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行业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u0001如何u0001减负u00 [复制链接]

1#

入夜,饭罢,儿子习惯性地回房间做作业,这个习惯到初一下学期才养成,以前需要叫唤多次才能如此。

大概十多分钟后,儿子出来寻求我解决一道数学题,我心情如同被皇帝翻到牌子的妃子,内心澎湃,毕竟在叛逆期,寻找爹的概率远低于娘的概率。

我看了大概五分钟,才整理出他能够听得懂的思路,再告诉他如何解答,看到他基本明白后,我瞄了一眼前面一道选择题,竟然一下没明白,就问了一下他为啥选B,他随口一句“这是一道将军饮马问题,很简单”。

将军饮马问题?我哦的一声出来房间(让他知道我也懂),其实脑海里立刻搜索关键字将军饮马,然后习惯性地拿出手机寻找度娘,一看原来是一道用勾股定理解决将军饮马走什么路线最短的问题。但我回想30多年前自己初二时期关于勾股定理的知识点,几乎没有任何残渣记忆有于将军饮马问题。

此时,我又安慰自己不必奇怪,并习惯性地感叹社会在进步,学生的知识也在更新迭代,同样的知识点,现在八年级的学生比三十年前八年级学生的应用水平高多了。

可是,反过来一想,是不是30多年前的八年级学生不如现在八年级学生的水平?还是那个时候的老师不如现在的老师水平?

尽管时代不同,学生和老师水平不同,但教学宗旨一直未变呐,就是在学问面前,学生都被要求举一反三,不求甚解啊!

那么,问题来了,这也是当下学生压力大,老师压力大,家长压力大的症结:因为要不求甚解,所以学生举一反“三”是不够的,甚至举一反“百”才行。那就面临一个灵魂考问:人生来就是一张白纸吗?如果是,30年前的八年级学生和30年后的八年级学生的起点是一样的,那为啥现在都认为现在学生的学习难度比以前更难?是因为物质条件好,智力水平就高了?所承受的知识接收能力更强了?(如果不是一张白纸,请教如何做胎前教育。)

网上关于学生上课内容跟不上考试内容的段子很多,思来想去,其实上课跟考试之间还隔着一道坎,那就是家庭作业。家庭作业其实就是在上课内容基础上的拓展,而往往这一道坎如果迈不过去,那小孩就会成为网上段子描绘的对象,比如,一教就会,一考就废!

如果说家庭作业是教学内容和考试内容之间的一道坎,那么课外补习就是家庭作业所引申出来的另一道坎,不是说家长不能担负起孩子的辅导工作(有时确实当不起),更多是孩子的思维能力程度无法把握,换句话说,家长讲的对,但孩子就是听不懂。

如何减负,倒推回来,能不能把学校教学和考试内容之间的坎去掉?是不是减负效果会好点?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