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行业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刘伯承在十大元帅中,为何被称为军神敢 [复制链接]

1#

十大开国元帅之一的刘伯承元帅,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了。但是,你可能不知道的是,在十大元帅之中,刘伯承元帅被称为“军神”。刘伯承元帅的用人能力非常厉害,教导能力也是非常强的,据统计,当时军区的司令官们有一半人都是刘伯承先生的学生。

桃李满天下这个词用在刘伯承元帅身上,其实是再合适不为过了。现在虽然元帅已逝,但精神长存,无数人都想领略一下刘伯承元帅的风采。

军神风骨

相信大家在小学时都学过一篇课文——军神。现在回忆起来,依旧可以浮现出刘伯承先生坚毅的轮廓。故事的大体内容是刘伯承在战争中受伤,子弹穿进了刘伯承右太阳穴左右的位置,因为当时没有及时的处理,导致那一块腐肉积生,影响了眼部的健康。

眼部的伤口在持续恶化,最后实在没有办法,刘伯承去了一家德国人开的诊所。诊所里的沃克大夫是一个经历过二战的医生,看到刘伯承的伤势,经验丰富的沃克大夫立马就有了主意,打麻醉药,清除腐肉。但是打麻药会影响脑神经,于是刘伯承拒绝了沃克大夫的建议,坚持无麻药手术。

手术进展得十分缓慢,没有麻药的刘伯承在第一刀的时候就有些吃不消了。但是,他紧紧地抓住床单,努力地使自己不发出声音来,方便手术的顺利进行。手术结束以后,刘伯承已经是满头汗水,床单也被他抓得皱巴巴的。

刘伯承忍了下来,也让沃克大夫非常吃惊,他见过许许多多的人,亚洲人,欧洲人,从来没有一个人可以如刘伯承这般的刚强,就像一块铁板一样。他在惊讶与赞叹声中表达了对刘伯承的赞美——军神。

军旅生涯

刘伯承元帅的童年与当时许多知识分子家庭一样,五岁进入私塾读书,十二岁接受新式教育。可是十五岁那年,父亲因病亡故,让这个家庭陷入了水深火热之中,当时的刘伯承不得不辍学务农,饱尝生活的苦难。

在年辛亥革命爆发时,以救民于水火的青年刘伯承决定参军,随即进入孙中山先生的部队。这时的刘伯承还是一个热血青年,为反对帝国主义、殖民主义而奋斗着。决定参军后,他以优异的成绩从军校毕业,有加之他在战场上奋勇杀敌,提升很快,司务长,排长,连长等职位一路高升。

在参加讨伐北洋军阀吴佩孚的过程中,刘伯承亲眼经历了中国社会的现状,并且思想在逐渐改变,开始学习马克思主义。在年5月,刘伯承更是坚定了马克思主义思想,并经人介绍,成功加入我党。

刘伯承因为熟悉川蜀地形的因素,被任命为川地军队的总指挥。他指挥有方,调兵遣将行云流水,有力地打压了四川军阀,同时为我军进攻武汉提供了有力的军事保障。

以才量人

在北伐战争中崭露头角的刘伯承,在抗日战争中的表现依旧不逊他人。抗日战争后,刘伯承被提拔为晋冀鲁豫军区的司令员。这是一个很高的职位,同时也是对这位身经百战的军人的能力的肯定。当然刘伯承除了自己本身极丰富的军事理论,同时他的用人能力也是值得人津津乐道的。

比如说,王近山这个人脾气火爆,打起仗来就和疯了一样,战友们都觉得王近山脾气不好,不和他们接触。但是,刘伯承却并不这么认为,并且对他赞赏有加,称赞他道:打仗就应该有这股疯劲儿。

在年的襄樊战役,刘伯承就力排众议,推荐王近山作为主攻。王近山又发挥他那股疯劲儿,先派兵攻入敌人后路,然后派遣六路纵兵,直接突袭敌人,仅仅只是用了一个星期左右的时间,敌人就全部拿下。

在收到抗战大捷的时候,众人才是知道这个王近山王疯子是这么优秀,也才明白司令官刘伯承的眼光独到,选将如神。

军事教育

新中国成立以后,刘伯承想要建设南京军事学院,但是由于当时我军将领中大多数人都是草根出身,没有接触过军事理论教育,于是刘伯承就选择使用敌人的俘虏将领。很多将领对于刘伯承的这一决定非常困惑甚至不满,我军是胜方,自三大战役以后,江山已定,启用敌人来教授我军本就不合时宜,毕竟没有人是认为输家可以教授赢家。

但刘伯承对于敌人的失败非常明白,敌人的失败并不是军事理论上的缺乏,相较于敌人的装备及军事储备,我军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而且,刘伯承还有另外一个想法,因为敌人失败了,如果他们真的传授不了太多军事上的知识,也可以从他们失败中汲取经验,当作反面教材。

即使当时的许多军官都是反对这个想法的,刘伯承还是力排众议,这使得很多敌军名将成为了我军军校的教官,传授了我军许多先进的军事理论知识,同时也让我军的那些草根出身且没文化的开国将军们受益颇丰。

小结

刘伯承元帅的一生可以说是波澜壮阔的一生。身为国家十大元帅之一的刘元帅不仅拥有先进的军事理论知识和作战经验,同时刘伯承元帅本身的钢铁意志也非常值得钦佩。刘伯承元帅戎马一生的军旅生活确实给人启迪,我们永远也想不到那个百年前的时代到底是多么混乱,但是我们明白,共产主义信仰的马克思主义最终还是给沉睡的东方大陆现出了曙光。

我们记得每一位浴血奋战的军人,敬佩他们的无上荣光。英豪已逝,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带着历史的记忆前行,守护着先辈们的国土。当然,握住那共同的信仰,每一位伟人的事迹都是历史留给后人的榜样,以此为梦,与君共勉。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