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行业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九原区唱农民丰收赞歌瞰小康生活图景九原 [复制链接]

1#

金秋9月,又到了瓜果飘香的丰收时节。在九原区,亩水稻稻浪滚滚,丰收在望;各类蔬果缀满枝头,笑迎八方来客;一颗颗火红的订单番茄被履带传送上大卡车,如约运往外地;一棒棒顶着浓密穗子的鲜食玉米被拉到加工厂,然后销往周边城市……不论是黄河岸边,还是青山脚下,九原区到处都是一派迎接丰收的忙碌景象。

这景象的背后,是九原区不断深化的农牧业供给侧结构改革和逐步增强的农牧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近年来,九原区在“菜、乳、肉、渔”四大战略的驱动下,沿黄农牧业发展迅速、订单农牧业势头强劲、科技农牧业和绿色农牧业朝气蓬勃,展现出优质、高效、绿色、生态、安全的现代农牧业产业发展风貌。

沿黄农牧业生机勃勃

“4月育苗、5月插秧、再过半个多月,咱这稻子就能收割了。因为生长周期长,我们大米的口感要比南方的3季稻子好得多嘞!”看着眼前又长高一茬的水稻,哈林格尔镇土黑麻淖村党支部书记曹根亮眉飞色舞地说。

土黑麻淖村共有1万多亩土地,但有一半都不同程度盐碱化了,荒了好多年。为了让土地“活”起来,村两委班子几经周折和考察,决定利用村子紧挨黄河,水利条件便利的优势种植水稻。通过土地承包企业的努力,最终利用浇水、退水和加盐碱改良剂的办法将土壤改良到适合水稻种植的环境。并聘请了黑龙江省的水稻种植技术专家,从育苗到插秧再到收割,全程指导,一一把关。经过努力,去年试种的亩水稻大获成功!共产稻8万斤,收入30多万元。今年,企业又将水稻种植面积扩大到亩。种植了“稻花香2号”“黑珍珠”“松粳16号”等黑白两色8个品种的水稻。

不仅如此,村里还在稻田里放养了螃蟹,用这一方法代替化肥农药,来抵御病虫害,进一步保证稻米的品质和安全。水稻种植企业负责人成江云告诉笔者:“今年,我们在稻田里放养了只螃蟹苗,等长到中秋节上市,每只螃蟹平均能达到2两重,按市场价每两5.5元计算,一年至少收入多万元。”曹根亮也算了一笔账:种玉米的话,亩产最多斤,去掉成本,利润还不到元。种水稻,平均亩产斤,一亩就能收入多元,去掉成本还能挣个多。

等到10月份,稻子熟了,螃蟹也肥了。种一季稻,挣两份钱,一举两得。

滔滔黄河水灌溉千里沃野,也为九原区的农牧业发展孕育了无限生机。不少沿河村子还顺势搞起了水产养殖产业。大大小小的鱼塘和渔家乐成了周边市民经常打卡的“网红地”。鲤鱼、鲶鱼、鸭嘴鱼、鲌鱼、胭脂鱼等新品种不断抢占市场高地。一条绿色、生态、高效的沿黄农业经济带正在铺就。

订单农牧业商机无限

如何让农民种出来的东西全部卖走?近年来,九原区的很多农产品都走上了订单农业的道路。公司+农户的模式,“先找市场再抓生产”的流程,让农产品在地里就有了销路,村民种地没有后顾之忧。

这段时间,每天傍晚,哈林格尔镇哈林格尔村七八个蔬菜代办点都异常繁忙。村民将通过订单种植好的蔬菜运送到这里,拉运蔬菜的车连夜拉走,销往全国各地。

村民王建国过去自己出去卖菜,不仅耽误工夫,一时卖不出去菜就坏了。现在,村中的蔬菜代办解决了王建国的后顾之忧,小订单经济提前预估,按照市场需求来种菜,收割时也是根据市场需要进行的。“农村的经纪人过来看好了,他就提前预订,数量和价格说好了,到了时间你给人家送到收菜点,算账也不用操心,农民现在把地种好就行了。”王建国摘着菜向笔者介绍着。

相比王建国这种家庭式的小订单,还有不少村民加入了大订单市场,采用公司+农户的模式进行种植与销售。

哈业胡同镇新胜村的番茄正值丰收季。村民王慧英每年都会种番茄,用她的话说,种番茄有保障。“这个是订单的,只要你种上了,都能给你收走,一个都落不下。”王慧英一边熟练地分拣番茄,一边笑着说。与往年一样,今年,王慧英所在的广恒农民专业合作社同乌拉特前旗境内的一家番茄加工企业签订了吨的番茄种植订单,共带动户农户实现增收。

在萨如拉街道第二居委会万兴公村,鲜食玉米也进入丰收期。每天,一车车玉米都会从地里拉到万兴田园食品有限公司,清洗、消毒、蒸熟后储存到冷库,在之后的几个月里被卖到陕西、山西、宁夏等地。“每年春天,我们和九原各个乡镇村的农户签下订单,给他们发种子、指导种植,成熟以后全部收回来进行加工储存。因为有保障,而且收入比种饲料玉米要多一倍,所以种鲜食玉米的农民越来越多。今年我们签订了近户农户,收了万穗玉米。”公司负责人马玉龙说。

订单经济把千家万户的小生产和大市场连接起来,实现规模化、标准化生产。专业的技术指导让村民种地更放心,销售渠道的畅通也让农户没有了后顾之忧,大大调动了农民种植的积极性。收入有了保障,农民们的心踏实了,好日子更有了奔头。

科技农牧业智慧高效

在九原区草原立新绿色养殖园内,从美国引进的麦克斯韦尔冠军原种猪两头猪一间猪舍,悠闲地吹着空调听着音乐。企业负责人孙权民介绍,养殖场采用智能化环控系统,可保证恒温恒湿,在这样优质的环境下成长的猪,免疫力强,更不需要打抗生素。“我们用益生菌和中药保健代替抗生素,使用国际一流智能化养殖设备、智能化通风系统、智能化报警系统保证猪肉的绿色健康。”孙权民说。

为了生产出“无瘦肉精、无防腐剂、无抗生素、无激素”的无抗猪肉,草原立新食品有限公司引进了具有国际一流水准的冷鲜肉分割自动化流水线,实现屠宰、分割无缝对接,全程冷链物流安全健康。企业还与中国农大养猪专家教授等顾问团队形成密切合作,实现了集饲养、科研繁育、环保的多功能和一体化。目前,“二子无抗猪肉”已经通过国家绿色食品认证,填补自治区的无抗冷鲜肉的空白。今年截止到目前,企业产值已超过1亿元。

有了科技这一“硬核”生产力,九原区越来越多的农牧业企业开始摆脱传统、粗放的发展模式,走上“科技种养殖”的高质量现代农牧业新路子,帮助农牧业实现迭代升级。

依托“数字化奶牛管理模式”,圣高旺牧业每头奶牛脖子上的“计步器”都会将它们生长、发情、生病、起卧、产奶等情况随时传到工作人员电脑上。工作人员可以对奶牛进行更加科学精准的照料,保证奶牛高标准养殖、高品质产奶。

此外,在进行了蔬果新品种的引进试验、示范、推广后,火龙果、油桃、樱桃、无花果等特色蔬果逐步出现在规模化的种植园内;农技人员将农技指导服务送到田间地头,让2.3万亩农田用上了水肥一体化技术;今年,依托“农牧业专家+技术指导员+科技示范户主体+辐射带动户”的推广服务机制,全区遴选5名农牧业专家和95名农技指导员,指导服务全区7个科技示范基地和个科技示范主体,实现大型农牧业企业(合作社)、种养殖大户全覆盖。

经过九原区农牧业局对种植示范户进行跟踪效益调查统计显示,通过主推品种、主推技术的应用,示范户种植的果蔬平均亩产公斤,增产6%,每亩增加产值元,科技兴农的效应逐步显现。

绿色农牧业健康安全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如今,绿色农业成为农业发展中的新力量。九原区坚信,只有始终坚持绿色兴农兴牧,现代农牧业才能走得更远,行得更稳。而开展禽畜粪污资源化利用和种植业污染防控就是实现绿色农业发展的两大法宝。

经过一年的建设,由国家投资1万元,九原区投资万元实施的国家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区推进项目一期工程已经建成。项目分别以圣高旺牧业、万兴牧业和久元牧业分别为中心,建成了北部、南部、久元牧业三个畜禽粪污处理中心,辐射到阿嘎如泰苏木、哈业胡同镇、哈林格尔镇和麻池镇四个农牧区。“畜禽粪污经过处理,都会变成有机肥,或牛床垫料,或者栽培基质,实现粪污二次利用。”九原区农牧局畜牧股股长董耀飞说。

目前,九原区正在实施该项目的二期工程,即在全区范围内所有规模化养殖场内都建立粪污处理中心。“两期项目全部建成后,九原区每年大概有4.5万吨畜禽粪污垃圾实现综合利用,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将达到90%以上,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备配套率可达到%。”董耀飞说。

此外,面对秸秆、农药、化肥、地膜等种植业污染,九原区全面开展“四控”行动。建成并投运东兴源奶牛养殖有限公司和聚福鑫秸秆加工储备有限公司两个秸秆收集转运站,具备年处理秸秆1万吨的生产能力。通过秸秆收集转运站,九原区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5%。

通过“平衡施肥技术”的推广,农户逐步学会了科学合理施肥。如今,有机肥、生物肥、专用肥等新型高效肥料使用量逐年攀升,化肥使用量逐步减少。通过“无公害病虫害防治技术”的推广,种植户学会了采用合理轮作、清除病残体、控制温湿度等农业、物理、生物防治措施。通过规范农药安全使用技术,种植户学会了科学合理用药,使农药使用量逐年减少,有效降低了农药污染。通过机械和人工捡拾及使用0.01毫米地膜等措施,地膜残留量逐年减少。现在,科学种田、科学施肥、科学用药在九原区农村地区蔚然成风。

九原区农牧局相关数据显示,年九原区农药使用量将同比减少1.7%,化肥使用量同比减少1.8%,“绿色农业”正为老百姓舌尖上的安全撑起“保护伞”。

丰硕的农业成果,让我们看到了九原区在推进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取得的巨大成绩,更让我们看到在助力乡村振兴发展过程中九原区委区政府的不遗余力。“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面对“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这一高质量发展时代课题,九原区正矢志不渝、砥砺前行!

文:融媒体中心首席记者辛玥

九原发布责任编辑:周蕴

九原发布首席执行:董琳

九原发布

投稿▏公益▏活动▏宣传

01:00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