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行业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重磅高盛摩根士丹利拿下合资券商控股权 [复制链接]

1#

近日,证监会核准高盛高华证券、摩根士丹利华鑫证券变更控股股东的申请。

股权和工商登记变更完成后,高盛集团所持高盛高华证券股份比例和摩根士丹利所持摩根士丹利华鑫证券股份比例均将上升到51%。

继瑞银证券、摩根大通证券、野村东方证券后,我国外资控股券商又添两席。

外资控股券商将增至五家

本次控股股东变更,摩根士丹利华鑫和高盛高华证券已准备许久。

自年4月央行易纲宣布证监会将把证券公司外资持股比例限制放宽至51%后,许多外资机构便开始着手设立合资券商、提高参股券商的持股比例。

去年8月15日,摩根华鑫向证监会提交相关申请材料,四天后,高盛也向中国证监会提交申请,拟将合资证券公司高盛高华持股比例提高至51%。

去年11月1日,两家券商变更5%以上股权及实际控制人的申请获得证监会受理。

这两家券商的股权变动获批后,我国外资控股券商的队伍将扩展到五家。

其中,高华高盛证券由高盛与北京高华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合资组建,成立于年。该公司成立时,高盛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鲍尔森表示,“多年来,中国对高盛一直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随着这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合资公司的成立,高盛将在中国掀开激动人心的新篇章。我们期待与中国的合作伙伴共建中国领先的投资银行。”

摩根士丹利华鑫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是由摩根士丹利与华鑫证券共同成立,已营业将近十年,其股东摩根士丹利在全球42个国家设有超过1,家分公司或办公室,早在年便进入中国。

除摩根士丹利华鑫和高盛高华证券外,瑞信也于去年7月向证监会申请通过增资方式将其在瑞信方正的持股比例由33.3%增加至51%,预计将斥资6.28亿元进行增持。去年10月份,该申请已获得受理通知,并于12月获得反馈通知,目前仍在审批中。

此外,多家外资机构正在向证监会申请成立合资券商,其中包括阳光证券、粤港证券、联信证券等机构。

除提升股权比例和设立合资券商外,各家外资机构也纷纷为其在中国的业务招兵买马。

近日,高盛集团宣布,计划在未来五年内,将中国员工人数增加一倍至人。

瑞银集团也计划在未来三四年,将其在中国合资的投资银行员工数翻一番。

摩根大通近期扩大位于上海中心大厦的办公空间,从1.5万平方米扩大至2万平方米,并且一直在招聘更多员工。摩根大通首席执行官JamieDimon此前还表示,公司致力于将“全部力量”带入中国。

野村证券也将其在上海中心的办公空间扩大一倍至平方米,并计划到年将中国当地员工扩充至人,以扩张投资银行业务。野村东方预计年底,野村东方国际员工将达到人,在现有基础上翻番。此前,华泰证券前首席经济学家陆挺于年加盟野村证券并担任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

金融开放背景下外资机构纷纷掘金中国

近几年,我国金融业对外开放按下“加速键”,证券业也相继出台金融开放的相关政策。

年7月20日:国务院推出11条金融业进一步对外开放的政策措施,对外开放举措进一步细化,将原定于年取消证券公司外资股比限制的时点提前至年。

三个月后,证监会明确提前取消证券公司外资股比限制的措施,外资持股比例可至%,外资股比限制取消的政策时间提前至年12月1日。

年,瑞银证券、摩根大通证券(中国)、野村东方国际证券三家外资控股券商横空出世。

其中,瑞银证券以股东增持的方式成为外资控股券商,摩根大通证券(中国)和野村东方国际证券则通过新设券商加入外资控股券商的队伍。

而即使在各行各业倍受疫情影响的今年,我国金融业开放的步伐也没有被阻挡。3月13日,证监会发布消息,自年4月1日起取消券商外资股比限制,符合条件的境外投资者可依法提交申请。

证监会表示,下一步将继续坚定落实我国对外开放的总体部署,积极推进资本市场对外开放进程,扎实做好每一项对外开放的具体工作,继续依法、合规、高效地做好合资或外商独资证券公司设立或变更实际控制人审核工作。

这意味着,将原定于年取消的证券公司外资股比限制提前了整整八个月。

在我国金融业不断开放的背景下,多家看好中国市场机会的外资机构也在扩大中国市场的业务布局。

野村证券专务执行董事饭山俊康曾表示,野村证券进入中国已近40年之久,自年在北京设立首个办事处以来,野村证券一直在寻求获得在中国证券行业的经营许可。

饭山俊康称,野村证券在进军中国市场问题上没有任何犹豫,“因为政策的限制,长期以来,我们一直未能在中国提供足够优质的服务。”

摩根大通亚太区主席及首席执行官郭利博表示,“对于摩根大通和我们的众多客户而言,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发展机遇之一,也是摩根大通全球及亚太区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截至2月23日,还有18家合资券商正在排队申请设立。

外资参股券商遭遇水土不服业绩不如本土券商

不断加码中国业务布局的外资机构大多已经成立了年,在管理经验、资金实力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不少人将视外资进入中国为“狼来了”。

而市场上也有许多观点指出,外资参股或控股的券商在进入中国市场需要面对文化差异、监管合规等方面的难题,甚至会遭遇许多“水土不服”的问题。

广发证券分析师陈福研究日本和中国台湾证券市场对外开放过程后表示,参照日本和台湾的历史,对外开放后合资机构短期内会快速增加,但随后便会减少,竞争有所加剧但也带来更多创新业务,最终行业核心地位仍由本土机构掌控。

陈福认为,“我们判断外资券商进入国内金融市场会带来一定竞争,但更应乐观地看到,在‘鲶鱼效应’下国内机构的经营效率可能提升,而且,在金融市场对外开放进程中,风险可控的金融创新可能不断推出,有利于证券行业的长期发展。”

从外资券商的经营业绩数据来看,目前外资参股控股券商的盈利能力和内资券商的差距还比较大。

据中国证券业协会发布的《证券公司年度经营情况分析》,截至年末,共有15家外资参控股券商(含3家外资控股),较年末增加2家。若是扣除这两家新设券商,年度13家外资券商实现营业收入.2亿元,同比增长27.98%(行业增速35.37%);实现净利润55.85亿元,同比增61.32%(行业增速84.77%)。

该报告数据还显示,年,外资参股控股券商亏损家数为5家,亏损比例达1/3,若不考虑新设外资券商的影响,亏损家数为3家,亏损比例为23%。

从盈利能力来看,年度外资参股控股券商的净利率平均为23.62%,较上年提升4.38个百分点,但仍远低于非外资证券公司34.87%的水平。年外资参股控股券商净资产收益率平均为4.59%,也低于非外资券商6.40%的水平。

整体来看,外资参股控股券商的收入、净利润增速均低于行业平均水平,盈利能力有所提升但依然不及内资券商。

在外资持股比例上升后,外资在合资券商中的话语权将有所提升,有助于其帮助合资券商在外资机构的传统优势领域进一步发展。

北京一资深证券业从业人士告诉记者,“外资主导地位增强后,在财富管理、创新业务方面会有更大的发挥空间。但是目前我国头部券商的地位其实很稳固,深耕多年也具有一定的客户粘性,外资券商即使控股也难以撼动现在的格局。正相反,国内机构还能学习到外资机构的先进理念和宝贵经验,能提升得更快。”

来源:中国基金报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