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行业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亲与疏论孙策的长沙桓王封号胖咪谈三 [复制链接]

1#
免费视频网站vip账号 http://m.360xh.com/xinwen/3260/66346.html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孙权称帝后,曾追封其兄孙策为长沙桓王。对此,《三国志》作者陈寿颇有微词。

陈寿认为孙策有定鼎江东之功,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尊崇,在义理上显得过于吝啬。

割据江东,(孙)策之基兆也,而(孙)权尊崇未至,(策)子(孙绍)止侯爵,于义俭矣。--《吴书孙讨逆传》

客观评价,孙权赐予孙策的封号确实配不上他的功绩与地位。但事件背后,涉及到复杂的政治因素。

其一是统绪问题。

孙策是孙坚的嫡长子,孙权又以“兄终弟及”的形式上台,因此对孙策地位的安排,关乎东吴的承继统绪。

其二是孙策与江东大族的关系问题。

在征伐江东的过程中,孙策“诛戮名豪,威行邻国”,吴郡、会稽大姓屡受迫害。在此背景下,如果过分尊崇孙策,无疑会使江东大族心生疑惧,破坏孙权的统治基础。

以下从“统绪问题”与“封号隐喻”两方面,论述孙策头衔所反映的历史背景与政治考量。

本文共字,阅读需9分钟

①统绪问题

孙策未能被追尊为皇帝,最主要的原因便是统绪问题。

孙策“转斗千里,尽有江东之地”,论功绩,他当然配得上皇帝封号,但最终却仅得王爵。毫无疑问,这是孙权刻意打压所致。

孙策为人,明果独断,勇盖天下……转斗千里,尽有江南之地。--《傅子》

讨逆(讨逆将军孙策)继世,廓定六郡。--《江表传》

有趣的是,孙权称帝后()追封孙策为王,却追封孙坚为帝。

(孙权)追尊父破虏将军(孙)坚为武烈皇帝,母吴氏为武烈皇后。--《吴书吴主传》

孙权追尊孙坚为武烈皇帝

实际孙坚终其一生,也未能建立基业;而且孙坚的活动区域,早年在淮泗地区(即徐州与扬州江北),后来在荆州与豫州,与江东联系极少。

因此从严格意义上看,孙坚对东吴政权的奠基工作没有任何直接贡献。他被追封为东吴皇帝,在法理上其实是不能服众的。

孙权追封孙坚为帝,无疑是为了强化自己的法统;但孙坚的嫡长子仅被追封为王,又显得十分荒唐。

如果按照宗法社会的继承原则,孙坚的嫡长子孙策一系,是无可争议的大宗继承人。

在意外遇害之前(),孙策从未考虑过传位给孙权。彼时张昭等人甚至认为,孙权的弟弟孙翊,上台的几率都比孙权要大。

(孙)翊名俨,性似(孙)策。(孙)策临卒,张昭等谓策当以兵属俨。--《典略》

孙策最初的想法,是传位给自己的儿子孙绍。绍者,继承也。比如袁绍字本初,本初者,本祖初业,隐喻袁绍将要继承亡父故业。

(孙)权称尊号,追谥(孙)策曰长沙桓王,封(孙策)子(孙)绍为吴侯。--《吴书孙讨逆传》

绍,继也。--《说文解字》

从某种意义上看,孙权的意外上台,与司马昭的上台是类似的。

司马师死时(),其嗣子司马攸尚幼,因此权柄被司马昭代管。司马攸成年后,司马家族的继承权问题,便不可避免地出现争议。

彼时司马攸与司马炎围绕储君之位,展开了激烈争夺。司马攸甚至一度占据优势。

初,文帝(司马昭)未定嗣,而属意舞阳侯(司马)攸。武帝(司马炎)惧不得立。--《晋书裴秀传》

就连司马昭也不得不违心地表示:“天下者,景王之天下也。”

(司马昭)自谓摄居相位,百年之后,大业宜归(司马)攸。每曰:“此景王(司马师)之天下也,吾何与焉。”--《晋书武帝纪》

司马昭:此景王之天下也

这里需要注意,司马师的嗣子过继自司马昭,司马攸与司马炎甚至是一母同胞。即使如此,司马氏内部依然出现了严重的权力争斗。

景帝无子,命(司马)攸为嗣。--《晋书齐献王传》

(王皇后)生武帝(司马炎)及辽东悼王定国、齐献王(司马)攸、城阳哀王兆、广汉殇王广德、京兆公主。--《晋书文明皇后传》

因此,在孙策有亲生子(孙绍)的情况下,孙氏家族的统绪争夺,无疑会更加激烈。

孙绍成年后,承袭了其父的吴侯爵位。但“吴侯”的政治隐喻过于强烈,最终孙绍的吴侯头衔被孙权褫夺,改封上虞侯。

(孙权)封(孙策)子(孙)绍为吴侯,后改封上虞侯。--《吴书孙讨逆传》

上虞县在会稽郡,可知是孙权刻意削弱孙策子嗣与“吴地”的关联。至于吴侯爵位,则被孙权收归囊中,赐予自己的直系子孙;最终由孙登的儿子孙英(孙权之孙),继承了吴侯爵位。

(孙登)子璠、希,皆早卒,次子(孙)英,封吴侯。--《吴书孙登传》

在陈寿看来,孙策止于王爵,孙绍止于侯爵,显系遭遇打压,无疑是孙权的政治污点。

这种尴尬局面,其中固然有孙权刻意贬抑的因素,但也是外部环境导致的必然结果。

孙权代兄摄政,法理上很不稳固。孙权改元不称帝,称帝不郊祀,又多次发动大案(暨艳案、隐蕃案、吕壹案、二宫案),打击群臣,其实都是这种自卑心理的外在表现。

是冬,群臣以(孙)权未郊祀,奏议……(孙)权曰:“郊祀当于土中(指洛阳),今非其所,于何施此?”--《江表传》

郊祀当于土中,今非其所,于何施此

东吴的统绪遗留问题,在孙权时代并未得到彻底解决。孙亮、孙休统治期间,对此问题也搁置不表。孙皓继位后()以谋反为借口诛杀了孙绍的嗣子孙奉,孙策一系自此绝嗣。

(孙)绍卒,子(孙)奉嗣。孙皓时,讹言谓(孙)奉当立,诛死。--《吴书孙讨逆传》

需要注意,孙皓上台之后,对待昔日政敌鲁王孙霸的子孙,并未赶尽杀绝,仅仅是流放废黜;但对毫无瓜葛的孙奉,却必欲诛之而后快。

(孙)和宠稍损,惧于废黜。鲁王(孙)霸觊觎滋甚。--《吴书孙和传》

孙皓即位,追(孙)和、(孙)霸旧隙,削(孙)基、(孙)壹爵土,与祖母谢姬俱徙会稽乌伤县。--《吴书孙霸传》

这无疑说明,相比于孙和与孙霸(均为孙权之子)的内部矛盾,孙策与孙权的统绪之争,才是动摇国本的根本矛盾。

②长沙桓王的政治隐喻

孙策的“长沙桓王”封号隐喻极多,非常值得玩味。

其中“长沙”是封地,“桓”是谥号,“王”是爵位。

(1)长沙

长沙,是孙策头衔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的意义在于剥离孙策与江东地区的联系。

长沙郡隶属荆州,不仅与吴郡、会稽毫无干系,与扬州都毫无瓜葛。

注:孙策出身吴郡富春,担任会稽太守。

孙坚昔日曾出任过长沙太守,不过孙策与长沙的渊源却并不深厚。

孙坚死后(),孙策先与母亲吴氏客居徐州广陵郡江都县,又赴扬州九江郡寿春县依附袁术(),之后率部渡江(),平定六郡。

时太妃(孙坚遗孀吴氏)在江都,(孙)策遣(吕)范迎之。--《吴书吕范传》

兴平元年,(孙策)从袁术。--《吴书孙讨逆传》

从发迹路径看,孙策与长沙毫无关联。因此长沙的封地,实际是孙权为了淡化孙策与江东地区的联系,而刻意授予。

理由很简单。孙策平定江东的手段过分血腥,与扬州大族结怨甚深。

吴郡大姓陆康,吴郡名士高岱、王晟,吴郡太守许贡,先后被孙策诛杀。会稽大姓周昕、盛宪家族也相继遭到夷灭。

至于地方豪强,诸如祖郎、钱铜、邹他、严白虎之流,更是被屠戮殆尽,鸡犬无余。

注:陆康事见《后汉书》,许贡事见《江表传》,王晟、高岱、邹他、钱铜事见《吴录》,周昕、盛宪事见《会稽典录》与《檄吴将校部曲文》。文多不载。

孙策的凶悍形象给江东大族留下了深刻的心理阴影。吴亡后(),陆逊之孙陆机曾撰写《辨亡论》。在陆机笔下,孙权的形象是“成之以德”,孙策的形象则是“基之以武”,暴戾色彩十分浓郁。

吴桓王(长沙桓王孙策)基之以武,太祖(孙权)成之以德,聪明睿达,懿度深远矣。--《辨亡论》

孙策基之以武,孙权成之以德

在此背景下,孙权如果大张旗鼓地尊奉孙策,必然会得罪江东大族。因此孙策不仅得不到皇帝的封号,甚至连封地都被刻意选在了扬州之外的长沙。

有趣的是,孙策的庙廷没有设在长沙,而是设在了吴都建业(旧称秣陵,今称南京)。

《宋书》记载,孙策庙在“朱爵桥南”。古代爵、雀互通,朱爵桥即朱雀桥,在今南京市。

孙权于建业立兄长沙桓王府于朱爵桥南。--《宋书礼志》

另外一处佐证,便是孙权病重时,曾遣太子孙和赴长沙桓王庙中祷告;孙和的行踪,又被孙鲁班的探子所监视。可知孙策庙就在建业城中。

吴主寝疾,遣太子(孙和)祷于长沙桓王庙。--《资治通鉴》

全公主(孙鲁班)使人觇视(监视),因言太子不在(桓王)庙中。--《吴书孙和传》

由庙廷的设置地点,可知孙策的“长沙王”只是虚置。其子孙绍不可能继承“长沙王”的爵位,更不可能赴长沙就国。

换言之,孙策的长沙王,与孙奋的“齐王”,孙霸的“鲁王”本质相同,均为遥领虚封。

注:齐国在青州,鲁国在豫州,彼时均属曹魏。鲁国旧属徐州,光武时改属豫州,见《续汉书郡国志》。

往深一些说,孙奋与孙霸是一字王,孙策是二字王,地位明显受到贬抑。

(2)桓谥

孙策的谥号是“桓”,按谥法:辟土服远曰桓,即开疆拓土之意。

桓本是美谥,但在东汉末年则不然。

汉桓帝与汉灵帝,彼时是昏君的代名词。蜀汉的刘备“叹息痛恨于桓灵”;东吴的陆凯则表示“汉之桓灵,大失民心”。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出师表》

昔汉之桓、灵,亲近宦竖,大失民心。--《吴书陆凯传》

先帝在时,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甚至连董卓都认为“桓帝无功德”,因此将其“威宗”的庙号褫夺。

二月辛酉,葬孝桓皇帝于宣陵,庙曰威宗。--《后汉书灵帝纪》

是岁,有司奏,和、安、顺、桓四帝无功德,不宜称宗……皆请除尊号。--《后汉书献帝纪》

在此背景下,“桓”的正面色彩也便遭到极大削弱。

同时代得到“桓”谥之人,还有张飞。可以侧面佐证这个谥号的特殊色彩。

(刘禅)追谥(张飞)飞曰桓侯。--《蜀书张飞传》

实际以孙策的勋业和事迹考量,“武”或者“庄”是更加合适的谥号。辟土斥境曰武,屡征杀伐曰庄。

但孙权刻意把“武”授予了孙坚,追封孙坚为武烈皇帝,因此断绝了孙策成为“武王”的机会。

(3)王爵

汉制,有王侯二等爵,“非刘不王,非功不侯”。实际执行时并未严格遵循此原则,再加上王莽、曹操等人的改制运动,导致五等爵位(公侯伯子男)一度得到恢复。

汉兴,外戚与定天下,侯者二人。故誓曰:“非刘氏不王,若有亡(无)功非上所置而侯者,天下共诛之。”--《汉书外戚恩泽侯表》

汉制中的王,又分为同姓王和异姓王。在东吴政权中,孙策无疑是同姓王。

在同时代的诸多王爵中,曹操是汉廷魏王,孙权是魏廷吴王。二人都是异姓王,却得到魏、吴的美号。

从史源角度看,先秦时代的魏国雄于三晋;吴国则是泰伯、仲雍的后裔——论辈分,二人是周文王的伯父,地位尊贵,政治隐喻浓厚。

吴王与晋定公争长。吴王(夫差)曰:“于周室我为长。”晋定公曰:“于姬姓我为伯。”--《史记吴太伯世家》

相比之下,长沙不过是偏僻小郡。

秦汉之交,长沙王吴芮由于实力最弱,侥幸躲过了刘邦对异姓王的清洗。

昔高祖定天下,功臣异姓而王者八国……唯吴芮之起,不失正道,故能传号五世,以无嗣绝。--《汉书吴芮传》

西汉中叶,长沙王刘发“以其母微无宠,故王卑湿贫国”。彼时的长沙被称作“卑湿贫国”,其不发达程度是可以想见的。

(刘发)以其母微无宠,故王(统治)卑湿贫国。--《汉书景十三王传》

两相比对,可以清楚看到:

汉末三国的异姓王,分别得到“魏王”与“吴王”的尊贵头衔;孙策以同姓王之尊,却仅得到“长沙王”,而且还是虚封遥领。其背后含义,不言自明。

③小结

孙策的长沙桓王封号,既反映出特殊的时代背景,又反映出东吴的政治空气。

孙策诛戮江东英豪,与吴、会大姓的关系十分紧张;因此他的封地被安排在荆州长沙,这无疑是为了淡化他与江东的联系。

同时,孙权以小宗身份上位,对待孙策一系,便不得不多加提防。在此背景下,孙策仅得王爵;至于其子孙绍,则被进一步降格为侯爵。

在谥号选择上,孙权亦有所保留。“武”谥被赐给孙坚,至于孙策,仅仅得到“桓王”谥号。桓虽为美谥,但在东汉末年“桓帝失德”的历史背景下,无疑显得意味深长。

其实东吴的统绪问题,困扰了孙权终生,因此他对孙策的态度也显得十分复杂,既有尊重之情,又有排斥之心。

孙绍始为“吴侯”,后为“上虞侯”。这一爵位变化,可以充分反映出孙权的矛盾心理。

及至孙皓,昭穆疏远,心理负担减轻,孙绍之子孙奉也因此遇害。东吴的统绪问题,终于被后世之君以暴力手段终结。

孙氏兄弟一母同胞,也曾有过相亲相敬的美好时光;但在权力与私欲的作用下,孙权对孙策“尊崇未至”,孙权后裔则诛灭孙策后裔。同室操戈,乃至于此,徒令后世读者一声叹息。

我是胖咪,百家号历史原创作者。漫谈历史趣闻,专注三国史。从史海沉钩中的蛛丝马迹、吉光片羽,来剖析展开背后隐藏的深意。

Thanksforreading.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