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行业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找朋友就找和尚为友,唐朝的文人士大夫为何 [复制链接]

1#

佛教于两汉之际传入内地,魏晋南北朝之后,得以发展;经历隋朝到唐朝时候,佛教走入全面兴盛的时代。而佛教的兴盛,也的确对唐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其中,令世人好奇的是:唐朝时候,文人士大夫们佞佛成风的现象。

何为佞佛成风呢?就是指:唐朝的文人士大夫们信佛人数之多、拜佛态度之虔诚,在古代封建历史上也实属罕见。比如说,王维、王缀、白居易、柳宗元、颜真卿等人,就多与当时的名僧交往,其中白居易“交游一半在僧中”,而发生在白居易身上的这种现象在唐代还并不是个例。那么,有人会问了:为何唐代的文人士大夫会热衷于和当时的名僧们交往呢?

喜交僧友之以友为梯

据传,李渊在起兵之日,还亲去华阴祀佛求福。而李世民在带兵征战过程中,也受到过嵩山少林寺僧志操、慧肠等人的帮助。故,李渊登基之后,便开始立寺造像,设斋行道。而之后的李世民也是紧跟其父脚步,在国内四处建立寺庙。

有了这样的开端以后,唐代僧人、尤其是名僧们,在社会上是极其受尊重的。因为,上至皇室中人、下至平民百姓,都以结交名僧为荣。从“今上初为秦王,偏所崇礼,乃通慰曰:‘藏法师道济三乘,名高十地,惟怀弘于《般若》,辩囿包于解脱,方当树德净土,阐教禅林”的记载中,我们可以得知:这唐朝名僧吉藏和李世民的关系就相当不错。

而让人佩服的是,这吉藏不仅仅是和李世民交好,就连李世民的政敌齐王,也对吉藏礼遇三分。史书有云,齐王对此人“久揖风猷,亲承师范,异供交献”。而吉藏生病以后,齐王更是“敕赐良药,中使相续”。

而且,这吉藏也不是唯一一个受到李唐皇室厚待的名僧。之后的法照,也曾受过两代皇帝的嘉奖。尤其到了中晚唐之后,那些名僧、高僧还会被赐紫(据《旧唐书职官志》记载,只有三品以上的官吏才有资格服紫衣)、封号,甚至官位。

值得一提的是,他们不仅仅会受到赏赐,有些僧人还会因为时常陪伴在皇帝左右,从而影响到皇帝在一些朝事上的抉择。比如说,唐朝名僧广宣,就因为得到皇帝和太子的看重,而引来众多文人士大夫的结交。诸如元稹、白居易、刘禹锡等人,就都曾作诗赞美过广宣。

对于那些以入仕为途径、以登高为目的的文人士大夫们来说,这些名僧、高僧,不就是可以助自己登高的阶梯么?况且,对于那些容易郁结的文人士大夫来说,这些懂佛法、看透人世的高僧们还可以充当心理医生的角色。

喜交僧友之僧友博学

值得肯定的是,这些能得到皇室高看的名僧,本身也是极其博才多学的。抛开他们儒学、道学理的极好的前提下,单说写诗,那也是一把好手。据不完全统计,在《全唐诗》中,由僧人所作的诗词就多达两千八百多首,约占总数的十七分之一。从这个比例上就足以看出,唐代名僧们的实力非凡。

后世有人曾经赞扬道:汉僧译,晋僧讲,梁、魏至唐初,僧始禅,尤未诗也。唐晚禅大盛,诗亦大盛。因为,就僧人作诗的情况来说,唐代的名僧写诗可谓是个盛况。前后几代僧人所作的诗数加起来,都没有唐代的僧人写得多。况且,除去写诗以外,他们的书画也是一绝。比如说晚唐时候的名僧贯休,就因为才艺精绝,以至于引发了“入贡文儒来请益,出官卿相驻过寻”的现象。

也就是说,就从这些名僧们的才华来说,他们也值得相交。毕竟,这些名僧们时间自由、经济自由,所以他们比一般人更有时间和资本来钻研各种文化,他们在修佛的同时,也在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那么,能结交到这样一群知己好友,不也是人生一大快事么?

喜交僧友之互相成全

对于文人士大夫来说,结交名僧或许有利用之嫌。但是,对于那些想要入仕的名僧们来说,结交名气俱佳的文人士大夫,何尝不是在提高自己的知名度、为后期入仕做准备呢?须知,唐朝入仕的僧人,并不是个例。

初唐名人上官仪,史书记载:大业开,弘为将军陈稜所杀,仪时幼,藏匿获免。因私度为沙门,游情释典,尤精《三论》,兼涉猎经史,善文。然而,此人后来参加了科举,还进士及第,最后官拜宰相。如果有人对上官仪这个名字陌生的话,那么唐朝才女上官婉儿大家肯定都认识,而这上官仪就是上官婉儿的祖父!试想,假如当初上官仪没有还俗的话,后面还有上官婉儿什么事儿呢?

诗仙李白也曾写过这样一首词,诗名为《峨眉山月歌送蜀僧晏入中京》,中间描写了这样“我似浮云殢吴越,君逢圣主游丹阙。一振高名满帝都,归时还弄峨眉月”一幅场景。而这题目里提到的蜀僧,就因为才名在外,从而有了入京得以重用的机会。还有前文提到过的名僧贯休,也曾投靠前蜀高祖王建。可见在此人心中,也是怀揣着能在朝堂上一展宏图的梦想的。

还有晚唐时候的名僧张策,据史书记载:自小从学浮图,法号藏机,粲名内道场为大德。但是,后来因为种种缘故,这张策也还俗做起了朝廷官员。从这些名僧的生活经历上我们可以得知:有些名僧,他们本也存着入仕为官的念头,而那些名人士大夫的示好,恰巧也抬高了他们的名气。

结语

当然,抛去这些世俗的理由,名僧们和文人士大夫为友,本也是正常。毕竟,对于内心时常苦闷的文人士大夫来说,那些得道高僧本就极富人格魅力:他们精通佛法,又善于开解人心,谁不喜欢有个这样的好朋友呢?而对于那些高僧来说:这些文人士大夫们见多识广又时间充裕,不正是好友的不二人选么?所以,二者可以算得上是:互相依靠、互相成全!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