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行业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智库研究国内高校智库建设成果不足及 [复制链接]

1#

■陈妹1覃维彬2陈云31广西警察学院公共管理学院南宁广东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广州南宁市第三中学南宁

1引言近年来,高校智库建设在党中央和各级政府组织的重视下,取得了快速发展,为国家经济建设、社会稳定发展提供了一系列咨政建议,成为重要的智囊组织。从各级政府官方网站搜索统计发现,年至年4月期间,国家层面对智库建设和发展发布了9个重要的指导文件,为中国智库建设发展做好了顶层设计,为高校智库建设发展起到了指导性作用,具体文件内容详见表1。在这一系列文件指导和推动下,中国高校智库建设和服务皆取得了明显的成就(详见表2—表4)。截止到年4月20日,中国智库索引(CTTI)①共收录家来源智库,其中高校智库家,占比达67%[1]。如表2、表3所示,截止到年11月20日,我国高校智库数量为家,占比62%,但在地域上分布不均衡,东部地区较多,有家,比中西部地区加起来的家都要多。在CTTI系统内,高校智库在内容生产方面,拥有内参7,篇、报告17,份、报纸文章4,篇、图书6,本、论文45,篇,分别占各成果总量的74%、81%、52%、80%、85%。这表明了高校智库业已成为智库内容生产的主力军。如表4所示,高校智库所从事的10大政策研究领域及对应的智库数量,其中研究产业政策、金融政策领域的高校智库相对其余8个领域的智库数量较多,而对社会建设与社会政策和司法政策研究的高校智库数量相对最少。与此同时,学界许多学者围绕高校智库建设这一主题展开了不同层次、不同视角的理论探讨、实证研究与经验总结,取得了较多研究成果。以中国知网(CNKI)为数据来源,在期刊栏目中利用高级检索功能以“高校智库或大学智库建设”为主题,以“核心期刊,CSSCI”为来源类别,其余选项为默认设置,检索时间为年4月22日,检索出文献有篇文献,剔除会议纪要、征文通知、论点摘编、机构介绍、论坛介绍等无关文献,获得有效文献篇。通过深度研读和梳理,将这些文献研究主要内容划分为基础性研究、智库价值、建设困境、发展路径、国外高校智库建设等5大方面进行述评,进而得出研究不足及其原因,并对未来研究趋势进行展望。2高校智库建设研究现状分析2.1高校智库建设基础性研究2.1.1高校智库内涵

高校智库内涵的界定是开展智库研究发展的首要条件,课题所界定的高校智库仅指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高校智库,以研究中国重大现实社会问题为研究导向,以为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决策服务为目标任务,充分发挥高校智库自身的智力优势[2]。目前学术界对此研究主要分为3大方面:一是“组织论”,认为高校智库是一种具有不同组织属性的新型组织;与其他组织性质不同,高校智库具有明显的学科特色和专业的师资团队资源优势,能够为委托方的项目需求提供一些基础性或应用性研究[3];二是“平台论”,高校智库可作为连接多元服务主体的平台,如政府织公众、企事业团体等利益主体;三是“特色智库论”,高校智库相比于民间智库、政府决策咨询机构等众多类型智库,可扮演特色的角色[4]。2.1.2高校智库特征

从阅读文献得知,学界认为高校智库除了具备智库基本特征外,还拥有属于自身的特征。如有学者认为高校智库除了具备独立性、非营利性、现实性这3个智库最基本特征外,还拥有区域性这一高校智库独有的特征[5]。由于高校智库已经明确服务于党、政府部门,政治性特征显著,此外还具备教育性、专业性、公正性这3个独有特征[2]。结合中国高等教育的实际情况,新型高校智库的特征应包括基础性、长期性、协同性、适应性[3]。从高校智库所承担的职能角度分析,其所特有的属性不仅体现在承担了人才培养、学术研究等职能,而且在政策研究、学术观点中更注重独立性、中立性、客观性以及政策研究的长期性等[6]。

2.2高校智库建设价值研究2.2.1参与政府决策与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

《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建设推进计划》明确指出中国新型高校智库是“为党和政府科学决策提供高水平智力支持”的基本定位。对此,有学者提出高校智库研究成果能够促进政府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并指出高校智库真正的价值在于为政府决策建言、评估政策效果、引导社会舆论[7]。还有助于政府决策过程变得更开放,拓宽大学知识精英参政议政的渠道[8]。另外,从知识管理角度分析,高校智库作为连接知识供给方的高校智库与知识需求方的地方政府的桥梁,可通过建立知识库和知识共享平台、实现知识生产转型、创建知识评价标准、建设知识市场等知识管理路径,提升高校智库的高质量、独立性、影响力,进而提升地方政府决策的科学性、民主性、前瞻性、战略性等[9]。2.2.2服务社会稳定、地方经济快速发展地方政府在国家综合改革配套试验区中探索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模式过程中,风险与机遇并存。在此背景下在地方高校中建立学术型智库,服务地方政府47决策,提供科学的政策知识,有助于推动地方政府制度创新模式,提高地方制度创新的能力[10]。例如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中遇到的新问题、新挑战,要求湾区各地政府部门、高校智库协同应对。为此有学者提出从高校智库视角,确立协同共治理念,建立“高校—智库—政府”联动合作模式,从机构设立、数据共享、成果转化与评价、人员流动等方面破除粤港澳三地政策咨询市场间的壁垒,形成有效的协同治理机制[11]。另外,在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过程中,高校智库可以为城市的发展科学规划未来发展,制定城市政策,高效利用和整合城市教育资源以及科学引导智库发展评价,加强城市供需对接[12]。2.2.3服务教育领域改革

伴随教育综合改革不断深入而来的阻力和难度在日益加大,依托高校智库自身优势,为开展教育综合改革研究提供决策咨询,是促进教育综合改革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的重要途径[13]。在改革过程中,高校智库除了作为咨询者参与决策外,还应当充分发挥其科研能力和人才资源等优势,参与改革方向、改革战略、改革实施、改革效果等方面工作,确保教育改革能往良性方向发展[14]。2.2.4服务人才培养

社会需求具有国际影响力、跨学科、实践应用型的人才,而高校智库对此能给予积极回应,尤其是可以从高校人才培养方案、校企校政校社等多渠道合作培养、课程体系改革、人才对外交流、考核激励评价制度等教学科研管理途径入手[15]。大学智库人才培养对高校、智库自身都有积极的功能和价值:加深智库与大学之间的连接纽带;专业智库积极地反馈与影响;建立强大的校友网络;高校智库可以满足科学发展和人才培养模式变革的需求[16]。随着中国国际影响力日渐提升,参与国际事务逐步深入,我国对外服务的人才需求逐渐加强,而高校智库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对外人才的需求。如在“一带一路”的发展机遇中,高校智库通过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加强应用型学科建设,培养对口的应用型人才[17]。在提升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话语权方面,有学者认为大学智库是一条不可或缺的重要渠道,充分发挥大学智库的人才聚集效应优势,培养学术领军人物和创新人才,形成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话语队伍,最终能提升中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话语权[18]。2.3高校智库建设困境研究高校智库在中央政府、地方政府、高校等多方合力下,发展势头迅猛,虽已有所成就,但也存在一些制约着发展进程的困境,学界对此也有不少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2.3.1建设发展中独立性不强目前高校智库依附于学校二级部门,在人、财、物方面没有充分的自主权,造成在学术上缺乏自由。研究人员在长期缺乏经费的情况下被迫改变其研究方向,难以在某一领域开展长期研究,不利于高校智库的发展[19]。高校智库独立性是其获得公信力的基础,由于智库依附于政府或相关部门,不仅导致高校智库缺乏相对自主性,以及对出台的相关政策的勇气和责任,还在机构设置、资金来源和选题动机上缺乏独立性[20]。从已有研究成果得知,学者们对高校智库独立性不强的原因研究焦点在于资金来源与机构运行这两个方面。在资金方面,高校智库对政府财政拨款的有较强依赖性,二是在机构管理与运行方面,高校智库作为一个组织机构,依附于高校而存在,并不是独立法人,其运行和管理受制于高校的管理模式。2.3.2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困境

一是高校智库建设遇到的重大困境。缺乏科学合理的项目管理体制,主要体现包括:项目的研究程序制度混乱、碎片化;评审不科学;研究过程中相关利益主体沟通不畅;资源浪费;缺乏奖惩激励机制;人事管理僵化等问题[21]。人事管理体制作为高校智库重要的管理体制之一,有学者认为由于高校智库隶属于高校,其在引进人才方面需遵从高校的管理规定,并以事业编制人事制度管理智库人员,造成智库的人员管理过于呆板,这一定程度制约了智库的发展。二是高校智库运行机制困境。第一,单一的科研评价机制,不仅严重打击了研究者政策研究的积极性,不利于应用对策类型研究的成长,制约了高校智库知识创新能力的发展。第二,高校智库内部人才结构尚需优化,缺乏人才培养机制。目前高校智库研究人员多数理论研究能力强,缺乏实践经历和决策咨询经验,专职人员较少,大部分研究人员为兼职研究员。第三,高校智库与政府部门缺乏必要的长效沟通途径,相互间的信息交流不充分,优秀成果难以被采用。第四,高校智库研究成果转化机制尚需改进[22]。除了上述运行机制困境外,有学者认为高校智库的经费保障机制不稳也是智库发展困境之一,指出我国高校智库缺乏长期稳定的经费来源,导致智库在长期性、战略性问题研究过程中后继乏力[23]。2.3.3智库输出产品困境

智库产品质量欠佳。目前高校智库成果研究缺乏深度,尤其是众多研究项目为了迎合委托方的需求,不按照程序和进度进行研究,形成短、浅、杂等无质量保证的成果,研究范畴没有覆盖到急需深入研究的国家长期发展战略和规划问题项目[24]。高校智库人员由于是兼职智库研究工作,可能存在所学专业与智库研究课题间的不匹配现象,以及研究人员与政府间沟通存在不通畅问题,导致智库的咨政产品与政策制定者需求之间、双方思路、研究人员的论文成果与咨政报告在写作风格上皆存在不一致,造成高校智库的高质量咨政成果不足[25]。当前我国高校智库在研究人员和研发经费两个生产要素方面的投入呈现出外延式增长的趋势,给粗放式经营方式提供了条件,使得后者产生了连锁反应,营造了高校智库发展的“繁荣景象”,而繁荣的背后却透视出高校智库有效知识供给“质的下降”,为高校智库未来的可持续发展留下了严重隐患[26]。智库研究成果推广存在问题。我国高校智库研究成果的推广尚未形成制度化体系,推广途径有待完善,因此研究成果对政府政策产生的影响有限[27]。2.4高校智库的建设路径研究针对我国高校智库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困境,学者们就如何建设高校智库提出了不同对策建议。通过对文献的梳理,推进我国高校智库未来发展的路径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2.4.1多层面确保高校智库独立性

从高校智库的建制、科研程序、科研项目等层面确保高校智库的独立性,使其能够独立运行[21]。保障高校智库发展的相对独立性还可以从注重加强自身思想动力、组织机构和运营资金的相对独立性建设方面发力。一方面在完善国家治理体系的背景下,培养智库研究成员敢讲真话、说实话的研究态度,保持其科研的独立性,另一方面,在有限的纵向经费基础上,要广泛向社会组织、公共部门及个人争取一些捐助,进而保证智库运营的独立性,确保课题研究中保持其立场的客观和价值的中立[28]。2.4.2创新高校智库管理体制

可在结合美国智库管理模式和俄罗斯管理模式的优点基础上创新我国高校智库管理体制:一是,创新组织管理形式,将高校智库建设成为与二级学院平级的、拥有独立建制的学校直属部门,从组织层面确保高校智库的相对独立性;二是,改变原有的项目资助方式,如改革项目立项申报制度;三是,充分发挥“鲶鱼效应”,改变僵化的人事制度,实现人岗匹配,鼓励人员流动[22]。针对研究程序缺乏系统化、制度化规定问题,有学者提出要重视自选的研究项目,且该类型的申报者必须有一定的研究基础,申请内容必须经过智库内外专业评审的认可。此外必须注重全程监督研究项目,尤其是根据参与人的调研活动轨迹给予相应的待遇[27]。2.4.3创新高校智库运行机制

高校智库应注重创新智库人才评价和激励机制。高校智库中存在不同类别的研究人员,为此可根据人员类别建立不同的考核评价体系,有学者根据不同类别的研究员,建立学术型、咨政型、支撑型的分类考核评价体系[29]。除了从人员类别建立评价机制外,还可以从不同机构层面建立科研成果二元体系,高校智库与普通院系在科研重点和研究路径方面存在较大不同,因此高校智库可改进不同于普通院系的评价指标和评价体系[22]。有学者从期望理论角度建议从组织目标、研究环境、成果评价、薪酬系统等方面采取相应改进措施,才能充分激发研究人员的活力[30]。培养智库人才应注重多元化培养思路,首先,制定遴选机制;其次,鼓励和支持智库人才到党政军决策部门历练;第三,引进与聘请决策部门的离退休人员作为智库顾问或研究成员;第四,注重吸收学校内多学科背景的人员进入智库[22]。在智库人才培养方面,有学者基于国外大学智库的经验从人才培养目标、智库与学科间关系、培养主体范围、训练方向、分类管理人才等方面提出了我国高校智库人才培养策略[31]。2.4.4建立智库与服务对象的沟通机制

首先,从49政府角度,政府决策部门应定期发布决策咨询需求信息,并将高校智库纳入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建立政府与高校智库间信息共享程序。其次,从大学智库角度,智库应积极参与决策程序中,有能力的智库可建立对外沟通联络机构[22]。为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有学者基于彼得·德鲁克的知识型管理沟通理论从沟通起点偏差、知识质量、知识传递与解码等方面提出建议[32]。2.4.5高校智库建设的经费筹措问题

对于我国高校智库资金来源的研究,学者们多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或建立多元筹资机制,如参加公益性基金捐赠、鼓励社会和企业捐助,实行配比奖励等多种途径达到资金保障目的[33]。或拓宽资金资助渠道,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通过付费购买高校智库高质量的研究成果,可以通过承担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的培训项目、举办会议、出版刊物等创收渠道,拓宽经费源;引入基金会或个人的资助[23]。或通过竞争方式激活项目市场;构建政府向研究能力强的智库购买服务机制,每年被采纳决策越多的智库拨款额度也相应增加;鼓励基金会、企事业、社会个人向高校智库捐赠[20]。2.4.6研究成果转化与推广

有学者认为将高校智库从粗放式经营向集约式经营的转型,可提升研究成果质量。首先,探索建立“双环流”的人才流转机制,培养既具备深厚学术基础,又拥有丰富政策实践经验的复合型人才;其次,构建以问题为导向,以政策为指引的核心源流的力量体系,对社会重大问题进行精准把脉,分析问题的实质,提出有效的政策措施[26]。做好成果转化关键在于做好智库与政府、企业的对接,建立以需求部门的问题解决、现有成果、学术研讨、社会调查、信息发布为媒介的协同机制[23]。促进新型高校智库成果转化应当从完善成果转化机制,与政府部门共建成果发布平台、拓宽成果转化渠道等几个方面着手[23]。此外有学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拓宽传播渠道,完善研究成果转化机制。首先,高校智库应该从言语表达习惯、修辞语义格调、话语形态3个角度建立“共同的修辞框架”,使得政府部门和社会大众能够认知和理解研究成果;其次,政府部门应创建成果发布平台,规范发布流程;第三,高校智库应通过各种新型技术、报告会等多渠道发布优秀研究成果;第四,政府主导建立“政策分析市场”[22]。完善成果发布与转化机制,高校智库一方面要注意强化对外传播的能力,起到咨政的社会责任,顺利实现成果转化机制;另一方面,要形成一条学科和平台双支撑的智库链,利用新闻媒体打造品牌效应,真正起到传播主流思想、影响社会舆论的积极作用[25]。2.5国外高校智库发展经验研究通过搜索和阅读文献,发现学者们关于国外高校智库发展经验研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2.5.1对某一国家某些或某一高校智库的具体经验介绍和比较研究在一些国家具体经验研究中,学者们主要研究和分析了美国、英国、印度等国家高校智库发展建设中的运行机制、人才管理机制、国际化发展、多元化治理、信息服务、功能定位及特色发展等方面的经验以及对中国高校智库发展的启示。2.5.2对国外高校智库发展经验的综合分析

在对国外高校智库综合分析方面,研究内容主题包括:发展成果、人才培养、运行机制、参与全球教育治理等。从已有研究对国外经验介绍中可以得知,可提供国内高校智库发展的经验借鉴主要有:在对国外高水平的高校智库进行分类并归纳其在组织管理、人才配置、资金管理、项目运营等方面的特征后,建议我国在建设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过程中应从管理模式、资金来源、人才队伍、合作交流4个方面出发:改进管理模式、拓宽资金来源、打造人才队伍、加强合作交流[35]。以斯坦福大学国际安全与合作中心的运作之道和美国高校智库的研究特点作为研究切入点,认为顺利建设高校智库不仅要多方群策群力,从国家层面的重视,到各高校及学院领导的有效规划,还要在结合自身国情和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借鉴美国高校智库发展经验[36]。在研究美国一流高校智库人才管理体制机制实践经验基础上,从人才管理机制角度,建议我国建立高校智库可从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构建多元化人才队伍、探索中国式“旋转门”机制、构建多元化职业发展通道和考评激励体系、多元化开发和培养人才等方面提出具体实施思路[37]。英国高校智库建设在国际上名列前茅,研究英国高校智库在功能定位、运行机制和服务模式方面的建设经验,可以指导我国高校智库建设应在智库价值定位、智库对策供给、理论创新和舆论引导能力等方面制定对策[38]。3高校智库建设研究述评3.1抽样调查研究多,个案研究少从研究对象看,国内学界主要通过抽样调查对部分高校智库建设开展研究,但个案研究相对不足。具体而言,已有的抽样调查研究或以某一省份、某一地区、某一类型的高校智库,或抽取2个及以上的高校智库作为研究对象开展调查和分析,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高校智库建设中的困境及原因分析、改善途径上,对高校智库的个案研究相对少,尤其是对高校智库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的个案研究。缺乏个案研究,高校智库运行过程中的流程及其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和作用都难以得到一个系统完整的呈现,难以清楚了解该高校智库怎么确定自身发展方向和功能定位,如何在政府决策中发挥作用等问题,难以了解到高校智库在克服自身困境过程中问题精准性、原因分析精准性、政策精准性和有效性等问题。成功有效的、可供其他高校智库复制和借鉴的发展经验与具体做法得不到积累和推广,最终将会影响高校智库在发展中质的提升。对于个案研究过少的原因主要在于学者对于自身所在的智库组织缺乏深入分析与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