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行业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一百年前,40万吨钢铁骡马拉了9个月,硬 [复制链接]

1#

九曲黄河,水急湍险,从天而来,长立天堑,黄河自古以来便是以母亲河的形象流传在国人的心中,像流淌的滚烫热血,川流不息,奔流到海,周而复始。

天堑之名,也像是牢固刻在黄河之水上的标签,难以破除。进入现代,征服天险便成为人类日益狂热的运动,而飞跃黄河,成为了国人无比渴求的事情,甚至不惜耗费天价物力,铁龙横贯,通途呈现。

由来已久,演化而变

黄河的湍急险恶由来已久,在城市日益扩张的历史上,黄河成为阻碍城市发展的难题。

逢山开路,遇水搭桥,连接黄河两岸的设想在各地城市逐渐孕育。

最终首先解决问题的,便是西北枢纽之一的兰州。作为连接内地和西北的交通要塞,兰州借着运输的春风,快速发展,由此产生更大的梦想。

发展受阻,扩容遭隔,于是,从明代开始,兰州人便设想在黄河上架设桥梁,从而天堑转眼通途,来回流畅匆匆,脚踏黄河。而来往自如,这样的构想最终成为了现实。

明代洪武五年,卫国公邓愈奉皇帝命,在黄河兰州段建造浮桥,定名镇远桥。飞龙横通,降服黄河,这通达的梦想已然实现第一步,美好殷切,无限展望,充满想象。

十三年之后,兰州卫指挥使杨廉,将浮桥移至现今位置,并加设铸铁桥柱三根,这将军柱仿佛定河神针,守护着这座充满人们希望的长桥,也守护着城市发展的愿望。

天多物力,终成铁龙

时间流逝,事随人改,在黄河上浮荡百年多朝的浮桥终于不再便利,由当年的城市新路变为了阻碍城市交通的病灶,浮桥的改造计划,再一次的提上了日程。

清朝光绪33年,甘肃总督升允,亲历浮桥的诸多不便,心中有意,企图为变,一张崭新的蓝图由此而成,浮桥改换铁桥,彻底更新面貌,愿望随灯长飞。

这位曾出使外国的总督,头脑新颖,实事求是,支持新政实业,自然也就对现代科技深深信任,并希望借此改变自己治下兰州的面貌,新式洋务,飞速推行,铁桥自然势在必行。

最终,在与兰州道彭英甲协商良久之后,呈出一份切实可行又充满希冀的造桥方案,希望借助工业力量来完成这个梦想,实现兰州新的飞跃和发展。

通过多次谈判,最终决定由美国桥梁公司提供设计方案,由德商进行建造和材料准备。万事大成,静待桥来,满眼星光,望着这飞湍的河水,内心早已澎湃波澜,难以阻绝。

计划已成,犹待神兵天降,对于彼时的中国,交通不便,资源匮乏,修桥所需要的所有材料均需要来自国外,这成为升允最为担心的问题,也成为造桥最大的困难之处。

事实既成,难以改令,下定决定便不再改变,对于此时的兰州城来讲,这是梦想最终的样子,但也没有回头之路,万众一心事竟成,这场征服黄河的运动就此拉开大幕,精彩上演。

桥身主体全部为现代材料,不采用石材木材,转而使用钢材和水泥,这使得桥身质量大大增加,牢固增加,成本和运输劳力也曲线飞速上升,成为难题。

所需材料,由德国用轮船转运至天津港,再用陆上工具运至北京丰台,一路向西,横跨四省,穿行千里,最后采用骡马大车运输。这样费劲周章的运输长达九个月,终于将所需要的全部材料40万吨钢铁运输到了兰州。

在年前的中国,这已是最高强度的运转。

汽车稀少,铁路少条,最终完成40万吨钢铁任务的是辛劳的兰州人民和传统工具骡马。在这九个月之中,寒来暑往,是中国人民的坚强意志,同时,也是他们对于征服黄河架设铁桥的内心渴望。

年4月,天雷惊动,浩瀚长空,兰州黄河铁桥工开工,这40万吨钢铁即将在这里重新整合,变成代表通途的铁桥,在中华民族母亲河的见证下,永远地载入历史之中。

在一年多的工期里,升允亲自现场督战,施工人员跨越万千险阻,工程在有序中飞速前进,大桥雏形成,如梦境深处,精彩挥洒,美妙满天星。

年8月,在一年多时间之后,这座兰州黄河铁桥终于完成,呈现在世人眼前。它仿佛钢铁巨龙,飞天九霄,吞云吐雾,壮志凌霄,生灵活现,让人惊叹不已。人们掌声雷动,充满希望,看着这看似天神下凡,难以解释。

40万吨钢铁铸就的黄河大桥,全长.33米,宽7.5米,四墩五孔,横跨黄河,耗资30万两白银,劳费无数骡马车人,才完整展现。一时成为甘肃省的亮眼巨作。

建成以后,当地政府制定规则,招募壮丁,加强巡逻,常年派人驻守铁桥,防止守旧派进行破坏,为铁桥的正常使用和长期保护作出巨大贡献。

周而复始,兰州黄河铁桥成为兰州人民生活中已然平常习惯的一部分,完美无缺地融入兰州这座城市,像是城市框架中坚硬稳固的一部分,永久地加固在这完美构图之中。

年,为了纪念中国近代的先驱孙中山先生,这座铁桥更名为“中山桥”。用这超脱清朝工程思路的铁桥,来承载同样打破束缚的孙中山的名字,合理而又富有深意,传承而又代表先锋。

彼时的中山桥,已然平稳地伫立了若干年。虽然看不到当年辛苦工作的人们,以及驮运钢材的组组骡马队,但我们依然可以看见,曾经希望征服黄河的梦想,和为了梦想而叮当作响,日以继夜的努力。

崭新时代,精彩依旧

建国之后,许多工程热火朝天,轮番上演,大量的超级建筑从天而降,迅速的工业化席卷这片充满希望的大地,黄河,依然是人们的重点,中山桥,自然不会被冷落殆尽。

年末,国家拨款60万元,对中山桥进行整体修缮,加固了原有的钢架结构。旧桥改造,焕然一新,耐用非凡,历史传承。

年,这座标志性的“黄河第一桥”被纳入国家重点保护单位,从此便成为记载历史的竹简,被收藏,被翻阅,成为见证征服黄河的不朽铁证。

如今这座桥,已然安稳的伫立在黄河之上,任由黄河怎样浪滔天不见白帆,九曲回转汹涌浪湍,都依然以俯视者的视角,静静看着水的一路东去,像伴随着时间的消磨,钟表飞转。

这座第一桥陪伴了一代又一代的兰州人民,这四十万吨的钢铁就代表着这沉甸甸的梦想,无论艰难险阻,逢遇大敌,都不改钢铁本色,坚如磐石,雷震不动。

如今,人民早已不再依赖这座铁桥,更多的交通方式和先进的造桥技术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日新月异,便利异常,但人们却依然充满怀念,曾经那种充满力量的直面自然,以群力搏大地,气势非凡。

黄河两岸,星光璀璨,霓虹交映,灯光轮转,夜晚的灯火点点,照亮了整座铁桥,这座充满着生命力的铁桥,依然用全部来守护它的兰州人民,守护着人们最初的梦想。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