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页-台海网]
核心提示
楼宇林立、车水马龙,白鹭翩跹、草木葱茏,在中国共产党成立周年之际,随处可见的红色标语、旗帜、花圃,把盛夏的厦门装点得更加热力四射、亮丽动人。这座高素质高颜值现代化国际化的海湾城市,正在以雍容典雅的绝代芳华,向全世界印证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光荣。
厦门,是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的首站。习近平总书记对厦门一直充满深情、寄予厚望,始终
今年恰逢厦门经济特区建设40周年,饮水思源,抚今追昔,回望40年前的厦门,更能深味创业之艰,牢记使命在肩。
近日,市民在厦门地铁站点附近的“口袋公园”前自拍。福建日报记者施辰静摄
俯瞰花园城市厦门。福建日报记者施辰静摄
东渡码头施工场景(厦门经济特区纪念馆供图)
解码历史
台海网7月22日讯据福建日报报道 40年前,厦门市区仅有十几平方公里,厦门经济特区的发源地湖里,还是一个仅有多人口的偏僻渔村;
40年前,厦门作为海防前线,基建水平迟滞,仅有一条鹰厦铁路与内地相通,进出岛只能辗转海堤或乘船摆渡,浅浅一条鹭江竟成天堑;
40年前,被誉为“大厦之门”的厦门,却罕有10层以上的建筑,新建12层高的湖滨饭店,就是当时全市第一高楼;
40年前,厦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屈指可数,生产总值仅6亿多元,财政收入不到2亿元;
……
从年五口通商被迫开埠,到年雄师渡海一举解放,厦门的百年烟云,是鸦片战争以后中华民族重重劫难的深重投影。历尽沧桑和伤痛的厦门,如何成为新时代的海上明珠,考验着中国共产党的勇气和智慧,也吸引着海峡两岸乃至全世界的目光。
战天斗地躬耕开拓
年,国务院批复同意在厦门市湖里划出2.5平方公里土地创办厦门经济特区;年10月,随着一阵炸雷般的爆破炮声响起,10多个施工单位的数十部装载机、大卡车驶入工地装运土方,厦门经济特区宣告正式动工建设。
“厦门经济特区的起步,实在太难了!”回忆起当年筚路蓝缕、激情燃烧的岁月,而今年过八旬的庄维明仍然感慨万千。
作为早年复旦大学经济系毕业的专业人才,庄维明年就被抽调到厦门经济特区管委会工作,参与并见证了厦门经济特区拓荒肇建的历程。
首先遇到的难题就是资金严重匮乏,一年不到2亿元的财政收入在庞大基建工程面前捉襟见肘,怎么办?
厦门经济特区领导拿出舍我其谁、敢为人先的担当,由市属国企代表厦门市政府,与香港中银集团旗下五家金融机构联合成立厦门经济特区联合发展有限公司,以土地抵押贷款的形式,筹措特区开发建设资金。
资金有了,人才从哪里来?“厦门经济特区不是靠地方一己之力建成的,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全省、全国集中力量办成的。”庄维明回忆,在党和国家号召下,全国各地人才纷纷来到厦门,其中不乏知名高校毕业生。
厦门港选址东渡后,国家第三航务局第六工程处的工程队来到厦门,承担修建东渡码头的任务。此后,工程队员工几乎都扎根厦门,成为第一代特区建设者中的主力军,并作为骨干组建三航六公司,开山填海,架桥修隧,承担了大量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来到厦门之初,我们就住在工地工棚,连电灯都没有。确定长留厦门之后,工程队才有了发电机、食堂、医务站。”安徽工学院路桥专业毕业的朱凯霞老人回忆。
风餐露宿、箪食瓢饮,就是在这样战天斗地的精神中,短短几年间,东渡一期4个万吨深水泊位建成投用(年动工,年12月全投产)、高殿水厂从九龙江北溪引水开渠全线完工、半兰山高压变电站扩建供电、连接湖里和厦门市区的疏港路(今长岸路与东渡路)通车……厦门经济特区一批配套工程和内外交通项目相继完成,为引入外资、扩大开放奠定了坚实基础。
解放思想扩大开放
“我们现在常说‘改革开放’,可是在经济特区建设之初,必须先有开放,才能知道该朝哪个方向改革。”庄维明说。
“当第一只蚂蚁尝到了糖的甜味后,成群结队的蚂蚁就会接踵而至。”祖籍福建的新加坡商人陈应登,就是在厦门经济特区投资创办首家外商独资企业印华地砖厂的“第一只蚂蚁”。
厂房建成、设备到位之后,陈应登遇上烦心事——由于当时外汇管制措施,厂方没有足够的人民币用于购买原材料和发放工资,当时本币存贷业务尚未放开,银行也不敢贷款给外商独资企业。
听说印华地砖厂的难题后,时任省委领导协调解决了贷款事宜,并将此作为典型案例在全省外经贸工作会议上通报,要求全省各部门全力支持厦门经济特区建设工作。
在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重视和推动下,年11月,全国首家中外合资银行——厦门国际银行成立,并在全国首开“授信额度贷款”和“楼宇按揭贷款”先河,不仅有效满足了外资企业的贷款需求,也大力推动了我国金融改革进程。
引入外资带来的“鲶鱼效应”,开始启迪、倒逼厦门内资企业的改造升级。经济特区创办时,厦门已有数百家国营、集体企业,被称作“老企业”。当时,经济特区外资企业所得税按15%征收,但“老企业”仍然按33%征收。“外资企业进入后,大家开始意识到,过重的税收将导致‘老企业’无力承担技术改造等成本,在市场化竞争中落后挨打。”庄维明说。
经过厦门市委多方努力,中央同意“老企业”也享受经济特区税收优惠待遇,大大提升本土企业的积极性和竞争力,也打通内外资合作双赢的通道。短短几年间,不仅华侨电子、宏泰发展、华美卷烟、福达感光材料等中外合资企业纷纷落地,厦门还率先利用外资改造“老企业”,取得良好效果。
超前布局深化改革
创办经济特区,不仅是为了打开对外开放的窗口,更是为了培育改革探索的试验田。这也意味着,厦门经济特区的改革没有先例可循,没有路径可依,每一步前行都必须扛起阻力、责任和风险,都考验着中国共产党人的智慧、勇气和担当。
厦门高崎机场的兴建,就是一个典型案例。
年11月,厦门经济特区管委会第一次办公会议就作出修建高崎机场的决议。但当时海峡两岸尚未“三通”,该不该修建机场,还存在诸多争议——“海防前线怎么能建机场?”“年载客量30万人次的标准会不会太高?”“机场建设钱从哪里来?”……
关键时刻,党中央、国务院以及省委省政府的支持,让厦门吃下了“定心丸”,坚定了建设机场的信心,并按上级部署成立项目组,远赴科威特成功争取机场建设贷款。
经过不到两年时间建设,厦门高崎机场于年10月正式通航,成为我国首个由地方自筹资金建成的国际机场,并获批成立全国首家地方航空公司,为特区发展插上“银色翅膀”。
年,国务院批准厦门经济特区范围扩大到整个厦门岛(包括鼓浪屿),面积达平方公里,台资外资企业纷至沓来,经济建设发展不断提速。年,高崎机场航线已经发展到17条,旅客流量近70万人次。
厦门高崎机场建设的奇迹证明,改革开放不是胡闯蛮干,而是开眼看世界、准确把握发展规律后作出的超前谋划。
特区建设之初,厦门经济特区管委会就依托厦门大学集纳大批专家学者资源,成立厦门经济特区顾问委员会,为管委会决策提供专业参考咨询意见,厦门经济特区也成为当时唯一设有顾问机构的经济特区,开创“智力办特区”的优良传统。
年,厦门经济特区管委会与厦门市政府合并,建设经济特区的时代使命,也融入厦门市的全盘规划同步推进,逐步伸根展枝,实现跨岛发展。此后数十年的时间里,厦门先后被确定为计划单列市、副省级城市,被赋予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自贸试验区、自主创新示范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支点城市等重任,推动厦门经济特区范围逐渐扩大、优势不断叠加、功能持续强化。
40年来,厦门地区生产总值和财政总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5.4%和18.7%,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更是不断攀升,于年突破2万美元,现代经济体系加快构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竞争力与日俱增;在“提升本岛、跨岛发展”战略指引下,厦门城市格局跨岛拓展、产业结构跨岛优化、公共服务跨岛覆盖、人文内涵跨岛提升、生态文明跨岛建设,形成以城兴业、以产促城、产城融合的协调发展态势。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昔日“海防小城”通过一代又一代特区建设者的接续奋斗,终于发展成为高素质高颜值现代化国际化的“大厦之门”。
(记者周思明盖宣忠整理)
讲述
深度见证厦门巨变
我出生在年的厦门,父母是中小学教师。但是在那个家国离乱的岁月,谁也无法决定自己的命运。
我出生后不久,日寇就攻占了厦门,我们全家逃到漳州躲避战乱。年日本战败投降后,我们才返回厦门。战后的厦门缺医少药,民众也没有卫生习惯可言,“死狗放水流、死猫挂树头”,鼠疫、天花、麻风、伤寒等瘟疫横行;我们当时住在溪岸,也就是现在的花鸟市场一带,整条街有10多家棺材铺——这就是我对厦门最初的记忆。
年,我考上复旦大学经济系政治经济学专业,深入研读了《资本论》等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对旧中国积贫积弱的根源进行了深入思考,也坚定了对共产主义的信仰。
年10月,我作为“专业人员归队”,到厦门经济特区管委会从事特区经济研究工作,成为拿着笔杆子的特区建设者。得益于这个岗位提供的机会和平台,我访问了国务院体制改革委员会、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研究所、全国港澳经济研究所等部门机构的多位专家学者。此外,作为香港《经济导报》的兼职记者,我向外界第一时间发布、报道经济特区的建设进展;作为福建省、厦门市作协成员,我创作了诸多小说、剧本,讲述经济特区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故事,可以说深度见证、观察、记录了厦门经济特区从无到有、从有到大的发展历程,也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了深刻的理解和体悟。(庄维明)
红色传承
纪念特区建设掀热潮
去年底开始,厦门经济特区纪念馆就开始面向全社会公开征集文物、档案、资料,主要包括与厦门经济特区建设密切相关、具有重要史料价值、反映重要事件及人物活动的文字资料、图片音像资料和实物等。
“征集工作开展以来,社会各界捐赠热情持续高涨。截至目前,我们已经征集多组共1多件实物。”厦门经济特区纪念馆负责人介绍。
工作证、自行车、收音机、钢笔、笔记本……一件件刻满时代印痕的物品汇聚而来,传达着民众对燃情岁月的深情、对特区巨变的礼赞。
位于湖里区兴隆路23号的厦门经济特区纪念馆,前身就是厦门经济特区管委会办公楼,见证并记录了厦门经济特区建设的发展过程。当前,厦门经济特区纪念馆正在推进展陈提升项目,迎接厦门经济特区建设40周年的到来。
今年,厦门经济特区纪念馆也纳入我省首批党史学习教育参观学习点,不少部门单位的基层党组织来到这里,感受厦门经济特区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从峥嵘岁月中汲取前行力量。(记者周思明盖宣忠)
记者手记
小岛做出大文章
时至今日,“螺蛳壳里做道场”仍然是厦门党员干部时常说到的一句俗语,但每次提及语气中都毫无抱怨,而是饱含战天斗地的豪情。特区建设以来,厦门一直肩负着为国家改革开放试验探路的使命,锻造了其开放包容的胸襟和敢闯敢试的胆识。
日前,厦门地铁3号线(厦门火车站—蔡厝站)正式开通运营,这是厦门轨道交通的第三条跨海通道。福建日报记者施辰静摄
无论是一期建设的1.1平方公里,还是最初划定的2.5平方公里、扩大到全岛后的平方公里范围,厦门经济特区在初创时期,都面临着空间制约、新旧并轨等难题。用庄维明的话来说,在一片包含建成城区的区域内建设经济特区,遇到的困难是空前的。但是一旦克服这些困难,取得的经验也是空前的。
厦门经济特区在建设之初,就创造了诸多“全国第一”。细细琢磨,其中每一项几乎都是攻克了当年“独一份”的难题,也为更广范围内的推广复制提供了样本。厦门经济特区或许面积、规模不是最大,但在探索的面向、改革的成色方面,都无愧于“改革开放试验田”的称号。
小岛做出大文章。厦门经济特区的建设成就,是一代又一代特区建设者在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下接续奋斗的结果。事实证明,中国共产党不仅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也注重把握规律、实事求是,善于从细部着手、重点突破,用尽可能小的成本取得攻克改革难点的关键经验,由此才能够在短短40多年间,实现从生产力相对落后的状况到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的历史性突破,从而大踏步赶上时代,为中国前途命运翻开新的篇章。
(记者周思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