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行业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郭子仪为什么要拒绝唐代宗的提拔,只要求赏 [复制链接]

1#

郭子仪乃是唐代名将,战绩彪炳,屡次带领大唐军队对敌,不管是朝廷,还是百姓,都拥有极大的声望。

郭子仪虽然身为将军,但在待人接物上,颇具大智慧,将军务打理的有条不紊,家里更是一片狼藉,或许正因如此,郭子仪才能长命百岁,八十五年,在古时候算是长寿之辈。

众所周知,在古代,地位显赫的将军往往会被皇上怀疑,最后被人吃掉。

郭子仪在大唐的时候,立下了赫赫战功,他从来没有隐藏过自己的贪婪之心,他的府邸之中,有着数千亩的土地,无数的奇珍异宝。

而郭子仪子孙众多,到了老年,五代同堂,共有八子七孙,各有一位王妃,而女的也都是优秀的少年。从这一点上来说,郭家在朝廷里是绝对的霸主,为什么唐朝宗会对他这么有信心?

年,唐人遭到了吐蕃和回鹘的联手攻击,使其处于灭亡的危险之中。在危难关头,郭子仪单枪匹马前往,与回鹘联合打击吐蕃,使大唐人民免于战争。这一次,他以一己之力挽救大唐,所以唐朝皇帝陛下给他颁发了一道尚书的封号。

这个职位在秦朝时就已经存在了,起初只是作为一个小小的传递指令的官员,并没有多少实际的权利,但是在王朝的变迁之后,这个职位就慢慢地变成了一种权利,可以控制大权。

但是在唐代,并没有设置一个官员,李世民在登基之前,就已经坐上了这个位置,所以没有人愿意坐上这个位置,所以尚书令就成了一个空缺。后来唐朝皇帝之子雍王因有功,被封为宰相。

说起来,自从郭子仪大胜而归,军中战绩早就传得沸沸扬扬,满朝官员纷纷前来,以示对这位英雄的敬意。大唐皇帝能够坐上王座,心中自然是十分的感谢,他下令五百铁骑拿着长矛,在前方开道,以示对功劳的尊重,但是郭却觉得太过张扬,拒绝了。

回到朝,唐朝宗想要封郭子仪为宰相,但他被吓得不轻。郭将军实话实说,太宗就是这样做的,继位的皇子也是有功之臣,他不是皇室子弟,自然不能胜任这个位置。

他还在劝,说过去许多没有立功的人,都是在做错事,他会做出表率,来扭转这种局面。

郭子仪诚心诚意地劝说着皇上,如果他不想要权力,那就得有这个头衔。唐代宗亲笔书写诏书,对自己的爱将进行了大量的嘉许,让史家将此事全部记载,以便郭子仪能够在历史上留下自己的名字。皇上想要用物质上的东西来弥补,但郭子仪想了想,还是答应了。

在许多人看来,郭子仪为了一个女人而放弃权力,看似愚蠢,实际上却是一个非常明智的人。就算皇上再怎么开心,也会害怕,因为李世民的功劳比他大。

在唐朝的时候,尚书是由皇族来做的,所以唐宗要用这个职位来奖励郭,其实就是为了考验他是否真的要当皇帝,如果他没有忍得住,接受了这个任务,那么他的日子就不会太长了。

况且七十五的郭子仪要求皇上要六个美女也不是没有道理的,其实真正的统治者都不会怕手下的贪婪和淫荡,而是怕他们没有欲望。

就算是帝王之间的交情,也要看彼此的利益,所谓吃人不眨眼,只要你向皇上提出要求,他就会认为你是忠诚的,是可以控制的。郭子仪是个在朝堂上摸爬滚打了这么久的人,对于这种官场上的事情自然是一清二楚,三言两语就把皇上的怀疑给打碎了。

事实上,在唐朝皇帝登基之初,他就对郭子仪有所怀疑。那时候,太监程元振拥立新帝,在皇上那里颇有威信,多次向皇上进谏,说郭子仪这种老将军,极易不听号令,便劝皇上不可将军力传于他。

渐渐地,唐朝皇帝对郭起了疑心,撤掉了他的副将之位,让他担任了一个负责修建陵墓的差事,虽然他的薪水也增加了不少,但手中却没有任何军力。

郭子仪得知前因后果,并没有急于反驳,反而把皇帝陛下生前所赠的圣旨拿了出来,总共上千份,一份一份地珍藏着。

他把所有的圣旨都拿了出来,交给了代宗,用自己的行为证明了自己的忠诚。代宗见了圣旨,深感内疚,亲自劝慰郭子仪,嘱咐他以后不必再操心。

当然了,即便是如此,唐太宗也没有放弃对郭子仪的怀疑,哪怕是在对抗异族的时候,他也会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拒绝让他统领军队。

郭子仪在这个柔弱、多疑、多疑、多疑的皇上面前,自然不会有什么大的奖励。

皇上现在兴高采烈地奖赏你,等他心情不好,暗中谋划着如何除掉你,这种情况很有可能出现在唐朝,郭子仪在朝堂上混了这么多年,对自家老爷的性格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所以才会百般的答应下来,以求自己和家人的安全。

做了这么多年的官员,郭子仪每天都要在沙场上和对手周旋,还要和那些眼红他的大臣们争权夺利,实在是太累了。

其实在封建时期,君临天下,所有的大臣都是如此。像岳飞这样的人,在封建社会中是无法用言语来形容的。

因此,我们对郭子仪的研究,不仅要看他平平淡淡的生活,更要注意他外表下的暗流。官场上的弯弯绕梁是无法回避的,郭子仪固然是一位老成持重的人物,但他的“两面夹击”和“中立”都是出于自我保护,而非个人利益。

而且,他在面对敌人的时候,总是会表现出一副视死如归的样子,为了自己的祖国,为了人民而牺牲自己,他从来没有畏惧过死亡,这种高尚的精神和民族精神,让人佩服。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