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行业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外资保险公司在中国的发展 [复制链接]

1#

提前说一下,不喜可以关掉不看,你有你不同观点的,你自己写个帖吧,没必要评论对线,我的读者又不多,蹭不到我流量的,没必要。

要了解一家公司可以看看它的成立时间,因为中国保险最近这30年的快速发展,每个阶段都有每一个阶段的特点,所以看一家保险公司在哪个时间段创立的,也能够大致了解这家公司的情况。

一、近30年合资保险公司在中国的发展历程

在最近30年里,我们主要看三个时间点:

第一阶段合资保险的兴起-

这个时间段多个国家的外资公司陆续进入到中国。

年,友邦是第一家进入中国的外资公司。

年,加拿大宏利金融旗下的宏利人寿和中化集团成立了中宏人寿。

年,德国安联和中信建立了中德安联人寿。

年,保监会批准筹建恒安人寿、民生人寿、富德人寿和东方人寿四家寿险公司,其中恒安人寿后来跟英国标准人寿合资成立了恒安标准人寿,富德生命人寿跟民生人寿,后来转为中资的寿险公司。在这段时间,外资保险的进入还是受到了严格的限制。

直到年,中国正式加入了世贸组织,我们承诺对外进一步开放保险市场,允许外国非寿险公司可以在华设立分公司或者合资公司,合资公司中外资的比例最高51%,而对于外国的寿险公司来说,如果要设立合资公司的话,外资比例不能超过50%。这个说明我们国家在寿险这个领域,关乎人民生命权的领域里是非常看重的,因为我们当时国家第一没有足够的资本能跟外国资本对抗;第二整个金融监管制度、保险监管体系还不算完整。所以设立50%这条线至少保证在合资公司的掌控权上,中外双方的地位是对等的。随后,很多合资寿险公司陆续被批准建成。

年,中石油跟意大利忠利保险建立了中意人寿

年,荷兰全球人寿和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建立了海康人寿,后面这家公司50%的股份被同方股份买下了,就成为了现在的同方全球。后来还有中英人寿、中韩人寿、瑞泰人寿、信诚人寿、复星保德信、德华安顾等等20多家合资的寿险公司成立了。

所以上世纪末到这世纪初大约10年的时间是合资公司集中出现的时期。

第二阶段民营保险的春天至今

在合资寿险公司相继成立的时候,国内的民营资本也迎来了投身寿险行业的春天。在年保监会批准筹建的公司里,就有18家独立的中资保险公司,包括了合众人寿、华夏人寿、国华人寿、长城人寿、正德人寿等等。这些公司当时发起的股东都是非常有实力的企业,比如说合众背后就是中发实业集团,它是北京房地产的老大;长城人寿的股东之一就是北京金融街投资集团;正德人寿后面改名为君康人寿,股东是几个来自江浙的大集团:百岁堂、凌达实业、美好控股集团等等。

第三阶段地方性保险的崛起至今

在合资公司和全国性的中资公司蓬勃发展的时候,一些地方性政府在思考能不能用保险给当地的产业资本去开辟一条新的投资渠道,然后又可以帮到自己当地的资源配置和整合。其实对地方政府来说,他们希望当地有自己注册的保险公司,那就避免总部在外地的保险公司把本地的保险资金吸走,而且又自己本地的保险公司可以很好的利用沉淀下来的保险资金,用于自己的地方经济建设里面。

所以从年开始,一些地方性的保险公司就陆续成立了,背后的大股东就有一些地方国资委的身影,比如说在江苏南京注册的利安人寿,在广东广州注册的珠江人寿,还有江苏苏州的东吴人寿,以及湖南长沙的吉祥人寿等等公司。这些公司的股东既有省级、市级国资委下属企业,也有当地龙头企业参股。

另外,在保险市场上面还有一个很重要的角色,就是银行系的保险公司。自从中国金融业开始混业经营,由商业银行控股的保险公司慢慢出现,它们多数是通过股权受让等方式拿到股权,进入到保险行业,银行系的保险公司可以说是保险业另一个重量级的角色。

二、中国合资保险公司的现状

保险行业的马太效应在全球保险市场都存在,几家大的保险公司占据大部分市场份额,强者越强,而其余的中小型保险公司却在争夺少量的市场空间,从综合市场占有率、资产总值、知名度等多个因素来看,老六家保险公司(中国人寿、平安寿险、太平洋保险、新华保险、太平人寿、泰康人寿)常年排名在前。从保费规模来看,老六家保险公司多年来占据了70%左右的市场份额,剩下大约30%由85家公司瓜分,所以我们暂且把其他保险公司定义为“中小型保险公司”。

这些中小型保险公司如果从他们的经营情况来看,又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有一定市场的,另一种是在生存线上挣扎的公司。从股东结构来看,可以分为中资系、外资系以及银行系保险公司。

我们先讲讲那些从市场占比、保费收入都相对比较大的保险公司,这类公司有一定的市场和一定的知名度,算是在中小型保险公司里生存的最好的一批保险公司。而这些公司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它们的股东都是有金融行业的背景,而外资的保险公司普遍可以归类为这类有市场的保险公司,银行系的保险公司也属于这类公司。

合资保险公司的现状

近两年来,银保监会先后批准了将近一百家外资银行和外资保险公司来中国设立各类机构。截止年上半年,保险公司之中民营保险公司数量占比达到49%,国有保险公司数量数量占比34%,外资保险公司数量占比27%,在我们国家13家保险集团控股公司里面,其中安联中国是中国第一家,也是目前唯一一家由外资保险控股集团公司,这些说明了中国金融市场,包括对外开放的口子越来越大,这跟20年相比,我们对外资保险的态度完全不同。

在过往,我们没有出现足以跟外资保险抗衡的保险企业的时候,是不太敢开放太多空间给外资保险,加上各种原因,我们对外资保险公司的印象是觉得这些公司定位都比较高端,但是市场份额一直都不高。

这个印象我们可以从一些过往的数据上有更直观的体验,根据年保监会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年友邦占据寿险市场1.26%的份额,这已经算是外资保险里面的第一名了,而同期保费规模也与太平人寿旗鼓相当。但从年到年,太平人寿已经从当年总保费64亿的规模发展到亿的规模,而同样6年的时间,友邦保费规模只是从48亿增长到84亿。再看泰康、新华等这些中资公司的年保费总规模,相比年也有了4、5倍的增长,民生人寿更是有7倍的增长。截止年底,友邦中国的资产总值达到亿元,而这样的规模别说拿老六家过万亿的资产量来比较,就看年轻的华夏人寿,其资产总值就达到亿。从资产规模,发展速率等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外资保险在中国的发展并不顺畅。

三、合资保险公司跟中资保险公司差距在哪

所谓发展快慢其实都是相对而言的,不是说合资公司慢,应该说中资公司发展太快了,现在看合资公司这一路走来,可以说是保守谨慎,也可以说是稳打稳扎,中间也有不少曲折。

外资保险经验非凡

能进入中国的公司的外资保险股东们,基本上在国外摸爬滚打一两百年的时间了,经历了完整的经济周期,经历和见证了各种金融惊涛骇浪,还能站在自己国家行业大哥的位置,那都是很了不起的存在。对于这样经验丰富的寿险公司来说,进入到中国,他们其实有自己的理念和打法,他们认为寿险公司的发展不应该只以保费规模为标准,更应该选择价值型发展的路,才是长久之计。

怎么理解价值型发展策略呢?

比如优先去开拓一下发达地区、城市,瞄准高端人群来开发产品,培养和培训队伍,主推内含价值高的业务,比如说长期储蓄型的保障产品,这系列的运作都不是轻易能啃下来的,但是外资公司还是坚持这样的策略,这样的市场策略在成熟的市场是很吃香的,但是放在中国当年那样的保险荒漠就吃亏了,可以这么说,在我国保险业有名气有规模的保险公司,都从野蛮生长过来的,都曾经以“保费规模”快速增长为目标,先抢到客户,先拿到保费,暂且不管成本,有了名气、有了规模、有了现金流再说,毕竟那个时候还有很多人不清楚保险是个啥,就被连拉带拽地买了保险,不少大公司就是靠这种打法壮大起来的,即使他们慢慢也想做转型升级,调整业务结构,但还是在保证市场份额的基础上做调整。而外资企业更像“秀才”一般清高,不只是注重保费的增长,更是注重提升保单内涵价值。

凡事都有利有弊,那些快速扩张发育的保险公司也产生盈利能力弱,偿付能力不足,诚信状况不佳等后遗症,而那些要求高价值的外资保险来说,也会因为规模有限,而暂时困住了拳脚。

小结一:外资系寿险公司注重价值型的发展策略,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其规模发展。

我们再看中外合资的保险公司这些年的状况。能够被批准进入中国的保险公司都是国外保险巨头,而中国这边都是什么企业跟国外保险联姻呢?基本上都是国内在石油、航空、地产、矿业、银行等领域有雄厚实力的非保险专业的国有大型企业,后来一些地方性的大企业也加入合资的联姻队伍里,可以说这场盛大的保险集体婚礼都是豪门盛会,一边是有着丰富管理经验和产品的外方股东,一边是有资源有实力有渠道的中方股东。

战略方向是美好的,现实却是曲折的。保险行业跟一般的行业不一样,保险投资回报周期长,需要比较长的时间去积累,才能实现盈亏平衡。经验数据告诉我们寿险公司平均需要6到10年才能实现盈利,而财险公司也需要3-5年,这就需要保险机构的股东有长期投资的理念和财务实力,才能够耐得住、熬得过好几年的亏损。但因为中方的股东往往都是保险圈子外的企业,对保险行业的盈利模式和周期都不熟悉,可能银行还好一些,起码大家都是金融行业,对保险投资的周期会有一个认识,但是像地产、矿业、航空之类的企业真的是门外汉了,都想追求短时期内的保费规模和市场占有率,而不注重长期规模效益的经营,这时候双方的矛盾就产生了。在合资保险公司里,一般来说中外双方的股权是50:50对半分,双方也会派自己的人到各个层级各个部门做管理人员,那两个股东如果理念有差异的话,就会有内耗,就很影响公司稳定发展。

近年来,不少合资公司也意识到,想要在中国保险市场发展得好,本土化太重要了,寿险这个行业本质就是跟人打交道,所以要做符合中国人特性的事情,生意才能做得好。近年来,这些合资公司不像以前那样从总部直接派驻管理干部过来,而越来越多地引入一些本土优秀的管理者进入公司高层,而且这些管理者通常是从同业大公司挖过来的,这说明合资公司也在逐渐变得更中国化。

结论二:中外理念不一致,导致双方合作不协调,限制了合资公司的发展。

最后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监管的严格限制,在早期中国的金融市场还不算完善的时候,对于外资金融公司,特别是外资保险公司,监管态度都是相对谨慎的,对外资保险机构的监管限制、有对分支机构的限制、有地域限制、业务范围限制以及资金投资渠道的限制,这些意味着业务开拓的范围有限,产品的收益空间业有限。保险业在我们国家是属于监管力度很强的行业,导致中国每家保险公司的市场战略和企业发展定位都和监管政策方向息息相关,这么强的监管是有着深刻原因的。在这之前,中国保险市场还是混沌时期,如果放开外资保险的发展,那么我们大量的养老金、医疗金可能会进入外国资本手里,这不是国家愿意看到的,所以严监管也是为了保护国内市场的稳定,避免金融危机的冲击。

小结三:严格的监管限制,是制约外资系保险公司发展的重要原因。

总结:

无论是他们一开始就被监管所限,无法像中资公司一样一开始走规模化的方式,还是说他们自愿选择这一条需要财力和时间打磨的能创造长期稳定价值的路线,合资公司都走上通过专业和服务获取高附加值的经营之路。无可口非的是外资寿险公司对中国寿险业的贡献很大,不仅引入了一些创新的产品和制度,同时也在整个中国保险市场起到了鲶鱼效应的作用,也就是说他们激发了中资公司的竞争意识,推着中资保险也要不断创新变革。现在中国金融行业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大范围推进改革与开放,过去不敢放开,现在有老六家保险巨头在,放开外资保险的手脚说不定会对中国寿险市场有更多样化的发展。

外资保险公司的确有丰富的经验和多年来良好的口碑,但未来能否成长出与中资抗衡的保险品牌还是未知数,毕竟外资保险的定位作用更多在促进保险市场更多元化发展,而不是成为主流,外资保险中最大的友邦保险从分公司变成子公司,它的财务会计核算是完全独立的,这时候原来它们没办法做的领域,例如投资房地产、全国范围的互联网保险业务等等,现在才有机会去尝试这些领域。另外,外资保险受益于监管,错过了品牌和规模快速扩张的时候,除了寿险市场份额,还有医疗、健康、养老这些领域已经被巨头保险公司先入为主。同时它们也落后于新领域保险科技、保险数字化发展,国内几家巨头早已在数字化、智能化等方面做了不少布局,要知道在新科技赛道的竞争,中国是没有半点落后的。

欢迎分享、点赞、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