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罐是一种极为特殊的造型,因为像穿了盔甲的将军而得名,因其庄重壮硕,作为一般陈设瓷,在欧洲非常受欢迎。马未都在法国观光的时候,遇见过一对康熙五彩将军罐,将军罐的主人是一个法国古董商,马未都就跟他谈,说这一对罐你是从哪儿弄到的?古董商说就在法国南部的一个古堡里,这个古堡有将近年都没住人了,里面放置着大量的中国瓷器。将军罐明朝就开始生产了,到了康熙一朝变得非常流行。康熙的父辈拿下了江山,所以康熙对军事上的东西特别感兴趣。将军罐尺寸不一,有小型的,有超大的,也有不大不小的,目前发现最大的将军罐里面能蹲进一个人。马未都在法国遇到这对将军罐格外兴奋,当时觉得价钱也可以接受,就买下了,不远万里带回了中国。将军罐是带盖的瓷器,稍不注意容易失手,一个罐子历经数百年,只要有一次失手,盖就碎了。所以成对的将军罐很难有完整的盖,经常是两个罐子没盖,或者两个罐子一个盖,另一个是碎的,像这样如此完整的,马未都就碰到过这么一对。马未都观复博物馆藏这对将军罐画的是四妃十六子,这是瓷器上常见的一个题材,画四个仕女,十六个孩子。马未都有时候跟别人说,我看到这一面就知道那一面,听起来好像很玄,其实无非就是知道这个题材的内容而已。有一次朋友拿来一对瓶子,马未都跟他打赌,说那上面画着16个孩子。朋友说不可能,你能掐会算啊?马未都说真的是16个,不信咱俩赌一赌。结果一数,正好是16个,朋友当时觉得马未都简直神附体了。其实这不需要有什么高深的知识,只需掌握一个常识就够了。但凡事都有例外,历史上“四妃十六子”也有没画够的时候,马未都曾见过只画了“四妃十五子”的,不知是偷工减料,还是工匠粗心,居然漏掉一个。
文物鉴定中很多东西需要死记硬背,但在实际操作中还是要触类旁通,牢记要掌握的专业知识,然后灵活应用。康熙一朝之所以流行这种“四妃十六子”的画面是有原因的,从大了讲,满清对明朝的战争过于惨烈,以60万人口要拿下一个多亿人口的中国何其艰难。所以出现的“扬州十日”“嘉定三屠”都是屠城,战争使国家人口锐减。满清拿下江山后,希望增加人口。康熙也希望多娶妃子多生孩子,就出现了“四妃十六子”这种象征意义的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