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行业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一曲豪情的武山唢呐,把乡愁吹得纷纷扬扬 [复制链接]

1#

原创:马猫

唢呐自古以来都是民间喜庆、婚丧、祭奠仪式必用的乐器,是人们表达和抒发自己喜怒哀乐的“官方音乐”。武山是历史上重要的战略要地,多有战事,加上武山历史上吐蕃、狄、羌、鲜卑等少数民族的长期居住,起源于北方少数民族的鼓吹乐器的唢呐,自然有所传承,这是唢呐在武山盛行的重要原因之一。其实,武山唢呐多用于祭祀活动中,常见的有祭神、祭祖、丧葬、悼亡、周年祭等。丧葬仪式中使用唢呐吹打乐已成为当地民众的风俗,甚至有“无鼓吹不成丧”的说法,足可见唢呐吹打乐在当地丧葬仪式中的重要性。

武山唢呐音乐文化历史悠久,史料记载“渊源于古乐中的‘鼓吹乐’,是北方少数民族智慧的结晶。从汉代起,在军事征伐中,唢呐就作为鼓舞斗志、振奋士气、展示军威的手段。后来,朝廷在举行各种盛大典礼时,也使用这种乐器,随后这种器乐传到了民间。武山人把唢呐叫“吹响”,唢呐属双簧管乐器,此乐器由哨、气盘、磬子、杆和碗等五个部分构成,杆多以柏木制成锥形管身(也有以竹或以金属锡、铁、铜铸管身)。在木制的杆身上开有8个发音孔,杆上套装有铜管称磬子,磬子上面套有气盘,还有芦苇做的哨,木管下端承接一个喇叭形铜制扩音器。

唢呐曲牌丰富,韵味质朴,在婚丧礼仪喜庆等各种重大活动中发挥作用,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在演奏形式、曲目、表演等方面不断更新发展。常演奏的曲目有《升官图》《将军令》《五更盘道》《八仙寿》《蝴蝶报喜》《哭皇天》《兰寡妇上坟》《尼姑思情》《走西口》《纤夫的爱》等,既有痛断肝肠、催人泪下的怀念倾诉性曲调,又有粗犷豪放、情绪热烈的劲曲,音乐通俗易懂,乐声洪亮,婉转动听,尤其是用于悼亡、祭神等祭祀场合的音乐,凄楚悲伤,深情细腻,触动心弦,催人泪下,引起人们对先人的敬重爱戴与感念回想。

武山唢呐音乐与当地的民歌、小调、秧歌或戏曲音乐有直接的关系,随着时代的发展,唢呐音乐融入了流行歌曲的元素,民歌的特点鲜明。传统曲牌《兰寡妇上坟》,乐曲曲式结构清晰,句式鲜明,旋律性强,节奏节拍规整,第一乐句在开头变化重复三次,形成并列呼应的三个乐句,并且这三句都落于D徵调,到第二个反复处也就是第二乐句在节奏、旋律等旋法进行上有了较大的对比,结尾同样加强D徵调式调性。传统曲牌《哭皇天》,为D徵调式,歌谣式的旋律,为完整的乐段结构。曲中后面两乐句为第一乐句的变化重复,节奏和加花音略有不同,形成呼应排比的艺术效果。此曲还加入了连接和补充,连接部分运用徵调式的主和旋G、B、D三个骨干音展开,补充部分重复上面相邻乐句中的材料,并在结尾处再次加强此曲徵调式的调式调性。

武山唢呐整体上可分为六大家两大派。以渭河为界,分为渭北派和渭南派;渭北派以李家、张家、康家为代表,渭南派以马家、姚家、陈家为代表。在六家的影响下,武山唢呐班和艺人队伍规模不断增大,数量十分可观。武山目前成熟的专职唢呐班社就有四十多个,唢呐艺人四百余人,演奏曲目达三百多首,唢呐班的演奏非常活跃,尤其洛门镇的曲里、康庄、石岭、咀头、滩歌漆家湾、桦林天衢、张山、马力姚峰等村的人十之七八会吹唢呐。

武山唢呐演奏活跃的村庄,都有专业班社。“嚓石川唢呐班社”由五个唢呐班组成,每个班四个人:两个唢呐手,一个鼓(兼高低音手锣)手,一个长号(兼钹)手,演员均为男性,平均年龄在40岁左右。作为主旋乐器的唢呐和以节奏为主要表现手法的打击乐器在乐队中占重要地位,唢呐班社没有丝弦乐器,注重营造氛围和节奏表现。通常演出只请一个班,有些场面大的由两个甚至三、四个班一起表演。

综上所述,武山唢呐段落较为精短,结构清晰,上下句的重复(或变化重复)较多见,旋律朗朗上口,有明确的调式调性,具有民歌、秧歌等民间音乐的基本特点,在演奏曲目上,传统和现代相结合,是唢呐艺术活力和生命力的体现。一直以来,唢呐班社传承以口传心授为主,如今由家族亲缘传承过渡为师徒传承。目前,武山唢呐是最具代表性的西北民间传统音乐之一,已被列为天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发扬这一文化遗产有其深远的意义,我们应当义不容辞地肩负起继承和传播的责任!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