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行业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从厨房到庙宇古代埃及的鸟儿 [复制链接]

1#
孩子白癜风         http://m.39.net/pf/a_6619433.html

和我们一起看文明知中国走世界

■相思树上的鸟儿,来自于柯南姆赫泰普三世墓中的壁画,中王国时期,埃及,公元前年。壁画中的鸟儿从左下部依顺时针方向依次是:戴胜鸟、年幼的和年长的百舌鸟、红背百舌鸟、德雷克针尾鸭、红尾鸲。

从厨房到庙宇:

古代埃及的鸟儿

撰文、支持/芝加哥大学东方研究所博物馆

编译/春平

由于地处鸟儿迁徙的航线,尼罗河三角洲的湿地成为每年成千上万的欧陆候鸟,历经黎凡特和西奈干旱的土地或经地中海的长途飞行后必经的歇脚之地。这样的壮观景象自然不会被观察敏锐、对自然环境极其敏感的古埃及人所忽视。大量的文献以图像、写本、动物志的方式表明,在东部撒哈拉的古代狩猎地带、尼罗河谷和西部沙漠绿洲定居点,都留下了古埃及人有效利用鸟儿来帮助自己生活的印记。他们想尽办法捕获鸟儿,将鸟儿圈养起来,让它们为自己的日常生活服务。无论是作为生存的食物,还是用来祭祀死者和神明的祭品,鸟儿都在古代埃及人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鸟儿的捕获

早在旧石器时代晚期,尼罗河谷的居民就已经熟知如何利用自己周围环境中的动物了。一年中春秋两季大量候鸟经停此处,尼罗河洪水带来的鲶鱼,还有河边聚集的野生牲畜和大羚羊,都为古埃及人提供了稳定的蛋白质来源。大约在年之前,猎人们就对鸟类情有独钟,他们将野生畜群与水禽的图案绘制在可以俯视尼罗河的悬崖之上。考古动物学也表明,在WadiKubbaniya、KomOmbo和Fayum地区,早期居民的食物中就包括候鸟,这些候鸟或是暂时在埃及过冬,或是继续长途旅行前在埃及的湿地歇脚。

在贵族墓地的壁画上所描绘的古埃及人日常生活场景也昭示人们对禽鸟的兴趣。从古王国时期直到王朝末期,都有壁画描绘逝者在家庭成员的陪伴下搭乘纸莎草制的小船,引诱并用棍子击打一只从纸莎草丛林中飞出的鸟儿——这种活动很有可能是贵族们的休闲娱乐之一,在炎热的埃及地区,这些凉爽的沼泽无疑是消磨时光的好去处。居住在湿地的古埃及人,偶尔也通过这种简单的武器来捕获野生禽鸟作为自己的盘中餐。在湿地中大量抓捕鸟儿的最有效方式是使用捕鸟网,只要再辅以一个拥有指挥者且组织良好的捕鸟队便能大获成功。聪明的埃及人还会使用诱鸟——用一种灰色的苍鹭来捕获鸟儿,在捕鸟之前将苍鹭的腿绑在池塘边的树桩之上,这种谨慎的鸟儿似乎能使其他飞过的水鸟感到安心,并让它们在水边停留,从而乖乖进入网中。

■内巴蒙在捕鸟,来自于内巴蒙墓穴的壁画,新王国时期,第18朝,埃及,公元前年~公元前年。内巴蒙是埃及卡纳克(Karnak)阿蒙神殿的书记,壁画中描绘内巴蒙在一艘小船上与自己的妻女一起捕鸟,他一手拿着木棍,一手拿着苍鹭作为诱饵。

根据文献资料记载,大规模的捕鸟活动发生在埃及河流三角洲和法雍的大部分地区。中王国时期描绘的“捕鱼和捕鸟的乐趣”的确发生在下埃及地区的沼泽地带。一封来自于第21朝的信件,可能是来自于中埃及的El-Hiba地区,特别提到派遣捕鸟人跟随迁徙的鸟儿四处游荡。当然,古埃及的沼泽地区不限于下埃及的这两个地方。洪水退却后,沙漠边缘会出现季节性的湿地。尼罗河沿岸出现的这种暂时性水体,不只吸引了当地的居民和冬季水鸟,还吸引了那些居住在干旱地区周边的依赖活水生活的特殊鸟类。因此来自尼罗河沿岸村庄的当地居民很有可能非常喜欢捕获鸟儿,包括不同种类的鸭子和鹅。

对禽鸟的喜爱不只局限于水禽。鹤在祭祀场景中十分常见,古埃及人会在用来捕获普通鸟儿的网中,安装特别的机关来捕获这种长腿鸟儿。而在描绘果园和花园的壁画中,还表明有的鸟儿可以在树上捕获。特别是那些歌声动听的鸟儿,如家鸽、野鸽、*莺,当它们站在树上时人们可以用大网捕获它们,或用鸟食逗引它们到地面上再用弹簧圈套住。抓捕这些鸟儿还有“一石二鸟”的作用:它们不仅肉质鲜美,还能因此威慑那些喜欢在果园和葡萄园偷食果实、破坏农作物的鸟儿,在一些画中,还描绘有仆人用哨声或挥动衣衫来驱赶鸟儿的场景。一些戴胜鸟也可以在大树上捕获,虽然无法肯定它们是否会被食用,在画中它们经常被描绘成孩子们手中的宠物。鹌鹑会在秋季迁徙时从如羽毛般柔软的云层中降落,也会在春季向北飞行中停下来到麦地里来觅食,因此需要不同的捕捉方法,包括用地网,这些都被清楚地描绘于老王国时期Mereruka和新王国时期Nebamun的墓地中。

■禽鸟处理的场景,来自于奈克特之墓的壁画,埃及,公元前年~公元前年。禽鸟被捕获后,很快会被送去处理:画中右边的男子正在给鸭子拔毛,其上方的罐子中储藏着从鸟身上取出的脂肪,左边的男子正在给鸭子开膛,其上方悬挂着五只已经处理好的鸭子。

尼罗河谷和三角洲地带至今仍是鸟儿与人类生息繁衍的地方。尽管如此,占埃及总面积90%的尼罗河谷两岸的沙漠地带也并不缺少动物,甚至是一些适应艰苦生存条件的动物极为喜欢的栖息地。撒哈拉沙漠东部地带开发之初,气候条件还不像今天这样干旱,在埃及于公元前第四千纪形成国家的关键时期,这个地区一度被视为一个更为温和和潮湿的地段,那时埃及的西部沙漠还曾遭遇频发的洪水。沙漠的边沿地带和干燥的河床,生长着丰富的植被,吸引了众多的野生哺乳动物,比如小羚羊和野牛,还有众多的禽类,如鸵鸟、盔珠鸡。这些动物也出没在冲积平原之上,但并不完全作为农业饲养。尼罗河谷早期的居民曾经捕猎这些动物,有的捕猎是真实发生的,有的则是偶然记载在他们狩猎的干河床那露出的岩石和峭壁上,大型的哺乳动物往往成为他们箭下的牺牲品。鸵鸟在岩画中也是常见的母题,它们有时单独有时成群结队地出现,有时被描绘成拍动翅膀奔跑的模样,身后有猎狗追逐,看起来是狩猎的目标;更为常见的场景则是描绘一位猎人拉弓射箭将目标对准一只逃跑的鸵鸟。并没有直接的证据表明,捕猎鸵鸟是为了食用,人们似乎更喜欢将它们的蛋和羽毛作为战利品,这一习俗延续到法老时期。

■篮子中的小鸭子,来自于卡杰姆尼之墓的壁画,旧王国时期,第6王朝,埃及,公元前年。

家禽庭院和大型鸟舍

很多墓地的壁画都表明,鸟儿捕获之后,会被立刻遣送和处理:拔毛、去掉内脏,有些装入罐子中以备后来食用;大部分鸟儿会被装入篓中,通过船只运送到家禽庭院中。古王国时期的图像记录表明,这些鸟儿被分类饲养,其中鸭子、鹅环绕一个水盆被圈养起来;鹤则不需要额外的水源而各自分散开来。工人定期将谷子倒入栅栏中喂养这些鸟儿。经过挑选,有一些鸟儿会圈养在一个较小的栅栏中,并被强迫喂食,以改变肉质。成笼的鸽子和金莺被描绘出现在这一时期的祭祀当中,直到托勒密王朝时期才在考古当中发现鸽舍的存在。

驯养是一个缓慢和选择的过程。大约在公元前年前,尼罗河谷和法雍前王朝时期的居民就开始驯养牲畜、绵羊和山羊。但大量水鸟一年两次准时途经埃及以及捕猎带来高质量蛋白的补充,并没有激发古代埃及人蓄养鸟类的兴趣。家禽庭院里消耗的鸟儿很容易就会被冬季捕鸟活动中的收获所补充。然而,在新王国时期农场中出现的小鹅壁画,使学者们相信一些种类的鹅在公元前年就已经被驯养成功,它们中可能包括灰雁、白额鹅和现代鹅的祖先。同样,野鸽和信鸽也为托勒密王朝和罗马-埃及时期的大部分村庄所饲养。

■鸭子的圈养,来自于内巴蒙墓地壁画,埃及,公元前年。捕获来的鸟儿,除了一部分马上处理留备食用外,大部分会被古代埃及人暂时饲养在家禽庭院中。

鸟儿,不只是佳肴

在一封置于罐中,由一位古代埃及人写给自己死去的妈妈的信当中,记载了祭祀死者所供奉的祭品。信中提及死者生前所行之善,其中一点提到:“……你告诉我,你的儿子,‘你应该给我带些我喜欢吃的鹌鹑来’,而我,你的儿子,就给你带来了七只鹌鹑,你就把它们都吃掉了……”这封信准确无误地告知我们,古代埃及人确实食用家禽。贵族成员还食用小鸭子和烧烤的水鸟,但社会其他各阶层并不能经常吃到肉食。鹅、鸭、鸽子和鹌鹑是最受喜爱的,并可以用不同的方式进行烹饪,包括烤、烧和腌制。

在公元前第一个千年时期,域外的物类进入埃及本土,我们可以从墓葬壁画所描绘的祭祀场景中看到一些新出现的鸟儿,比如红原鸡、家鸡,它们很可能是在波斯王朝时期(公元前年~公元前年),通过美索不达米亚地区从印度进口到埃及的。考古发掘的档案表明,直到罗马朝时期,鸡都是餐桌上的一道佳肴,野鸽和信鸽也很流行。如前所述,从法老朝始,鸽舍成为埃及村庄的标准配备。

■游泳的女人与鸭子形状的勺子,新王国时期,第18朝,埃及,公元前年~公元前年。从这件物品中可见古埃及人对家禽的熟悉和喜爱。

古代埃及人主要食用鸟儿的肉质,以作为对于传统食物如面包、啤酒、蔬菜和鱼类的补充。但鸟蛋并不是日常饮食中的一部分,只是有时出现在祭祀场景中,旁边还常伴随着刚刚孵化的雏物,显然,蛋作为再生和生育的象征明显强于它作为食物的实用功能。可以认为,直到鸡被饲养之前,古代埃及人在春季的捕鸟活动中很少收集鸟蛋。另外,蛋还出现在医药配方的名单当中,比如鹅和鸵鸟的蛋。

与鸵鸟这种热带草原的大型鸟类嬉戏是王朝时期最受国王和贵族欢迎的沙漠游戏之一。在第18王朝时期(公元前年~公元前年),鸵鸟在几座底比斯王朝时期的墓穴中都被描绘成被追逐和中了箭的样子。不过,人们对鸵鸟肉的兴趣寥寥,而它们的翅膀和尾巴上的羽毛却是制作扇子的好材料。来自于叙利亚、利比里亚、努比亚和彭特的贡品中都包含这种奢华的扇子。考古学家还发现了用鸵鸟鸟蛋壳做成的容器和珠子。

鸟类较为奢侈但一样珍贵的副产品是鸟粪。在希腊罗马时期,人们从鸽舍中收集鸟粪并作为肥料。罗马*府认可鸟粪的价值,并向鸽舍收税。那时,禽鸟成为市场交易的一个部分,也是乡村生活本身。每一家房舍都有自己的禽鸟饲养屋,通过配给和捕获当地的鸟儿来补充数量。

■象牙柄鸵鸟毛扇子,来自于图坦卡蒙的墓地,公元前14世纪。在古代埃及,鸵鸟很少被食用,人们对它的羽毛和蛋更感兴趣,羽毛常被做成奢华的扇子,而蛋常被做成容器。

葬礼和庙宇中的鸟儿

我们今天对于古代埃及鸟类的认识主要来源于墓地。通过葬仪中供奉的物品,包括墓室庙宇中的壁画和模型,我们可以知道古埃及人认为什么鸟儿最为美味,在来世的生活中又是什么鸟儿最受到青睐。鸟儿作为食物被食用的场景描绘于墓地的壁画当中,在第18王朝时期底比斯的贵族墓地中还有鸟儿木乃伊。古埃及人认为死亡是此生通向来世的唯一通道,死者的亲人会继续参与社区生活,这使古代埃及人会为死者行走于此通道做足准备,并将他们的资源投入这一过程当中。从中王国时期开始,为了使逝者在来世生活更加丰富,古埃及人在庙宇的庭院和朝圣的地点建立了石柱和雕像,以此堆放他们在葬仪中为逝者准备的祭品。祭坛诵诗是刻写于石柱、雕像之上的一种文本,以保证死者在来世收到正确的祭品信息,这些祭品信息一般包括:块烤过的面包、坛啤酒、头牛、只鸟、匹布、罐雪花膏……

在古代埃及,“土地、动物和劳动力皆属于国家”。作为回报,国王有义务在整个国家中维持宇宙的平衡,并为他的臣民带来胜利和繁荣。国王还是所有庙宇的最高祭司。为了讨好他自己所喜欢的神,国王为所有庙宇和圣殿奉上土地的丰厚出产和其他物品,以保证它们能发挥正常的宗教功能。多卷本的纸莎草书《哈里斯卷1》列举了拉美西斯三世在其统治时期,向底比斯、黑里欧波利斯、孟斐斯三座城市的庙宇献祭的祭品名单,表现出国王的慷慨。记录显示在他统治的头31年当中,有只鸟儿作为祭品献祭给了文中所提及的城市的主要庙宇。这么多的祭品用来做什么呢?事实上,神需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享受到由这些祭品散发出的气味所带来的诱惑。所有的证据都表明,祭司群体会吃掉这些食物,他们甚至无需来到祭坛之前取用,祭品就已经通过僧侣团体很快重新分配给祭司、俗僧和团体中的其他成员。

■鸵鸟蛋制成的香水罐,埃及。

从第26朝开始,朝圣者和庙宇管理者都描述过鸟类在祭品中所占的比例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事实上,对于神圣动物,诸如神圣的朱鹭和猎鹰在托密勒王朝时期就受到了格外的重视,直到罗马时期都是如此。特别是从公元前第二个世纪开始,文献档案和古希腊的陶片都包含有对朱鹭崇拜细节的描绘,而朱鹭的圣殿则遍及整个国家。在记载于陶片之上的、赛加拉月神一位祭司Hor的一个梦中,就有暗示他所在圣殿中需要为只鸟儿准备食物。考古学家估计地下墓穴中大约埋葬有万个鸟类木乃伊,在鸟类祭祀盛行的年代,每年会埋下一万只左右。因此,Hor所做的梦提供了关于神圣动物作为祭品数量估计的一个可信的参考,充分体现了赛加拉北部的鸟儿崇拜。为了精心照料和护卫朱鹭,雇用大量的人是必须的。对猎鹰的照顾同样如此,地下墓穴中也存在大量关于猎鹰的木乃伊。

■法老哈夫拉王座上的雕像,他的背后站着代表荷努斯神的猎鹰像,老王国时期,埃及。猎鹰在古代埃及常作为力量和速度的象征,但凡具有此种能力的神,其象征符号中都有猎鹰的身影。

埃及丧葬文本

“转世符咒”中的鸟类元素

由于古埃及人认为过世的人与神的世界有紧密联系,由鸟类形象激发的隐喻能进一步理解埃及人对死后生活的态度。在埃及一部神秘学的集子《天堂牛之书》中写到,人是来源于太阳神的眼泪。这个创世神话使用双关语,将埃及语中“人”(rmt)这个词与“眼泪”(rmy.t)这个词联系起来,两个词含有相似的辅音词根。然而,这个神话更深的内涵是将人作为神的“同质”替代,将人视为由神圣材料所组成。对于古代埃及人来说,来世生活的最大愿望便是进入神的行列,参与太阳在白天和地狱之神欧西里斯在黑夜所扮演的角色。逝者祈望变成神,据有神力,这种力量既包括典型的以动物形式所展示的特殊能量,也包括通过形象方式传递的宇宙能量。

正如大量的鸟类形象出现在埃及宗教艺术当中,墓葬文字如“转世符咒”中也保存着大量的鸟类信息。在传统的葬仪文献,比如金字塔文本、棺木文本和死海古卷中,“存在”(being)是一个特殊的概念,被表述为包括众多的神和不同种类的植物和动物形式。在希腊罗马时期,转世符咒被独立地运用于纸莎草之上,单独组成意义,如在《转世之书》中出现的那样,据说参照书中的做法,人们可以变成自己期望的动物形象,可以变成“*金之鹰”“神圣的猎鹰”“凤凰”“苍鹭”“灵鸟”和“燕子”。这些动物象征了神及其相关的神力。

■来自《死亡之书》的壁画,描绘死后灵*通过咒语转化成*金猎鹰的过程。

在“成为一个神圣猎鹰的咒语”中,荷努斯向欧西里斯声明,他会让死者以他自己的猎鹰的面目作为一个“信息”来传递:“我将自己的形式化成他的形式,当他在Busiris神那里来往的时候,我的样貌就是他的样貌。”这条“信息”回答道:“我将表演什么是秩序,荷努斯正以其灵*进驻我。”“ba”尽管被翻译成“灵*”,却代表的是物理性外观和神的力量。太阳神的“ba”是它可以采用的诸多形式之一,其中一种是凤凰,被称为“Re的ba”,当它进入死者时死者可以通过咒语来转化自身。凤凰,在埃及被称为benu鸟,作为创世者,是太阳神的一种表现形式,它诞生于一枚蛋中,这枚蛋最初躺在从宇宙之水中升起的第一座原始高地上。

对于死者个人来说,ba经常作为人头-鸟的形象出现。鸟身代表着死者运动的自由,特别是在天空飞翔的能力,意味着它可以共享太阳神的宇宙本质。尽管如此,正如转世咒语所言,个人在来世生活中可以采用无数的形式。除了人头-鸟,死者还可以是猎鹰头-人,这已经被墓葬中出现的类人的猎鹰头棺材、装有猎鹰头的木乃伊以及石柱上描绘的死者带有猎鹰头的尸体躺在葬仪的棺材上的场景所证明。

■秃鹫样式的颈圈,可使佩戴者得到奈库贝特神的护佑,可能来自阿肯那顿的陵墓,埃及,公元前年~公元前年。

“一只鸟,一个罐”:

古代埃及人的神圣动物崇拜

虽然鸟类元素在神圣图像和丧葬文本中大量出现,但在古代埃及神圣动物中的鸟类崇拜却是最不为人所知的。对耶拉孔波利斯遗址中动物陪葬的发掘表明,至少在前王朝时期,特定动物的崇拜就已经开始。但这种最早期的动物崇拜究竟如何仍旧是一个谜,因所遗留的证据都太碎片化,也缺少足够的文本档案来说明这种实践的本来面貌。从后世的相关证据来看,动物崇拜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将动物视为地球上某种神明的物理化身,将不同的神圣动物与不同的神和不同的城市联系起来,如将圣牛作为孟斐斯城主神卜塔的代表,将鳄鱼作为整个法雍地区的主神索贝克的肉身,埃德福的猎鹰则是荷努斯神的化身。这些动物被选中作为地球之上神的化身,作为神的ba的可呼吸的容器或表现出来的物理能量,它们被小心照顾,在公共节日中游行,也经华丽地装饰后进入葬礼。这种类型的崇拜直到罗马时期依然存在,从埃及借用的传统通过拜占庭传播到整个地中海世界。

■拥有朱鹭头的月神透特的雕像,古埃及晚期,公元前年。

另一种类型的动物崇拜包括捕捉和培养某些与神有关的动物,并将它们制成木乃伊,埋入专门建成的墓地。这种形式不是选择一只动物,而是将与它们的守护神有关的动物统统埋葬,通常数量达到百万计。被纳入这个宏大墓葬的动物名单包括:鱼、蜜蜂、蜥蜴、蛇、地鼠、鼹鼠、老鼠、朱鹭、鹰、猎鹰、狗和豺狼。这两种崇拜方式并不相互排斥,埃及人可以为了埋葬百万只猎鹰而做精心准备,同时也可以单独培养一只特别的猎鹰专门作为神的化身做为公共展示。

在这些崇拜当中,朱鹭的崇拜与月神透特有关,猎鹰的崇拜与太阳神荷努斯有关,这两种鸟都有特殊的祭祀场所,并且经常同时祭祀,从赛加拉、埃尔·葛贝尔、DraAbue-Naga和考姆翁布但等地遗址的留存中可以看出这一点。对于这两种鸟儿的崇拜是极其古老的,但关于它们最早被制成木乃伊和用于陪葬的细碎证据是来自于新王国时期,在一个装于陶器中的僧侣文本提到了一个发现:“拉美西斯一世之舟”中有一只朱鹭。这表明对于朱鹭的崇拜在整个埃及地区都十分兴盛,在公元前年之后更是广泛流行。这种动物崇拜的流行首先在亚述地区兴起,后来拓展到征服了埃及的波斯地区,一些学者将这种被新权力征服之后积极参与旧习俗的做法视为对于国外占领者的民族性回应。尽管埃尔·葛贝尔在波斯统治时神圣动物的墓地依然存在,但历史也记载了埃及人所遭受的苦难,正如希罗多德所述的那样,古波斯帝国的国王冈比西斯残忍地刺杀和杀害圣牛。

■来自图特摩斯三世墓地的象形文字,新王国时期,埃及。其间可以见到诸多鸟儿的身影,如猎鹰、朱鹭、猫头鹰、鸭子。

来自塞奔尼托斯三角洲地带的最后一位第13朝的国王,通过建立相关活动和皇家赞助依然支持埃及宗教信仰实践,对动物崇拜特别重视。法老尼布二世实行“尼布-猎鹰”的皇家祭祀,仪式中,具有地位的祭司让国王站立于荷努斯猎鹰胸部之下。托勒密王朝的马其顿统治者依然保持了埃及的象征传统,其中就包括“尼布-猎鹰”仪式,将尼布的肖像作为亚历山大的祖先。保持神圣动物的信仰足以让托勒密王朝的僧侣得到皇家赞助。保存在罗塞塔石碑上的国王托勒密五世的登基诏书曾谈道:“他为神牛、姆尼维斯牛和其他埃及的神圣动物所做的献祭超过了以往任何一位国王。他始终关心它们的情况,为它们的葬礼准备了丰富的祭品。”诏书还透露,托勒密国王怎样与强势的祭司阶层讨价还价,将此崇拜通过他们的宗教虔诚作为法老保持宇宙真理正义秩序的传统而保存下来。

用来祭祀的鸟儿与野生的鸟儿一样都会被圈养起来。一个来自赛加拉棺木上的文本,描绘了鹰图案,按照它的描述,人们发现了一只专门用来祭祀的死去的鹰。在动物祭祀领域,皇家的赞助被祭祀阶层所控制,以之作为他们工作的部分奖金,这使他们在饲养鸟儿的同时还可以通过租赁土地或出售土地的收成来获得额外的资本。祭司在祭祀的赞助上拥有直接的控制权,他们将之视为私人财产,可以租借和买卖。现在留存下来的一系列希腊时期的收据不仅包含有某个领域的所有权的转化,还记载了朱鹭的木乃伊被埋葬的墓穴地址。

■普苏森尼斯一世雪花石膏的卡诺皮克罐子,罐子的盖子是猎鹰的头,古代埃及。

无论是自然捕获还是驯养的鸟儿,它们死后都会被带入“净化室”,在那里经过防腐处理,制成木乃伊,用亚麻绳捆绑起来,然后放入陶罐堆积在“休息室”中。从托勒密时期赛加拉的一位朱鹭和猎鹰的祭司口中,我们得知一场改革正在进行,他们希望将每一只朱鹭木乃伊放在一个单独的容器中,而之前会将各种鸟儿都放入一个容器。有时还会将赞助人的所作所为记录于容器的表面,但仅通过这样简单的记录并不能辨别大部分的赞助人,大致可推测的是有些赞助行为是私人的,赞助人会要求帮助照料某些神圣的动物。具体的赞助过程也不得而知,现存下来的一封信中提到了一位儿子的誓言,他答应献祭一只朱鹭,好让他的父亲从病中康复。然而,我们仍然不清楚,祭司之外的个人祭祀行为是如何促成神圣动物的祭祀狂欢,因为光有皇家赞助似乎并不足以解释这么大规模的祭祀行为何以发生——在某些遗址每年需要消耗的鸟类达到一万只。

埃及人为何将如此多的精力投入于动物木乃伊的制作,仍然引起诸多争论。多年以来,学者们达成的共识是木乃伊的兴盛源于朝圣业的繁荣。根据这种观点,每个在节日到访神圣地点的朝圣者都会购买一件祭祀用品,比如木乃伊或铜雕像,将它们献给祭祀地点的神。有一些证据证明,有的祭祀是私自进行的,但是这种活动的真正性质尚不明确。所知的是,这是一种宗教团体、一种个人性的联合,其中包括祭司、手工艺人和其他通过贸易支持这种信仰的其他工人。在塞加拉和埃尔·葛贝尔的遗址中,上百万只鹰和朱鹭的木乃伊被发现,暗示着这种崇拜需要巨大的投资,包括鸟类的照顾、生产陶罐的大型制陶业、开挖墓地的队伍、记账的抄写员、能够主持宗教仪式的祭司。大量的花冠赞助表明,皇室对于神圣动物的祭祀怀有特别的兴趣。有研究者认为,这种实践本身即是皇家祭祀的一个部分,在每年的国王祭祀中是极为重要的。同时,只有特定的人选才允许处理动物木乃伊和进入墓地的神圣空间。尽管这个理论尚待进一步说明,但很有可能的是皇室从他们对动物崇拜的赞助中获益,而公众则经由祭司的中介参与到这一崇拜中。

■作为食物的鸽子的木乃伊,新王国时期,公元前~公元前年。在古代埃及,供给逝者灵*的食物常被制成木乃伊摆放在墓穴之中。

在古代埃及几千年的历史中,鸟类形象在宗教领域一直都是重要元素,它是神的经典形象的化身,象征着逝者死后的肉身力量,也作为一个活的、呼吸的容器激发起地球上神明的诞生。尽管遭受到异族人的破坏,埃及哲学家通过使用动物象征所创造的复杂隐喻世界,仍然具有自身特定的内在逻辑和试图去解释周遭世界的合理性,这些都是古埃及人对自身所处环境综合观察后得出的结果。正如在埃及的象形文字中,神以一面旗帜作为象征,它飘动的样子代表了神不可见的神秘特性。鸟类和其他物品的独特性也为宗教想象提供了肥沃的土壤,这些宗教想象始终贯穿于整个埃及的历史。

■朱鹭的木乃伊,来自阿拜多斯,古埃及。作为古埃及人动物崇拜的一种形式,捕捉和培养某些与神有关的动物,并将它们制成木乃伊,埋入专门建成的墓地这种形式不是选择一只动物,而是将与它们的守护神有关的动物统统埋葬,通常数量达到百万计。

精彩版式呈现

本文原刊载于《文明》杂志年05期

彩绘玻璃:真理和艺术之光

哥特式(Gothic)教堂内部的彩绘镶嵌玻璃窗艺术,伴随着哥特式教堂建筑艺术的兴起以及基督教思想的兴盛而产生,是世界艺术史上的一朵奇葩。

美国大家庭

在美国南部的阿肯色州,一对虔诚的基督徒夫妇携手27年,养育了19个可爱的孩子。这个幸福美满的家庭是美国最大的家庭之一。

版权声明

《文明》杂志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