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行业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录音师的生存与热爱,季皓玮谈电视综艺节目 [复制链接]

1#
ios开发求职招聘微信群 http://liangssw.com/bozhu/12963.html

时代迈入年,随着改革开放的力度加大,我国的影视行业呈现出一派蓬勃发展的局面,特别是电视综艺节目或走出国门或引进版权,越来越多样化的各类真人秀、音乐选秀等节目频繁地进入大众的视野,一些季播类的节目已经成为了常态。近年涌现的如:《中国好声音》《我是歌手》《这!就是街舞》《中国好歌曲》《乐队的夏天》《跨界歌王》等等观众口碑爆棚的选秀音乐类节目就是典型的代表。

与此同时,我国的电视音频技术也突飞猛进,配合这些节目“后期制作为王”的特性,传统意义上的综艺节目音频制作流程也随之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曾几何时的一气呵成“热炒”播出变得不是那么的重要了(直播除外),制作甲方对音频分轨的重视和依赖甚至于已经发展到“没有分轨即无法生存”的地步,这使得一向是重中之重的现场OB的地位变得似乎有些微妙,有人据此提出,现场OB已是鸡肋,不用也罢。

那么,真的是这样的情况吗,在我们目前的电视综艺节目录制过程中,现场OB的录音师是不是已经到了没活儿可干的地步,换言之,生存还是毁灭,这真是个严肃的命题。

传统意义上的现场OB与现阶段现场OB的作用区分

众所周知,OB(OutsideBroadcasting),即实况无线电广播(以下简称OB)。

传统意义上的现场OB的作用

常规做法是,在通常的电视、广播节目制作中,录音师通过调音台实时地进行混音合成,并且直接输出2路单声道(mono)或一对立体声(stereo)的声音信号作为最终的播出终端。它与扩声最大的区别在于它的最终输出对象不是现场观众,而是录播过程中的节目制作方、是直播过程中的无线电波那头的大众。

其中,担任现场OB的录音师的作用是巨大的,他会运用他所具备的专业知识和能力来取舍素材。所以说,传统意义上的现场OB在声音制作流程上的位置就像接力赛的最后一棒,是把声音对大众播出的最后一位“把关者”,也是任务的“终结者”。(见图1)

图1

现阶段现场OB的作用与现状

近年来,在学习了许多国外优秀综艺节目的制作方法后,根据制作方要求,现场OB已不再只是简单地只做两路线路信号的输出,它在声音制作流程上的位置已经发生了前移。(见图2)

图2

由于后期制作的要求,传统意义上的两轨已经混合好的音频信号已经远远满足不了后期制作导演的剪辑需要,许多数字视频制作软件同时可以存储多轨道的数字音频信号,这使得导演想在多轨通道中随意选取有用素材,并在同一时间点上编辑各种声音成为可能。因此,大量的对于不同声音的分轨录音就孕育而生了。

比如,真人秀和音乐选秀,导演希望现场所有演员的一举一动、每时每刻的行为语言都记录在案,好方便后期从海量的素材中挑选合适的内容,典型的例子就是《这!就是街舞》。毫不夸张地说,现场多位的舞者每人身上都挂着隐藏式无线话筒(俗称“小蜜蜂”),而后期数百盘素材带上都必须一一对应地有这些人的声音,那么如何把这数百个信号分门别类地输入到后期需要的数百盘素材带中呢?似乎这是个巨大的工程,但其实只要现场的OB播出录音师设计规划合理得当,运用强大的数字调音台路由功能就可以做到这一点。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5G时代的来临,人们渴求看到更清晰的画面和听到更高保真的声音,4K高清技术和5.1声道已经走进了千家万户。对于广播电视技术来说,严格意义上,OB还是电视播出的终极端,但同时,它又被进一步地加以细分,它可以是传统的单声道播出;可以为5.1播出提供信号,进而下变换到立体声播出;也可以是制作方赖以生存的分轨录音;可以作为通话控制中心;也可以为公共区域提供公共广播。因此,现在的现场OB的作用已经发生很大的变化,强大的控制中心和路由功能成为其主要的应用领域,为各个输出终端提供集约化分路信号成为了最重要的功能所在,这在现在众多的季播类音乐节目里已形成共识。由“好声音”带领起来的这股音乐风潮不但改变了人们的音乐观念,以及广电系统对于音响的重视,还有就是音响系统在设计思路上的革新与探索。

以《中国好声音》为例,梳理现场OB在其中的作用

这里以现象级节目《中国好声音》为例,仔细梳理一下现场OB在其中的作用,其主要负责的工作归纳如下:

1.雷打不动的AvidProTools分轨录音;

2.蓝光加嵌模拟信号分轨输出;

3.第二录制现场、选手等候区、采访区、媒体区、导师休息室、工作人员工作间等功能区的扩声;

4.为转播车和导控台提供合成后的监听信号和导师推前语音信号;

5.为后期提供4至20路的观众效果话筒的分轨和合成信号;

6.为现场扩声控台区域、舞台返听区域、舞台后侧话筒佩戴区域、舞台走麦、5.1播出控制间等工作人员的通讯联络提供N—1信号的对讲路由系统;

7.为常规录影后的各种补录工作提供合成信号和小型扩声。应该说,这里的现场OB同时也担任了音频“清道夫”的工作;

8.总决赛直播的现场OB。

年《中国好声音》音响系统图

在《中国好声音》的总决赛直播中,除了前面提到的现场OB的众多辅助功能外,主要负责以下几个工作:

1.负责电视直播的单声道(mono)信号总合成及输出,这是传统主业;

2.为5.1播出提供人声语言8轨信号、音乐编辑音效8路分轨信号、现场16路观众话筒分轨信号;

3.作为现场音乐混音控台的备份控台存在;

4.为总导演建立单独对讲话筒(cue麦)输出,并且回送给舞台返听系统,从而建立总导演与主持人之间的单向联系。

每一季的《中国好声音》的总决赛,因为要保证直播的安全进行和5.1的播出,主要的音频设备系统都做了必要的备份,因此,系统的纷繁复杂是平时普通录播的两倍,而现场OB的职责也是成倍的增加,对它的要求就如同一个游戏里的角色,不是单一工种,而是全职高手,“打野、辅助、中路”要样样精通、面面俱到。笔者长期担任《中国好声音》的现场OB播出,从第一季到去年的第八季,每年的音响系统或多或少都会做一些调整与改变。但不管怎样变化,有两件事是不会变的,那就是:

1.为现场OB搭建简易录音室

由于演出制作现场的物理条件有限,一般都不具有录音师心目中的理想声场环境,所以需要录音师因地制宜地去为自己创造需要的建声条件,把不可能变为可能。

2.分轨录音

从《中国好声音》开始,分轨录音已成为各类综艺节目音频制作的“约定”,通过现场OB,利用强大的数字调音台的路由功能,实现各类音频信号的多级输出。所以,录音师一般选择路由功能强大、DSP处理功能齐全、输出母线巨多的数字调音台为现场OB的工作保驾护航,比如DiGiCoSD系列、SSL系列等。

年《中国好声音》的音频系统图,红色框内为现场OB间的简略系统框图(部分为浙江卫视和灿星制作提供)

综所上述,现场OB的作用还是显而易见的,在很多状况下,它非但不是鸡肋,反而因为它的存在使得节目的音频制作全面而系统,功能架构完善而合理。

如何在有限的条件下做好现场OB

这里,笔者想借大型文艺晚会《濠江情中国心——庆祝澳门回归20周年文艺晚会》的现场OB播出系统来进行阐述,与大家分享。

年12月17日,应文化部和马昕老师的邀请,笔者参与了澳门回归祖国20周年的纪念日活动,有幸担任《濠江情中国心——庆祝澳门回归20周年文艺演出》的OB(播出)的工作。众所周知,根据惯例,对于这样一个大型演出,音响一般分为现场扩声(PA)、舞台返听(Monitor)、播出(OB)三大系统。笔者担任了其中的OB播出工作,深感责任重大,倍感压力。

左起第三至右:本文作者季皓玮、马昕、沈恬

这里,OB的主要的任务有三项:

1.确保2路合成主输出的安全播出

2.同时做好播出系统各方路由

3.播出质量的严格把控

面临的困难也有三项:

1.播出房间的声学环境不佳

2.系统繁杂庞大

3.因系统简化后衍生出对于播出音质的不利因素增多

要成功完成三项任务就必须克服眼前的三个不利因素,经过一番思考后,决定通过从改变硬件、去繁从简、深化细润等三方面入手来达到目的。

改变硬件

因为场馆的限制,给到播出录音用的房间条件不太理想,一是面积小,设备摆放捉襟见肘;二是房间呈不规则形状,无任何吸声,高频反射无法控制,容易产生许多录音师不喜欢的东西,比如驻波,比如共振和容易对播出产生干扰的哈斯效应等等;三是多次不规则反射带来的房间混响声过长;四是离扩声演出区域太近,隔音状况堪忧。

针对这些问题,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我们对房间进行了简单的物理改造,尝试着让一些硬件发生变化来补偿声学条件的不足。我们先沿着不规则房间的墙壁且距离10公分的位置围了一圈比较厚的舞台用的天幕黑布,然后在其上面再覆一层黑色的丝绒布,这样就做到了一定的吸声,减少了不规则墙壁所带来的过多的高频反射。同时,再在离顶部天花板20公分的位置处附上一层厚的黑天幕,这样就比较好地抵消了房间外因为扩声所带来的低频能量的干扰。

这是一个简单的录音房间的声学改造,当然与标准的录音棚的建声要求无法比,但个人感觉房间的混响时间比改造前减少了很多,特别是高频部分的镶边没有了,由不远处扩声带来的低频共振也得到了一定的改善,这就是一大进步。

说一句题外话,因为场地条件的原因,现场OB的播出录音间的建声条件一般较差,这与节目团队的专业度有关,内地制作团队很少会有制作人想到录音房间的建声,近年由于《中国好声音》的带动,电视行业对音响的重视提到了一定的高度,但OB间的建声条件的改善还是被很多制作团队忽视了。

去繁从简

接下来,我们说说这场演出的导演构想。严格意义上说这场演出是交响音诗画和舞台音乐剧的综合体,整场演出由《入场》《引子》《二十载抒心声》《光阴的故事》《濠江雄风》《澳门新风情》《金莲花开》《赞美新中国》《温馨一刻》《扬帆未来》《莲成一家》《乘风破浪再出发》《歌唱祖国》《尾声》共14个篇章组成,分别通过民间艺术、传统武术、交响乐、民乐、领唱合唱、音乐剧、戏剧、小品、无伴奏合唱、诗歌朗诵、芭蕾舞、民族舞、街舞等音乐艺术形式表现出来,由80人左右的双管制的交响乐队和60人左右的中型民乐队及一个标准的电声乐队担任所有的音乐演奏,人左右的合唱队分立舞台两侧。

针对节目,这次的现场OB控台共用了两张DiGiCoSD5调音台和3个SDRack,一主一备互为镜像,通过强大的数字Madi协议路由,实现了前文所说的各种功能。

深化细润

由于三个乐队由左至右分别是交响、民乐、电声这样摆放,导致现场直达声中的交响乐队集体偏左,民乐集体偏右,电声更是被直接挤到了角落里。特别值得一说的是,因为舞台左右宽度达到近40米,因此此次左右扩声音箱吊装得就比较宽,所以现场扩声(PA)调音师为了综合直达声带来的不利影响和宽距离的音箱间隔,乐器的声像摆位(pan)并不是打得极左或极右,许多乐器角度都非常小,现场听感合适,但编组输出后到了播出这里声场一下子变得窄了,立体的纵深感也没有体现出来,如何解决播出里音乐声场的立体感、层次感着实让笔者费了一番功夫。

1.增添外部力量提高信噪比解决声场纵深感和饱和度

首先,在输出总母线上加了Neve的PORTICOIIMBP,利用其优越的压缩和声场提升功能加大信号、加宽空间宽度和声场纵深。

其次,运用大量的带通滤波器提升人声的信噪比。由于人声话筒众多,每个篇章的节目基本都由若干个节目串联而成,再加上80人的大型交响乐队和60人的民乐队,如果不做一个适当的取舍,那播出音质就会完全空掉。所以要合理运用带通滤波器提高人声传声增益,以减少环境噪音带来的干扰。

2.重新摆位14对立体声信号源的声相,并根据自己对于节目的理解,集合其他单声道乐器音源做二次混音。

由于场地的限制,给到乐队的乐池面积大概在平米左右,还是个类等腰梯形,3个乐队满满当当坐在一起,彼此几乎没有间隔。那么问题也随之而来:由于空间狭小,乐器与乐器之间没有一定的距离,导致每个收声话筒彼此挨得过近,不可避免的引起串音,并且声相定位容易模糊,其后果就是最终合成信号有可能就是一锅“粥”。因此特别是对于交响乐队来讲,合理的声像定位(pan),以拉开有效距离或者对于部分声部增加一定量的延时,从而增加乐队层次就显得尤为重要。为此,这里特别感谢PA的沈恬老师,他在送给笔者的14对立体声信号里做了很多的功课,使笔者最终能用非常清晰且层次分明的音源来完成最后的合成。

《濠江情中国心——庆祝澳门回归20周年文艺晚会》乐队区域

再举个例子,由《木人桩》《将军令》《少年中国说》三部分组成的武术节目《濠江雄风》,是一个极具中国风的群体表演,音乐由民乐4大件中国鼓、笛子、琵琶、古筝主奏配以大型交响、民乐衬底,结合男声朗诵和合诵,以音乐诗画形式呈现出中国古典文化与传统武术的力与柔的刚柔并济。

在混音过程中,为了凸显中国国乐的特色,把中国鼓的两只话筒声像打到极左和极右,加入一定量的板式混响,突出鼓边的钝促感和鼓腔的厚重感,以体现群体武术的雄浑气势,空旷又不浑浊;笛子放在偏左80%的位置上并且加大混响时间和空间,古筝放于偏右60%的位置上加少许混响,以体现中国文化的明亮高洁和宁静致远,把琵琶放在居中偏右10%的位置上,增加颗粒感,体现金戈铁马的峥嵘岁月。同时对于乐队的处理上,加大弦乐器、弹拨乐器和低音乐器的比重,使音乐的底部有强大的厚重的底蕴可依托。

这里说一个插曲,在《少年中国说》的人声的处理上,前面几次彩排的时候,笔者把男声朗诵的人声放得较轻,再加上场地自然混响,使得其听感上比较靠后,以期达到俯视群雄、凌驾于众生的效果。在前期排练的时候,与马昕老师特地为这个处理方法进行了讨论,最后觉得还是把人声往前提比较合适,用最普遍和令人理解的方法去诠释“少年中国说”这一个主题。

《濠江情中国心——庆祝澳门回归20周年文艺晚会》之《濠江雄风》

3.在音乐剧和戏剧、小品的人声处理上的合理分配

再比如,报告剧《光阴的故事》,5分钟的容量,有小品,有采访和人物讲述,有大提琴与小提琴的相互对话,还有各种音效铺垫补充。笔者在处理这个节目时,把背景小品中的人声传声增益大约推在80%左右,听感上并不十分靠前,等由后进的大提琴引领起来后,使之与主要采访和主要人物讲述有所区别,从而表现了同一时间两个空间的纵深。

小型音乐剧《澳门新风情》是由《音乐剧》《渔家女》《南音》《普风舞》《粤剧》《街舞》《欢快尾声》7个段落组成,通过3个主要演员以小品的形式加以串联起来,而在这三个演员对话时又有人声以小合唱的形式作为和声衬托,在《渔家女》中为了不对主要演员的歌唱形成干扰,此和声就不应提得很靠前。

总体来讲,声场的扩展和纵深不单单可以靠调整声像来解决,还可以通过对各种音源的调整响度和插入空间、时间因素来实现。

4.合理运用监听环境

跟许多录音室一样,笔者也会放置至少两对不同型号的监听音箱进行工作。一对GENELEC作为主监听,一对CLA-10(白盆)作为比较监听。主监听作为近场监听,由于摆放的位置稍微靠中,所以又把它作为单声道信号处理监听。根据经验,不是一味地扩宽声场就会达到提升音质的作用,有时恰恰相反,由于多声源的叠加会引起令人烦恼的相位问题,如果始终用过宽的立体声作为参考混音的话,一旦变为单声道会发现有时部分音色会突然消失,所以一般的用法是先用主监听混录,再用立体声来比较,并且来回切换。在这里,同时混录多支乐队,运用多对监听音箱做比较是做好现场OB的一个较为实用的方法。

以上是笔者在录音这个领域里浸润了二十几年后,对现场OB播出工作的一些浅显的认知与感悟。回顾以往,从一个在15㎡的小录音棚里,用一支SennheiserMD给人录纪录片旁白的小小录音员,到大型综艺晚会、演唱会的直播总控录音师,随着年龄的增长以及工作阅历的积累,生存已不是目的,热爱才是在录音这个行当里保持斗志的唯一动力,希望今后偶然回眸时,也会为了自己当初的那一份热爱感动吧。

作者介绍

季皓玮,上海广播电视台外录音频科高级制作师、资深录音师。中国演艺设备技术协会演艺制作专业分会专家委员会专家、中国录音师协会演艺扩声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录音师协会会员。年始从事录音工作至今,先后参与和制作大、中型的文艺演出、晚会、活动近千场。包括担任《年上海世博会开闭幕式暨文艺演出》《年上海第十四届世界游泳锦标赛开闭幕式暨文艺演出》《年上海亚信峰会文艺晚会》主系统工程师、调音师;《中国好声音》《中国好歌曲》《中国新歌声》《中国之星》《这!就是街舞》《即刻电音》《这!就是原创》和《庆祝澳门回归20周年文艺晚会演出》分轨、播出、总控录音师。

本文作者/季皓玮

原标题为《生存与热爱——浅谈电视综艺节目录制中的现场0B》,由于篇幅关系,以上文章有所删减,完整版请索取阅读WORLDSHOW8月刊。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