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10月29日,渭南师范学院教授梁建邦做客华山网、渭水之南手机客户端、渭南广播电台“匠心·传承:渭南非遗文化直播周·潼关篇”,现将文稿与广大读者分享!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中华文明的摇篮。黄河文化影响和决定着中华民族的价值取向、道德取向和审美取向,是中华文明的母体,是我们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基石。
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省考察时指出,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强调要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讲好“黄河故事”,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精神力量。我们要认真学习和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有关黄河文化的重要指示,挖掘好黄河文化,讲好“黄河故事”,为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做出贡献。
潼关县地处黄河、渭河、洛河交汇处,是黄河关中文化地域的东大门。潼关的自然地理形势、行*区域沿革、关隘的形成与设立、历史变革、发生的战争、*治、经济、文化、风土人情等等,都与黄河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潼关的历史文化是黄河文化的组成部分。
黄河关中文化内容丰富:包括远古文明(蓝田猿人、大荔猿人、仰韶文化……)、天文地理、朝代演进、历史人物、城市兴衰、农耕文化、渔猎文化、水运文化、关隘文化、河流治理、民族融合、生态文化、自然风光、饮食文化、民俗文化、*治经济、文化教育、文学艺术等等,内容广博,包罗万象。如黄河流域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中原文化与草原文化冲撞、交流、交融的地方,这种交融不仅孕育形成了中华民族,更缔造了“万姓同根,万宗同源”的民族文化认同和“大一统”的主流意识,体现了黄河文化兼容并蓄、博采众长的特性。又如黄河文化蕴含的不惧艰险、敢于斗争,是激励中华民族奋勇前进的重要动力。九曲黄河奔腾向前,东流到海,其百折不挠的磅礴气势塑造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造就了中华民族坚强不屈的品性和顽强的生命力,黄河早已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图腾。
潼关黄河老腔
潼关黄河老腔,主要产生于潼关县公庄村。公庄村位于黄河、渭河、洛河交汇处,现在隶属潼关县秦东镇四知村,与华阴市双泉村接壤,连畔种地,风俗相同,都属于黄渭水运船户的居住村落,自古归属分分合合。年潼关、华阴划界后,双泉村(西崖)归华阴,公庄村归潼关。
潼关在周代为畿内地,称“渭汭”。汉高祖五年(前),在潼关设立设船司空衙门,管理黄、渭水运、船库。后以船司空官名为县名,设立船司空县,隶属京兆尹。渭汭、船司空衙门和船司空县的县治,应该就在现在的四知村(吊桥、公庄)一带。
老腔发萌于西汉,兴盛于明末清初,发源地就在今潼关县公庄村和华阴市双泉村。老腔属于中国戏剧的活化石——灯影戏。它是黄河、渭河水运的产物,起源于黄河、渭河、洛河水陆码头的船夫。船夫们拉船时为统一号令,由一人领头喊号子,众人跟着齐声应和,又有人用木块敲击船板发出有节奏的声音,这样便产生了带有音乐性的号子。后来逐渐变成了演出,木块成了乐器,配上皮影表演和唱腔,有了人物和情节,以戏曲形式由艺人们口口相传,流传至今。
老腔的乐器简单,有月琴、板胡、二胡、低胡、堂鼓、截子、碗碗、手锣、马锣、勾锣、干鼓、铙、马号、板凳、醒木等。道具有皮影戏剧人物、皮影景物(如桌椅、山峰、云朵、火朵等)、亮子、照明灯(旧时用油灯、汽灯)等。
潼关黄河老腔与华阴老腔同宗同源,一脉相承。历史上,老腔艺人们经常搭班演出,老腔皮影常年活跃在潼关、华阴、大荔、山西芮城一带。
上世纪80年代,潼关老艺人候德娃的老腔皮影社参加了渭南地区曲艺、皮影、线偶、杂技汇演,以一出神话剧《八仙过海》荣获了创作、表演、伴奏、古箱收藏等11项奖。后因候德娃老人谢世,古箱变卖,戏班也随之解散。
年后,在潼关县文化局的支持下,公庄村村委会主任陈孝宽等人重新组织散落在民间的老腔艺人,成立了“黄河老腔”艺术团,购置乐器、道具,反复排练,登上舞台演出,使老腔这一民间艺术瑰宝在潼关获得新生。
老腔原有的表演形式是皮影表演,乐队后台伴奏,演唱以配合皮影表演在后台进行。年后,艺人们走出后台,手执乐器一边演奏,一边演唱,原汁原味,豪放慷慨,一人领唱,众人相合,让人们耳目一新。随着话剧《白鹿塬》的老腔出场,使老腔艺术名声大震。
潼关自古为军事要隘,老腔有着鲜明的征战烙印。老腔皮影的剧目有武戏《斩华雄》、《五龙捧圣》《八仙过海》《定军山》《长坂坡》等50多本,有时也演出一些民间喜剧、文戏,如《挖蔓青》《买杂货》《暮夜却金》等。现在潼关黄河老腔演出的曲目有《将令一声震山川》《借赵云》《黄河谣》《杨震颂》《柳河湾》《金桥观景》等20余个。
潼关黄河老腔艺术团成立以来,曾赴北京、上海、广东、香港、澳门等20多个省市地区演出,还登上了中央电视台“黄金秒”节目,受到了观众的高度赞誉。年应邀赴新加坡演出,年应邀赴韩国参加文化交流演出,并获一等奖。潼关黄河老腔已经被列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潼关肉夹馍
潼关肉夹馍,相传最早出现在初唐,说秦王李世民路过潼关,吃了肉夹馍后大加赞赏,说“妙哉!吾竟不知世间有此美食矣”!当然这只是个传说,说明潼关肉夹馍由来已久,早有名气。
潼关肉夹馍有四道制作工序:卤肉、和面、打饼和夹馍。讲究卤肉有秘方,和面分四季,打饼有绝活,夹肉有特色。
卤肉时要将洗好的猪的五花肉放在装有特制配方和调料的卤锅内炖煮浸泡,肉质细腻,芳香扑鼻,肥而不腻,瘦而不柴,吃起来咸香适口,回味绵长。和面要根据季节气温不同,用精制面粉加温水、食盐、碱面和猪油搅拌,和成面团待用。打饼时要将和好的面团搓成细条,擀压,抹油,卷团,再擀成饼。擀饼时,擀杖敲着富有节奏感的悦耳声音,既可以招徕顾客,又可减轻劳作疲劳,加快打饼速度。饼擀好后在特殊的烤炉内烤制,待饼子泛黄花色均匀时取出,形成一丝一丝的千层烧饼,皮薄中空,干脆酥香,入口掉渣,口感极佳。夹肉时要给刚出炉的热烧饼夹上煮好的冷肉,俗称“热馍夹凉肉”,这样吃起来才香酥有加,别具风味。
潼关肉夹馍,特点是热馍夹冷肉,馍酥掉渣,肉香味长,肥而不腻,瘦而不柴。被誉为是中国的“汉堡包”,它便于携带,容易储存保管,营养丰富,易充饥,是一种带有潼关关隘军屯文化特色的快餐食品,是潼关的一张名片。年,梁喜娃肉夹馍被陕西省人民*府列入非遗名录。现在潼关肉夹馍已经走出陕西,走出国门,在异地也能品尝到潼关肉夹馍的美味。
潼关南街芯子
耍芯子,是潼关流行的一种民间庆典娱乐活动,其形式有抬芯子、背芯子和捏生芯子等表演形式。抬芯子始于明末清初,世代表演者为西姚和代字营村民。代字营的芯子以人物造型惊险称著,西姚村的芯子以人物多称著。人们评价说“西姚的芯子结得繁(多),代字营的芯子结得悬(惊险)”。捏生芯子表演者为姚青和代字营村民。背芯子则流行于老潼关县城南街。
潼关南街芯子,有背芯子、抬芯子和车芯子之分。外出表演则以单独、灵活见长的背芯子为主。
相传,潼关背芯子起源于唐朝贞观(公元—年)年间,当时关城内金陵寺贞观塔建成后举行了长时间的盛大庆典活动,有人为了让小孩能看到表演,就把孩子架在肩上,顶在头上,也有将桌子凳子叠起来让孩子站在上边看。还有人用木头做成特制的“木架”,让几个孩子同时站在分开的支叉上观看。这就是芯子的生活原型。后来有人将特制的“木架”方法演变为铁制的芯子,表演出多种花样,这就是南街背芯子的起源。
晚清时期,赵如海、程先登两位潼关秀才出资购置器材器具,积极支持南街芯子的发展,增加了背芯子日常生活方面的内容。后来,名厨赵来炮、绅士杨贵彦、名医孟占元等知名人士也广开思路,丰富背芯子的内容,扩大表演规模。解放前后,沈钧海先生也为继承和发扬南街芯子做出了贡献。
每具背芯子由一个成年人背负芯子架子,架子上固定几个3到5岁的小孩,按照戏剧内容化装人物角色。每组背芯子由2到3人组成列队,在锣鼓声中边行边舞。其表演灵活,规模可大可小,可广场演出,也可在舞台表演;可单独演出,也可以组队和锣鼓、秧歌及音乐等配合演出。其灵活、新颖、高险,受到人们喜爱。
南街背芯子,曾参加了人民大会堂“百花迎春”和中央电视台“欢乐中国行”的演出,已经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潼关鲶鱼汤
潼关位于黄河、渭河、洛河交汇处,河岸绵延县域北部。自古以来,潼关黄河、渭河沿岸就有以打鱼为生的渔民,鲶鱼汤就是他们独具特色的日常饭食之一。
鲶鱼,潼关人叫做“绵鱼”,捕食小型鱼类、虾和水生昆虫,对水质要求不高,能在泥水中生存。黄河、渭河交汇处,正是鲶鱼理想的生活水域。
潼关鲶鱼汤以黄河鲶鱼为主料,佐以秘制调料,鲶鱼杀洗后经慢火炖熬。炖熬时火候十分关键,要先煮后炖,先旺火,后中火,汤面保持沸腾状态,炖至汤汁乳白,浓度较高。灶具为老灶台,餐具为瓷碗,都具有浓郁的渔家风格。吃鲶鱼汤时若配以焦黄酥脆的油炸馍片,味道更是鲜美异常。
相传,潼关鲶鱼汤由清末家住潼关三河口的张玉德所发明。张玉德经常以鲶鱼炖汤,配以窝头糊口,发明了清炖鲶鱼汤。民国以后,潼关饮食业一度快速发展,县城车水马龙,热闹非凡。张玉德的儿子张连娃在潼关黄河古渡口开了小饭馆,炖煮鲶鱼汤,汤浓似乳,味道鲜美,备受往来客商称道。当时,老潼关一些饭馆招待途径潼关的达官贵人,经常请张连娃烹制鲶鱼汤,视为正宗。
年,潼关鲶鱼汤第四代传承人张武康来到黄河岸边,开了渔夫小吃店,按照祖传秘方清炖鲶鱼汤,品尝鲶鱼汤的食客络绎不绝。随着潼关黄河风景区旅游的开发,年,张武康建起了“渔夫鱼庄”,继承改进了制作鲶鱼汤的配方和技艺,其鲶鱼汤被誉为黄河“第一汤”,是潼关黄河风景区招待外地游客不可缺少的一道菜肴。
现在,潼关鲶鱼汤已经成为潼关黄河风景区的一个传统名吃,远近闻名,各地游客纷纷慕名而来。
更好地发展潼关
非遗文化
在如何对待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我觉得除了思想高度重视外,应该做好五方面的工作:挖掘、保护、传承、发展、提升。
首先是挖掘。由于时代久远,社会生活发展迅速,一些传统的民族文化遗产已经濒临消失,一定要善于挖掘,尽快挖掘,及早发现还流传于民间的民族文化遗产。
其次是保护。发现了有价值的文化遗产就要加强保护,从各方面去扶植传承艺人,积极申请非遗项目,从场地、经费、人力、物力、技术、展示、推广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帮助其继承和发展好非遗项目。
第三是传承。要注意发现和培养非遗项目的传承人,培养一些新的文化艺人,扩大其队伍,扩大有关活动的群众性,要总结提高非遗项目的技艺,不要使非遗项目断送在我们这一代。
第四是发展。要广泛宣传文化遗产,给非遗项目创造更多的展现机会,使其融入现代社会生活,贴近现实,具有现代生活元素,进入文化市场,开发非遗旅游项目和产品,帮助其产生和保持自身的发展活力。
第五是提升。据了解,目前潼关县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共有19项,其中省级6项,市级13项。潼关县踩高跷、潼关古战船、潼关南街芯子、潼关万盛园酱菜、潼关梁喜娃肉夹馍、潼关鸭片汤为省级项目;潼关县马口魔妞舞、潼关背花锣、潼关二肖湾面酱、闻太师大战绝鹿岭、潼关哪吒三太子庙、潼关黄河船工号子、潼关八大碗、潼关黄河老腔、潼关红拳、女娲抟土造人传说故事、马超刺曹、老潼关港口卤肉、潼关鲶鱼汤为市级项目。类别包括:民间舞蹈,传统手工技艺,民间文学,民间音乐,传统戏曲,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等六大类。目前还没有国家级非遗项目,要争取国家级非遗项目零的突破,努力使市级项目提升为省级项目。
只要我们思想重视,措施得力,工作扎实,潼关县的非遗文化一定会得到有效的保护和传承,得到更好的发展。
梁建邦,年生,陕西潼关人,西北大学中文系毕业,渭南师范学院教授,陕西省司马迁研究会副会长,陕西省诗词学会常务理事,西安市诗词学会顾问,渭南市诗词学会副会长,中华诗词学会会员,荣获陕西省诗词学会“长安诗人”称号。著有《史记论稿》《史记世态研究》《广注史记精华·校》《潼关卫志·校注》《咏潼关诗词选析》《咏潼关古诗词选注》《关河二月花》(诗词集)等28部。
近期优秀作品
梁建邦丨诗就在身边,不在远方
梁建邦丨《中国当代散曲名家咏潼关部分优秀曲作百米书画长卷》序
梁建邦丨诗咏华岳山
梁建邦丨《潼关赋》鉴赏及翻译
主办:潼关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主编:李宏弟
编辑:章巧李晓波刊头题字:辛中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