松芒赞也学会了和亲,把吐蕃的公主嫁给自己新扶持的吐谷浑可汗。
此后,大唐和吐蕃在西域不断交锋,互有胜负。
唐高宗咸亨元年,在和吐蕃的大非川之战中,薛仁贵率领的五万唐军,因内部指挥失调导致失败,全军覆没,仅薛仁贵等人逃回。凭大非川之战,吐蕃一跃成为与大唐分庭抗礼的西部豪强。
直到武则天仪凤四年,唐军才重新拿下安西四镇。
简单地说,就是松赞干布逝世后,继承他吐蕃赞普位置孙子芒松芒赞与大唐的关系越来越差,乃至最后兵戎相见了。
唐高宗永隆元年,寡居了30年的文成公主因为感染天花去世,享年55岁。吐蕃为其举行了隆重的葬礼,唐高宗派官员参加凭吊,注意,此时,吐蕃和大唐正处于战争状态。
按说,芒松芒赞当政期间,吐蕃和大唐关系急转直下,文成公主就没有打算回来吗?唐高宗是否有打算让文成公主返回大唐呢?
文成公主并没有主动提及回归大唐,而唐高宗却曾经下诏接回文成公主,但她却拒绝了。
那么,文成公主为什么拒绝让其返回大唐的好意,而执意一个人寡居在吐蕃呢?
这自然和文成公主在吐蕃的地位有关。
文成公主虽然和松赞干布没有子嗣留下,但文成公主在吐蕃的地位一直很高,这也是她与另外几位后妃的不同之处。
松赞干布一共有妻室五名,和其有子嗣的只有如羊支部落的芒妃墀江,而且这个孩子也是文成公主入吐蕃前所生,芒妃墀江也是芒松芒赞的祖母。
首先,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的爱情,是她不舍离去的因素之一。虽然松赞干布逝世了,但这里有他的印记,守在吐蕃,随时随地都可以看到与松赞干布有关的事物,守护自己对松赞干布的思念。
再者,文成公主被称赞蒙,也就是松赞干布正妻的意思,这个地位是其她几位无法超越的。
文成公主于唐高宗永隆元年去世后,她也是记载于吐蕃历史上的享受后世祭祀的唯一后妃,这个地位也是其她几位后妃所没有的。
文成公主掌握的财富和权力,也是其她几位后妃所望尘莫及的。
具体表现在对宗教事务的掌控、对来往吐蕃的大唐僧人的关照上。
当然,最主要的,还是体现在缓和吐蕃与大唐关系上了。
松赞干布逝世后,吐蕃再次提出和大唐和亲的,就是文成公主,当然由于某种原因,被唐高宗拒绝了。
另外,也是最主要的,文成公主和亲吐蕃以后,把中原王朝先进的文化、先进的农业技术、手工业和医疗技术带到了吐蕃,有力地促进了吐蕃和大唐的经济文化交流,在吐蕃人民的心目中,有着无与伦比的地位。
即使在松赞干布逝世之后,文成公主依然致力于教吐蕃族妇女纺织、刺绣与其他手工艺,深受吐蕃人民敬重,将她亲切地称为“阿姐甲莎”。
文成公主的事迹,至今依然以戏剧、壁画、民歌、传说等形式在汉藏民族间广泛传播。
可见文成公主在藏区的影响力之大。
最后,文成公主虽然在吐蕃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但如果她回到大唐,地位就不一样了,只能依旧是一个地位一般般的宗室公主,也就不能发挥其在吐蕃的影响力,不利于促进吐蕃与大唐的友好交流。
在藏人的心目中,文成公主就是绿度母菩萨的化身,藏人把她供奉在寺院中,受万民世世代代敬仰,受持香火。
所以说,文成公主选择不回大唐,其实也是最正确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